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泰安市人民政府经济社会发展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时间:2023-02-10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经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创新做强、投入多、走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工业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势头。

一、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增速不断加快。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58.25亿元,同比增长23.8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85个百分点比年度计划。 从分季度看,工业经济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45个百分点。

泰安工业能耗管理系统_工业能耗在线监测_员工宿舍能耗管理

泰安工业能耗管理系统_工业能耗在线监测_员工宿舍能耗管理

2、行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1-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49.58亿元,同比增长36.21%; 实现利税104.08亿元,同比增长46.35%; 实现利润58.85亿元,同比增长49.85%。

工业能耗在线监测_泰安工业能耗管理系统_员工宿舍能耗管理

员工宿舍能耗管理_工业能耗在线监测_泰安工业能耗管理系统

员工宿舍能耗管理_泰安工业能耗管理系统_工业能耗在线监测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24.62%,同比提高41.01个百分点,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缴税金总额37.82亿元,同比增长29.01%,高于地方财政收入增幅2.91个百分点。

工业能耗在线监测_泰安工业能耗管理系统_员工宿舍能耗管理

3、重点产业快速发展。 上半年,汽车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6亿元,利税6.5亿元,利润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1%、62.7%和65.8% % 分别。 输变电设备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6.1亿元,利税7.1亿元,利润4.3亿元,分别增长50.2%、73.4%和75.3%。 新材料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7亿元,利税6.2亿元,利润3.7亿元,分别增长40.3%、60.6%和61.8%。 精细化工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4亿元,实现利税6.5亿元,利润4.4亿元,分别增长37.3%、58.3%和73.9%。 食品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6亿元,利税7.7亿元,利润4.8亿元,分别增长41.9%、46.4%和69.1%。 纺织服装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7.5亿元,利税6.9亿元,利润3.7亿元,分别增长35.5%、38.8%和46.4%。 特钢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1.2亿元、利税5.8亿元、利润3.6亿元,分别增长21.7%、3.5%和16.4%。 能源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6.7亿元,实现利税13.8亿元,实现利润6.5亿元,分别增长23.5%、35.6%和22.3%。

四、骨干企业培育成效显着。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96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19家。 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172家,比上年同期增加55家。 利税超千万元企业达到222家,比上年同期增加65家。 纳税过千万元的企业有59家,比上年同期增加21家。

工业30强企业稳步增长。 1-6月,前30家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6亿元,同比增长32.77%,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35.4%; 实现利税31.57亿元,增长26.7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0.3%; 实现利润16.5亿元,增长30.83%,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28.03%。 骨干企业仍是全市工业稳定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

五、企业创新意识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增强。 上半年,全市组织实施市级以上科技创新项目360余项,其中国际先进水平10项,国内空白10项,国内先进140项,共有省重点项目64项,一批项目居全省第四位。 申报省著名商标20件,再申请17件; 申报中国名牌6个,山东名牌17个,复评4个。

六、技改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上半年,全市在建工业技术改造项目601个,计划总投资588.6亿元。 全年累计完成投资183.1亿元,同比增长36.6%。 全市完成技改项目66项,总投资44.3亿元。 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73.9亿元,利税11.9亿元。 一是全市技改投资快速增长。 上半年,全市直接工业完成投资11.3亿元,同比增长102.9%。 二是大项目增多,投资向重点项目集中。 全市在建技改项目165项,计划总投资442.1亿元,完成投资111.7亿元泰安工业能耗管理系统,占全市完成投资的61%。 亿元以上在建项目同比增加26个,平均每个项目投资2.7元,同比增加5102万元。 三是“双十工程”工程进展顺利。 截至目前,“双十工程”19个项目开工建设,占总数的95%; 已完成总投资23.1亿元,占总投资的20.7%,1个尚未开工的项目也在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7、资源综合利用成效显着。 1-6月,78家资源综合利用重点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4.74亿元,资源综合利用利润1368万元。 工业固体废物利用量404.42万吨,其中:煤矸石220.1万吨,煤泥65.27万吨,粉煤灰64.16万吨。 21座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发电61万千瓦时,供热808.57万千焦。

1-6月,68家重点用水企业工业用水量38562.57万吨,回用水量36008.01万吨,重复利用率达93.38%; 工业取水量2554.56万吨,工业废水排放总量1049.2万吨。 排放率为88%。

