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美德医疗:在知名机构高谊资产的参与下,6月17日共有3家机构对我司进行了调研
时间:2023-03-02   

2022年7月7日,美德医疗公告称,前海开源基金黄芷然、高毅资产罗明、方正证券曹嘉林于2022年6月17日对我司进行了调查。

具体内容如下:

Q:公司的血液净化业务怎么样,纺丝设备的生产周期有多长?

答:本公司血液净化设备主要应用于血液透析器、透析管组件、中空纤维膜丝生产。 公司看好血液透析行业未来发展,现拥有血液净化智能设备技术和优质产品线,是国际领先的透析耗材设备供应商。 公司血液透析用中空纤维膜自动纺丝线设备的生产周期会比较长,大约需要8-9个月。

Q:公司留置针设备有哪些优势?

答:根据留置针结构特点和生产工艺的实际情况,在高安全、节能、环保、标准化、模块化、智能化和系统集成的条件下,采用领先的硬件解决方案和软件控制策略。 公司突破产业化关键技术,自主研发了具有智能送料、柔性装配、在线CCD检测功能的留置针自动化生产线。 这是国内首个医用耗材智能制造系统。 该体系打破了外资企业在此类高端医用耗材领域的垄断。

Q:下游预灌封口需求如何,公司预灌封口设备业务进展如何?

答:预充式注射器以其给药准确、药液利用率高、安全方便等优势,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 对注射器的需求进一步增长。 2021年,公司预灌封口自动化设备实现订单收入近2000万。

Q:公司的研发优势有哪些?

答:公司具备医用耗材产品技术、法规、自动化的综合竞争力。 完善的研发体系,涵盖供料、涂胶、焊接、检测、组装、缠绕包装、输送传动、成膜、注液、软件控制等技术和工艺平台。新产品的研发可从现有的研发体系延伸和深入,公司不断拓展和优化研发体系。

Q:公司目前的研发投入是否资本化?

答:目前公司研发投入均为费用化研发投入,无资本化研发投入。

Q:公司未来的研发计划是什么?

答:公司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秉承“用心创造,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升级”的使命,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研发团队建设,密切关注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和客户需求,不断提升工艺开发能力,提升公司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能力,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高性价比的产品和全方位服务。 未来几年,公司将进一步开拓医疗器械组合、临床检测等医用耗材智能装备市场。

Q:未来的新客户开发计划?

答:2021年全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近3万家,其中与企业现有业务直接相关的有2000多家。 截止2021年底,公司累计合作客户200余家。 以后会逐步按照客户资源数据库进行访问。

问:公司的战略规划是什么?

答:公司将在巩固现有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药械结合、临床检测等医用耗材领域的智能装备市场。 同时,公司将全面打造智能化服务型公司,打造以设备和研发团队为核心的医疗器械孵化平台,努力成为国际领先的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工厂。

迈德医疗主营业务:公司专注于智能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公司智能化设备主要用于安全输液和血液净化医用耗材的组装

美德医疗2022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5199.65万元,同比增长10.93%; %,投资收益16.18万元,财务费用-24.62万元,毛利率55.26%。

最近90天,共有1家机构对该股给予评级,1家为买入评级。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三个月融资净流出595.67万元,融资余额有所减少; 融券净流入0,000智能耗材管理系统有哪些,融券余额增加。 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麦德医疗()行业竞争力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较好,未来营收增速一般。 财务相对健康,需要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利润率。 该股好公司指数2.5星,好价格指数3星,综合指数2.5星。 (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近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关村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联盟(中信联盟)主办的“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重大课题发布会暨交流会”在京成功举办,17万多人参加通过央视视频。 “数字化转型百问在线社区”在线观看了会议直播。 会上,美的集团美云智书战略产业总监方敏分享了美的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经验,并表示企业数字化路径的研究不仅是针对国有企业,更针对的是美的集团等民营企业。

10年投资120亿元实现全面数字化

方敏介绍,2020年,美的总营收将达到2857亿元,净利润为275亿元。 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307位,2021年排名上升19位至第288位。

回顾50多年的历史,美的集团1968年起家于顺德北滘镇乡镇企业,2016年收购东芝白色家电业务,2017年收购库卡、高创,美的集团正式成为多元品类企业,多行业全球化运作。 科技集团。

在这个过程中,美的的业务一直在不断变化。 目前已形成五大业务板块:第一是智能家居事业群,也就是大众熟知的空调、冰箱、洗衣机、小家电等; 二是机电业务。 集团,为家电、汽车、工控、3C行业提供核心零部件; 三是暖通与楼宇事业部,提供一整套智能楼宇解决方案; KUKA的加入,还有第四个板块——机器人与自动化业务。 第五部分是美的独特的数字创新业务。 新兴企业如物流企业——安德智联。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不断的并购重组,2012年美的集团和事业部层面的大型IT系统超过100套,系统之间数据无法打通,流程不一致. 无法实现集团化管理。 透明化,于是在集团高层的重视下,美的开始进行数字化转型,并提出了“632”战略:即ERP、SRM、MES、APS、PLM、CRM等六大运营平台,数据分析、财务管理、人事管理。 管理3大管理平台,2大门户和集成开发平台。 最终完成所有信息系统的顶层设计,实现企业整体业务语言的统一。

