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广州地铁环控节能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时间:2023-02-19   

大洋网讯 近日,由中国工业机械联合会组织的“广州市轨道交通车站高效环控与能效维护体系”鉴定会在广州召开。 由中国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分会会长罗继杰领衔的权威专家组通过现场评估和资料审核,一致认可“广州轨道交通车站高效环控与能效维护系统”项目宁波能耗管理系统怎么样,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据了解,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能耗高,环境治理水平低。 空调系统年均能效比约为2.0-2.5,机房年均能效比约为3.0-3.5。 环境控制设备无效。 在线运维诊断和能效维护管理方法。 为此,广州地铁在国家节能法规的基础上,广泛吸取国内外先进技术理念,从系统逐步集成的角度出发,先后提出了多项具有前瞻性的节能方案。 SCOP 和 AEER 等效率基准。 开发了全系列高效螺杆冷水机、基于大温差椭圆管表冷器的低阻力高效热交换空调机组、水系统泵阀一体化变频控制技术。 ,21号线将在第一阶段投入试点应用。

能耗管理平台_公共机构能耗上报系统_宁波能耗管理系统怎么样

经国家压缩机制冷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使用该系统的14号线嘉禾望岗站环控系统能效比≥4.32,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交好处。

公共机构能耗上报系统_宁波能耗管理系统怎么样_能耗管理平台

目前,广州地铁多项高效空调和节能综合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行业第一,并进行了技术优化集成和统一标准。 在广州“十三五”地铁网络应用中,已在160多个在建车站推广。 此外,相关技术也带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 深圳、宁波、郑州、南宁、佛山等城市的地铁项目也计划建设高效空调系统,相关设计和施工工作正在陆续展开。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李天燕 通讯员 张锐 罗鼎新

青烟枝官

智能化资源环境管理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生命资源和生产资料。 人类活动、非法占用、过度开采、污染、自然灾害等都会对自然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科技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方式,变被动拯救自然资源为主动预防、改善和保护,实现国家倡导“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的深入贯彻落实正在发展生产力”。

目前,我国的自然资源管理模式已从传统的人力调查统计模式迅速发展为信息化管理模式。 海量基础数据和调查统计的积累,也将为即将到来的全面数字化、智能化的自然资源管理奠定基础。

01

聚光灯

《中国太阳能光热发电行业蓝皮书2022》发布

1月31日,《中国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蓝皮书2022》(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在线召开。

蓝皮书显示,到2022年底,我国太阳能热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为588MW(58.8万千瓦),占全球太阳能热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的8.3%。 根据不同的聚光形式,在我国光热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中,塔式约占63.1%,槽式约占25.5%,线菲式约占11.4%。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亚玲在致辞中强调,太阳能热发电的优势和价值正在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尤其是能够容纳间歇性新能源(风电、光伏等),以及新能源为主体。 保障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能力。 太阳能热利用,包括太阳能热发电,是构建我国新能源结构体系的战略支撑。 太阳能热发电配备长期、安全、可靠的热能储存,是未来大规模储能的支柱,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能源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 科技部试点联盟联络组秘书长李新南表示,太阳能热发电独特的储能功能显示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为电网友好型绿色能源,光热发电不仅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力量,而且服务于社会发展,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新华网)

我国碳纤维产业迎来规模化发展

为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我国在2000年后开始大力发展碳纤维产业,并将其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包括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协同应用试点示范的开发与应用,增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碳纤维产业将迎来规模化发展,市场应用将不断扩大。 根据赛欧碳纤维《2016-2021年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我国碳纤维需求量将从2016年的1.96万吨增加到2021年的6.24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06%,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021年同比增速 预计2025年国内需求15.93万吨。 在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拉动下,我国碳纤维产业正在加速向更系统化、更高性能、更低成本的方向发展。 日前,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建设项目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启动。 项目将建设多套聚合装置、生丝生产线、炭化生产线及配套工程。 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良介绍,该项目将充分利用核能蒸汽和光伏发电,实现碳纤维生产过程中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还将首次采用国内最先进的4.0版碳纤维产业化技术。 设计新的生产基地,进一步提升中复神鹰高性能碳纤维产品在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打造碳纤维产业绿色生态。 (新华网)