分析支撑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强劲的市场需求增强了对全市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 今年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出口快速增长,消费增长平稳加快,投资增长持续高位运行,为我市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市场。 空间。 从工业产销看,上半年,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8.3%,同比提高2.35个百分点,产销衔接良好。 从工业产品出口看,上半年,全市工业产品出口总值35791万美元,同比增长22.6%。 占总数的84.3%。 二是重点工业产品产量稳步增长,27个重点工业产品中有25个实现稳定增长。 如电解铝32072吨,增长162.63%; 纸制品37829吨,增长162.76%; 布26808万米,增长127.73%; 电力电缆94677公里,增长122.11%; 轮胎1160.45万条,增长83.94%; KVA,增长61.7%; 烧碱73142吨,增长60.49%; 乳制品16.72万吨,增长43.4%; 玻璃纤维纱11.57万吨,增长11.75%。 三是县城产业拉动强劲。 上半年,岱岳区、宁阳县、台山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出全市11.21个百分点、9.52个百分点和8.78个百分点。 四是电力等生产要素支撑作用发挥良好,工业生产物质支撑条件稳定。 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46.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35%。 其中,工业用电量37.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34%。 五是银企合作有力支持了工业经济发展。 全市银企合作暨金融产品推介会上,171家单位与金融单位达成合作意向,银企合作签约资金总额136.6亿元,其中项目贷款21.72亿元,项目贷款85.24亿元。流动资金贷款,银行承兑汇票24.73亿元,信用证4.92​​亿元。 截至6月末,实际到位资金90.47亿元,占合同资金总额的66.2%。

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虽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是高耗能行业比重过高,工业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任务重。 近年来,虽然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但全市已形成以煤炭、建材、化工、钢铁、电力等高资源高耗能行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很久。 目前,重工业增加值仍占全部工业的80%,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任务繁重。 二是土地和资金约束更加突出。 国家实行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工业项目用地矛盾十分突出。 一些好的项目受土地限制难以开工建设。 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控制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 从紧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了资金供给,进一步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 三是出口约束加大。 此次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我市钢铁、煤炭、纺织、农药等生产企业影响较大。 尤其是台山玻纤、戴银集团等出口大户影响较大,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订单减少。 例如,受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影响,戴银集团上半年利润减少超过500万元。 预计全年影响利润1000万元,订单减少20%以上。 四是亏损企业亏损增长过快。 受能源、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影响,部分行业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产品价​​格下降,造成较大亏损。 从行业看,火电、自来水等行业亏损严重。 从大额亏损看,亏损100万元以上的24家企业亏损额达9685万元,占亏损总额的92.9%。 特别是泰安航天特种车辆有限公司和威马(山东)铸铁锅炉有限公司,受产品结构调整和企业整合影响,损失均超过1000万元。 两家公司合计亏损2794万元,占亏损总额的26.8%。 . 五是劳动力就业和人才流失问题突出。 纺织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招工难、用工荒,部分企业还出现人才流失。

二、下半年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及预测

工业能耗在线监测_泰安工业能耗管理系统_员工宿舍能耗管理

分析预测下半年工业经济发展态势总体上将延续上半年的良好发展态势。 从宏观上看,工业经济面临的宏观形势总体稳定,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较好,组织经济运行的有利因素较多。 生产效益指标增速将有所回落。 从微观基础看,全市主导支柱产业和重点大型企业发展势头良好,支撑作用稳定。 重点企业主要产品订单多数能满足产能,实现产销平衡。 预计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以上; 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和利润分别增长30%、35%和35%以上。