方敏回忆,自2012年以来,美的集团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投入已超过120亿元。 2012年到2015年,是数字化1.0阶段的持续变革; 2015-2016年是“互联网+”阶段,美的做移动、大数据、智能制造; 2016-2017年开始做数据驱动的C2M客户定制; 2018-2019年,开展工业互联网工作; 2020年后,美的提出要实现“全面数字化、全面智能化”。

632改革的成果是统一了整个集团的标准,对集团级流程和数据系统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标准化。 To B业务实现数据整合,跨部门协同; LTC(从线索到合同)、OTC(从订单到收款)、P2P(从采购到支付)、IPD(内部集成开发)和ICT(内部关联交易)五个内部流程实现了端到端的拉动-通过。 “未来美的并购相关产业链公司时,也可以推动整个系统实现无差别管控。因为所有的业务语言、所有的内部控制点都达到了一致性。”

针对每一个具体业务,方敏还分享了美的集团的转型成果和解决方案:

1、智能制造

美的智能制造不仅仅是工厂智能制造和产线自动化,还包括用户洞察、产品研发创新、计划采购一体化、供应商协同、柔性制造等。 以数据为核心,打通研、产、供、销等所有业务环节,实现业务从物理形态向数字形态的转变,实现透明化; 透明完成后,数据将驱动整个价值链业务的转型和持续改进。

产销协同(T+3转型),通过零售模式转型,实现订单驱动、端到端可视化,提升研发、生产、配送效率; 一体化供应链计划平台,通过订单计划、计划生产调度、生产物料准备、车间调度、生产执行、订单交付等从计划到交付的闭环; 美的与供应商全价值链合作,全面提升供应商智能制造能力,支持中小企业快速接入云平台,助力智能制造升级; 全新“黑灯工厂”,基于MES制造集成平台,实现自动化生产、数字化透明化、数据驱动制造运营管理; 端到端价值链拉动,实现设备自动化、生产透明化、物流智能化、管理移动化、决策数字化。

为优化供应链,实现商业目标,美的集团坚持数据驱动的智能制造运营管理。 在集团总部一楼的大蓝屏上,实时展示最新的生产、设备、质量、物流、园区车辆、日常管理、销售等数据,工业仿真实现了实景镜像。时间数字孪生在生产制造的产线上,“从进货到物料采购、组织生产、最终发货、配送到消费者手中,每一个订单的状态都可以看到。” 这些实时或及时更新的数据也会同步到相应的管理人员,让管理人员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掌握企业的所有制造管理状况。

2、智能调度

能耗监控管理平台_高效能耗管理系统应用案例_能耗管理平台

大规模生产制造必然需要大数据的智能预测和基于TCO(总拥有成本)的精细化生产调度。 受疫情影响,不少客户有特殊要求或临时更改交期高效能耗管理系统应用案例,部分供应商可能会突然断单。 出现这种情况后,如果采用传统的人力排班模式进行生产排班,整个工厂的运营将非常糟糕。 过去,美的采用外购的APS软件进行排班,但效果一直不佳。 源自美的商业实践,通过数十家工厂智能排产的实践验证,自主开发基于自身全价值链的产销计划统筹协调,结合智能算法模型支持,构建智能决策体系,赋能智能 关键业务场景,实现供应链运营的高效化和智能化,最终实现“以数据为支撑,高效组织优质资源,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将商品和服务交付给客户”以合适的成本满足客户需求”的供应链运作目标。

在美的全面数字化、全面智能化战略中,美云智书APS系统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步构建了较为完备的供应链计划智能化应用场景。 通过美的集团业务的多方位实际应用和检验,在构建数据驱动的供应链智能运营平台的方向上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 实现从供应链销售预测、S&OP到排产、物料计划的全流程。 完整的APS+SCP实现透明高效的生产计划,准时交付订单,提高生产排程和供应商协作效率,缩短供应链计划运作周期。 通过资源整合,最大限度地降低供应链系统成本,从根本上促进企业高效运作。