02

政策分析

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近日,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产业技术创新取得突破,产业基础先进,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着提升,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建立。 能源电子产业有效支撑新能源规模化应用,成为推动能源革命的重要力量。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指导意见》旨在依托我国光伏和锂离子电池产业竞争优势,从供给侧着手,发力制造端,以硬科技为先导,以产业化为目标,加快提升能效。 电子各领域技术取得突破,产品供给能力提升。 《指导意见》提出了主要发展目标。 其中,明确到2030年,能源电子产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形成与国内外新能源需求相适应的产业规模。 产业集群和生态系统不断完善,5G/6G、先进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能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指导意见》明确了进一步推动能源电子全产业链协调融合发展、提高太阳能光伏产品和技术供给能力行动、提高光伏产业供给能力行动等六项重点工作。储能新产品与技术、能源电子信息关键技术等。 产品供给能力提升行动等三项专项行动,将推动现代信息和能源技术与光伏、储能深度融合。 (官方网站)

贵州省林业局回应将“智慧林业”纳入乡村振兴建设项目

2022年11月,贵州省林业局批复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352号:《关于将“智慧林业”纳入乡村振兴建设项目的意见》。 以下是答复的摘要。

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智慧林业发展。 贵州省委、省政府围绕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促进转型升级、改善民生三大宗旨,坚持以应用为中心,实施数据创新应用行动,示范示范并领导数据治理方面的行动。 加快大数据与民生服务、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有力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为构建覆盖林业和草原所有服务、互联互通、协同共享、资源共享的林业和草原大数据体系,促进林业和草原大数据共享开放,实现数据互联互通,省大数据管理局遵循了贵州省林业局的需要。 ,完成项目入库审核,正在组织云上贵州公司积极对接贵州省林业局,编制服务方案。 根据《贵州省财政对接促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中央对接资金可用于支持欠发达地区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并逐年提高资金占比,支持农业品种培育、品质提升、品牌建设。 除省级财政衔接资金外,还可用于支持特色林业等我省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全产业链发展。 下一步,贵州省林业局将按照工作部署,积极推进智慧林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多方式争取项目和资金,统筹推进智慧林业建设和推进工作。生态建设和乡村振兴。 (贵州省人大官方网站)

03

实践动态

攀枝花市局加快建设自然资源智能化管理“一张网”

近期,攀枝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着力建设自然资源综合动态监测系统,持续提升全市自然资源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一是明确方法路径。 制定全市自然资源《调查检测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综合动态监测实施方案》,明确自然资源综合动态监测的内容范围、工作重点和专项检查点,围绕耕地、违法用地、闲置土地处置等25项指标开展全面动态监测。 二是夯实数据基础。 充分发挥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专业队伍作用,运用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统筹全市自然资源监测、分析和评价工作,形成全市自然资源监测成果分析与评价。评估报告、数据集等,为宏观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三是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成果应用推广机制,整合完善技术手段,形成综合动态监测技术体系,定期开展动态监测数据汇总分析。 建立成果共享应用机制,定期向农业、农村、林业和县(区)等有关职能部门发送自然资源综合动态监测结果分析评价报告。 (新浪新闻)

从数字电厂到虚拟电厂,固德威引领数字能源转型

1月13日,固德威合伙人年会暨固德威智慧能源管理WE平台2.0版发布会在安徽省广德市举行。 百余家合作伙伴、政府机构、光伏行业媒体齐聚固德威广德智慧园,聚焦WE平台新版发布。

本次活动嘉宾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卢芳女士表示:根据IEA的全球能源脱碳路线图,光伏发电占全球总装机容量的比例为2050年将超过50%,届时补充能源成为替代能源,进而成为主导能源的蝶变。 面对以光伏为主的能源体系,需要不同的能源大脑来带来更富想象力的造梦空间,必将成为下一个撼动世界的能源结构。 30年的新体验、新赛道、新成长点。 虚拟电站是依托信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分布式光伏电站、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电动汽车等分布式能源的聚合和协调优化的系统。 可实现区域能源综合管理和分散能源的集中管理。 虚拟电站最有价值的功能是可以聚合分布式能源参与电力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实现分布式电站的增值。 (网易新闻)

04

国际视野

埃及电信和华为推出非洲第一座“绿塔”