从重点行业和企业看,发展势头良好。 汽车行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积极开拓市场,突出品牌建设。 主导产品产销两旺。 各项经济指标呈现高速增长势头,拉动作用增强。 上半年,全市汽车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增速分别高于全市10.9、16.4和15.9个百分点。 泰安东岳重工、山东鲁丰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华泰铝轮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产销两旺、订单充足。 输变电设备行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 上半年,输变电设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和利润增速分别高于全市14个百分点、27.1个百分点和25.5个百分点。 泰开电气集团、鲁能泰山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特变电工鲁能泰山电缆有限公司等骨干龙头企业市场前景看好,产品价格稳定,新产品开发力度加大,发展势头强劲。 新材料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和利润分别增长40.3%、60.6%和61.8%。 骨干企业泰山玻纤公司和泰和集团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太和石膏板占据国内40%左右的市场份额,市场竞争力强。 精细化工行业,瑞星化工、爱斯德化工、久鑫日化等龙头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加快,项目建设顺利,带动作用较强。 如阿斯德公司原材料价格一直比较稳定,主要产品销售价格稳中有升,尤其是甲酸销售价格大幅上涨,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食品行业市场需求旺盛,重点产品产量大幅增长。 上半年,乳制品产量增长43.4%,软饮料增长33.01%,白酒增长11.93%。 泰山三利源公司、蒙牛乳业、肥城银宝等骨干企业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产销两旺。 纺织服装产业在戴银集团、金皮纳毛纺公司、太鹏集团等骨干企业的带动下,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上半年,布匹产量增长127.73%,西服产量增长87.22%。 钢铁工业保持平稳发展。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拓展了骨干企业发展空间。 上半年,生产钢材126.4万吨,增长3.22%。 其中,中小钢材、冷轧薄板、中厚宽带分别增长60.85%、11.82%和17.6倍。 石横特钢大力发展低合金材料和大规格材料,钢铁产量快速增长。 特别是3#高炉8月建成投产,将使公司增加利润约1亿元。 煤炭工业将保持安全稳定发展。 新矿集团、飞矿集团、泰丰矿业等大型企业稳步快速发展。 上半年,生产原煤1293.2万吨,增长3.65%; 其中,生产精煤585.4万吨,增长10.83%。 煤炭价格继续上涨,上半年平均上涨30元/吨。

三、下一步主要工作措施

下半年,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着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加快大项目建设,深入开展进-深入节能降耗,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精心组织经济运行,努力保持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以大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以产品结构调整为重点,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大项目建设,做强做大企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着力壮大八大产业,抓好产业项目建设。 围绕汽车及零部件、输变电设备、新材料、精细化工、食品、纺织服装、特钢、能源八大产业,推动产业升级、产品换代、提质增效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做好项目规划筛选,建设一批重点项目,把骨干企业的产品优势转化为长远的产业优势。 二是着力做强30强企业,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认真落实市政府支持工业30强企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从项目用地、金融支持、信息服务等方面全力支持30强企业持续技改,使快速做强做大骨干企业,努力打造一批百年企业和百亿企业。 三是以亿元以上项目为重点,抓好“双十”工程建设。 认真落实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加强项目跟踪服务,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强进度分析,确保项目按期达产、早见效益。

(二)深入开展节能降耗,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考核。 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领导,尽快成立政府节能管理机构,充实节能管理和执法人员队伍,建立健全节能管理体制机制,形成主体为主体的体制机制。政府领导亲自抓总,责任明确,分工协作。 抓好一级、层层落实领导管理制度。 落实目标责任制,实行“一票否决”,加强节能目标考核。 设立节能专项资金,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和支持企业节能降耗。 继续推行能源消费公报制度,每六个月发布一次各县(市、区)能源消费情况,每季度上报全市100家重点企业能源消费情况。 二是加快构建节约型产业体系。 严格控制新项目准入,依法做好节能、节水、环保考核工作,坚决拒绝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 重点是大力实施百家企业“两个提升工程”,使重点行业、企业和产品的能耗、物耗明显降低,资源利用效率显着提高。 三是大力推进节能技术进步。 以节能降耗为重点,大力推广十大节能技术,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降低传统产业能耗水平。 督促高耗能、重污染企业加大投入,开展生产工艺和设备节能改造。 积极稳妥推进淘汰落后产能,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依法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装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重点实施“1623培育计划”,即: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建设、泰山水泥余热发电项目、泰山集团船舶尾气制冷设备项目等100个重点项目、培育循环经济园区6个,培育泰山玻纤等20家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培育惠普电力、大银集团等30家循环经济企业。 五是加强执法监督检查。 进一步加大对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监管力度,重点对冶金、电力、建材、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全市100家重点能源进行监督管理。 ——消费企业。 定期开展能源监测和节能执法监督,严肃查处用能企业违法用能行为。