3、工业仿真与数字孪生验证

大规模生产制造必然需要大数据的智能预测和基于TCO(总拥有成本)的精细化生产调度。 受疫情影响,不少客户有特殊要求或临时更改交期,部分供应商可能会突然断单。 出现这种情况后,如果采用传统的人力排班模式进行生产排班,整个工厂的运营将非常糟糕。 过去,美的采用外购的APS软件进行排班,但效果一直不佳。 源自美的商业实践,通过数十家工厂智能排产的实践验证,自主开发基于自身全价值链的产销计划统筹协调,结合智能算法模型支持,构建智能决策体系,赋能智能 关键业务场景,实现供应链运营的高效化和智能化,最终实现“以数据为支撑,高效组织优质资源,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将商品和服务交付给客户”以合适的成本满足客户需求”的供应链运作目标。 在美的全面数字化、全面智能化战略中,美云智书APS系统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步构建了较为完备的供应链计划智能化应用场景。 通过美的集团业务的多方位实际应用和检验,在构建数据驱动的供应链智能运营平台的方向上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 实现从供应链销售预测、S&OP到排产、物料计划的全流程。 完整的APS+SCP实现透明高效的生产计划,准时交付订单,提高生产排程和供应商协作效率,缩短供应链计划运作周期。 通过资源整合,最大限度地降低供应链系统成本,从根本上促进企业高效运作。

4、AI技术与能源管理应用广泛

美的已经拥有11个5G+实验室场景。 通过AI算法平台,在图像识别、物体检测、声纹质检等领域实现了5G+AI质检。 同时,设备上云,将众多关键核心生产设备连接在美的云平台上,实时获取设备当前状态,有效进行设备的能源管理. 通过LoRa独立组网,降低企业组网成本; 多维度能耗监控,防跑、冒、滴、漏; 多种预警方式,实现能源管理优化; 能耗预测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核算。

5. 数字化采购

数字化采购就是表现之一。 美的有独特的商业战略模型来优化供应商。 供应商每月的供货比例不是由人决定的,而是由系统决定的。 根据供应商对公司业务的不同支持程度,包括成本效益、质量、协作紧密度等,系统会对供应商进行多维度评分,自动计算出供应商接下来可以供应的货物比例月份基于当月的表现。

6. 数字营销

美的很大一部分业务是面向终端消费者的,因此美的构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营销体系。 通过渠道云、用户云和新零售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以数字化手段连接用户、经销商、门店员工和导购,最终实现用户直达、效率驱动、全球化融合。

七、渠道改造

渠道转型是美的数字化转型中非常难熬的一道坎。 在家电市场,过去是“渠道为王”,但现在大多数制造企业也有分销体系来支持业务发展。 但随着电商时代的到来,渠道扁平化,渠道的利润空间被无限压缩,这也是急需转型的部分。

龙头企业在与各自的行业合作伙伴共同发展时,一定要重视与传统渠道商、供应商的关系,为这些合作伙伴赋能,帮助他们转型。 如何通过龙头企业的渠道和分销渠道,连接到消费者,提供好的服务,无论是央企还是民营企业,这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

美的在渠道数字化转型方面成绩斐然:10年前,美的有2000多个渠道对应仓,现在只需要不到150个,节省了大量物力、人力、资金,T比+3 客户订单增长 163%。

能耗管理平台_能耗监控管理平台_高效能耗管理系统应用案例

此外,美的还直接赋能零售管理,帮助各代理商建立自己的电商官网和微信小程序,以代理商的名义在​​线销售美的产品和提供服务。

八、财务管理

打造以业财合一、财务共享为核心的财务解决方案,涵盖预算、费用、采购、销售、会计、资金、税务、自管等业务,实现全服务、全流程全流程-价值链金融解决方案。

九、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方面,从员工和业务角度构建数字化人才供应链,聚焦管理者、员工、HR三个视角,无缝对接不同业务场景下的HR数据,高效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

10、集团统一门户

实现了消息、应用、信息的无缝协同,在PC、手机、Pad上看到的内容信息是实时的。

在移动中台部分,实现了全价值链业务的移动化处理,可以针对消费者、客户、上班族、生产、生产等不同人群,实现各种售后服务和工作协同需求。一线人员、海外用户、合作伙伴。

11.大数据

美的内部一分为二。 一是来自互联网的大数据。 例如,通过市场大数据分析发现,小型豆浆机、3L以下小容量电饭煲等小家电产品正在被不少单身人士使用和购买。 ,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捕捉到的商机。

另一个是企业内部的大数据,是多层次、多维度的数据分析能力的支撑。 “现在美的90%以上的经营分析指标都上线了,70%的决策都是通过这个系统做出的。” 方敏总结道。

运营效率显着提升,净利润增长3倍以上

截至2020年,美的通过数字化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运营效率显着提升:营收从当年的1341亿增长到2800多亿; 净利润从67亿增至275亿; 总资产从926亿元增加到3604亿元; 存货占比由17.6%下降至8.6%; 资金周转天数由26天变为2.3天。

方敏认为,美的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因为美的将“数智驱动”四个字写进了集团战略,真正融入了战略轴线。 产品技术上的“技术领先”、业务布局上的“全球突破”、营销上的“直达用户”,都归功于“数智驱动”。

“对于央企、国企来说,未来数字化转型是否也可以作为重大战略写入企业章程,可以进一步探讨。” 他说。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