埃及电信和华为最近实施了首个生态友好型集成解决方案,使用纤维增强聚合物 (FRP) 技术为移动网络提供无线接入。 埃及电信是埃及乃至非洲第一家安装绿色铁塔的运营商,该铁塔高约18米,配备由环保材料制成的特殊伪装围栏,并采用综合无线接入解决方案,被誉为最好的钢铁替代品。

埃及电信首席执行官哈米德表示,这种类型的绿色移动站点在埃及是“前所未有的”。 铁塔依托无线接入设备的现代技术,如与信号放大器集成的天线技术,将有助于降低单站能耗40%,与普通天线相比信号质量提升20% ,从而减少安装地点的数量。 此外,安装在室外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依赖于环境的被动冷却,与需要冷却设备的室内相比,减少了 47% 的能耗。 (非洲数字手表)

AI助力日本打造智慧水利应用

据估计,全球水务市场将从 2007 年的 36.2 万亿日元增长到 2025 年的 86.5 万亿日元。其中约 85% 是供水和污水处理业务,但最初以水务基础设施开发业务为首的案例数量国家和地方政府委托给私营公司的业务正在增加。 日本企业的技术能力比世界各国的企业都高。 许多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优势,例如抛光水的三级处理、防止泄漏、污水污泥的循环利用和海水淡化技术。

在日本,智能电表应用广泛,可以方便、廉价地自动实现电、水、天然气抄表,实现自动、远程抄表。 当水压波动较大时,抄表员无需亲临现场即可快速响应。 通过分析每个区域的数据,公司还可以实时掌握该区域的用水量,在用水量低的时候减少供水量。 该方案不仅用于住宅建筑,还用于城市基础设施。 与此同时,日本还在全国范围内使用NEC提供的泄漏监测服务,该服务安装了具有通信功能的高精度传感器,以检查在多个位置(例如水管检修孔)发生泄漏时发生的频率振动。 最后,将传感器获得的数据采集到云端系统中,利用数据中心的云计算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自动在地图上用颜色深浅标注结果,以便技术人员直观了解。漏水的发生和位置。 (搜狐网)

05

数据洞察力

2027年全球智能水务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60亿美元

和数据显示,2015-2021年全球智能水务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上升,从2015年的72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13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45%。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快速城市化给供水公司的供水和相关服务的质量和连续性带来巨大压力; 快速采用先进技术创新智能解决方案,应对水行业日益增长的挑战; 对可持续生活的日益关注导致全球政府制定法规和法律以减少用水量; 开发智能水处理解决方案等。

全球智慧水务服务仍有很大市场有待开发,前景广阔。 一方面,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势头强劲,智慧水务行业的发展正在积极探索如何实现与人工智能的结合,进一步实现人机交互的综合应用。 另一方面,智慧水务在很多国家的农业综合应用市场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据和预测,全球智能水务市场将从2021年的138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224亿美元,复合增长率约为10.1%。 前瞻预测,以10.1%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7年,全球智能水务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60亿美元。 (前瞻网)

安徽凤阳林长制改革“智能”升级

2022年4月以来,凤阳县在林长制综合管理平台共录入更新县、镇、村三级林长517名,护林员269名,举办5期“林张APP”培训班. 目前,全县林长、护林员“林掌APP”下载使用率100%,通过“林掌APP”巡林次数达1.9万次。

近年来,凤阳县积极推进林长制综合管理平台应用建设,开展自然资源综合监管、无人机监测、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智慧林业信息化建设。软件应用程序。 员工智能化管理。 一是利用自然保护区遥感监测点、国土卫星图、森林监管图,开展林业资源违法行为排查核查和整治; 》、矿山视频监控等自然资源综合监管平台,设置监控点146个,安装防火语音提示设备20处,监控面积50万亩;三是利用无人机高效开展10万万亩松木线虫 调查监测发现病死树及时清理处置;四是推广应用“消防密码”APP,全县林长、护林员都能下载使用,在凤阳县林长系统办公室打开安徽林长系统综合管理平台,全县林长、护林员的巡逻轨迹清晰地显示在电脑终端上,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视频聊天与林长与护林员随时对话,同时林长可以通过综合管理平台下达林业任务电厂能耗管理系统, 基层林长、护林员能及时报告林业事故及处置情况。 (中国绿色时报)

编辑|李书敏

图片|网络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