(三)突出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狠抓技术创新体系和重点创新项目建设,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能力企业吸收再创新能力。 一是进一步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立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进一步完善现有国家级和省级技术中心功能,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支持和推动有条件的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共建研发中心,交流技术专家,或走出去到世界前沿设立研发机构和设计中心,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技术中心通过收购、兼并、控股等方式开展技术扩张,掌握关键技术,占领技术制高点。 今年力争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6家。 二是抓好科技创新重点工程。 全年,力争完成科技开发项目760项,其中国际先进项目15项,国内先进项目130项。 聚焦20家重点企业和20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重点扶持华阳集团、阿斯德公司2个企业技术中心; 玻璃纤维、高压断路器等4个产品列入省“双百”项目。 三是推动产学研合作向规模化、深层次、高水平发展。 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鼓励有条件的科研单位进入企业,成为企业的研发机构,或通过合资、投资、参股、控股、兼并等方式与企业联合; 鼓励企业利用资金、设备等资源,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活动,支持企业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专业研发中心。 鼓励科研单位和技术持有者以有形或无形资产入股,与企业合作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经营主体。 加快专项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开放式产学研合作模式,在重点行业和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The is to the brand . the brand plan of Tai'an City, focus on 's "" brand SF6 , Asde 's "" brand acid, and to brand . to add 2 brand , 1 well-known , 10 brand , and 10 . The fifth is to . Fully the state's and for , focus on and funds to , and guide to in . to the and the , and focus on newly more than 20 .

(4) Focus on and , and to solve in . , , and solve in the of . In terms of land, it is to for land use , dig deep into stock land , to use stock land for , and land ; guide that need land to merge and , and land space for ; the of old and old , out part of the land for ; guide to in parks, use land , the land use that the not be less than 1.6 yuan per mu, and .

In terms of funds, the focus is to the banks and . do a good job in , and to get the 13.66 yuan of funds for this year's bank- as soon as . to go for , make use of the , and funds to in .

(5) do a good job in , and . The first is to . In with the of macro and micro , , and , the in , grasp the trend in , and , and to a good in . The is to on macro- . study the of macro- on key and key , and to the of and of key . The third is to key loss- and the work of . It is to go deep into the large , and from such as , , , , etc., find out the root of , and to and of , and guide . Turn and , and curb the trend of .

北极星销售网获悉,广东省发改委近日印发《2021年上半年各城市能源消费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的函称,在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河源、梅州、东莞、中山、江门、湛江、肇庆、清远、潮州、揭阳、云浮等15个城市上半年能源消耗强度不跌反涨,一级预警; 佛山、韶关、惠州、汕尾等4个城市上半年能耗强度下降幅度未达到进度要求的,为二级预警; 阳江、茂名等两市为三级预警。

详情如下: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地方城市2021年上半年能源消费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的函

粤发改能函〔2021〕1555号

地方级以上市人民政府:

韶关企业能耗管理系统_能耗管理平台_能耗管理监测系统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能源消费双控的决策部署,加强能源消费双控形势分析预警,根据《广东省2021能耗双“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现印发给大家。

能源消费强度下降方面,上半年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河源、梅州、东莞、中山、江门、湛江、肇庆、清远、潮州、揭阳、云浮等15个城市等15个城市全年能源消费强度不降反升,达到一级预警; 佛山、韶关、惠州、汕尾4个城市上半年能耗强度下降幅度未达到进度要求韶关企业能耗管理系统,为二级预警; 阳江、茂名等2个城市为三级预警。

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面,珠海、汕头、河源、梅州、中山、江门、湛江、肇庆、清远、云浮等10个城市处于一级预警; 广州、深圳、佛山、惠州、汕尾、东莞、潮州、揭阳韶关、阳江、茂名等8个城市处于二级预警; 韶关、阳江、茂名三市进入三级预警。

根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规定》(国家发改委令第44号)及国家发改委相关通报要求,自本文发布之日起对能源消耗强度不降反增的城市,2021年暂停“两高”工程节能审查(国家规划重大项目除外)。 各地区、各市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对上半年严峻的节能形势保持高度警惕,深入分析反思问题根源,并采取有力措施,迅速扭转工作被动局面,确保完成今年能源消纳工作。 双重控制目标,尤其是能源强度降低目标任务。

附:2021年上半年各城市能源消费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

能耗管理平台_能耗管理监测系统_韶关企业能耗管理系统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 年 8 月 16 日

附:2021年上半年各城市能源消费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

注:红色为一级预警,表示情况非常严重; 橙色为二级预警,表示形势较为严峻; 绿色为三级预警,整体进展顺利。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