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运营商如何建设能效最优的ICT设施?华为宋小迪给出答案
时间:2023-01-19   

文/黄海峰

万千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带来海量流量增长,给ICT产业绿色发展带来不小压力。 我们应该做什么? 我们看到很多ICT企业都在行动,而华为作为运营商市场创新的主力军,带来了很多先进的绿色理念和绿色解决方案。

在7月19日举行的2022“共赢·华为创新周”期间,华为运营商BG首席营销官宋晓迪发布了华为ICT行业绿色发展解决方案,从单站点单机到跨站点协同网络化,再到网络绿色运维三个维度,给出三层架构方案,以及可视化、可管理、可优化的指标体系和基线。

“我们希望通过1+3系统化的绿色发展解决方案,支持运营商全面提升网络能效。” 关于解决方案的价值,宋小迪是这样说的。

但我们很好奇,此次华为带来的1+3系统化绿色发展解决方案,如何帮助运营商解决绿色发展难题?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三把绿色发展利剑。

绿地之剑:全户外、高集成、新材料

熟悉通信行业基础设施的朋友都知道,传统的基站站点建设方案给运营商的绿色发展带来了三大挑战。

一是配套设施损耗大,影响主体设备能效。 运营商站点的室内机房、空调、低效电源、电缆等都需要消耗能源,制约站点能效提升。 相关数据显示,基站空调能耗约占基站总能耗的56%。

二是通信设备集成度低,主要设备能效不佳。 传统基站具有多个无线频段,往往需要配备多个射频单元。 这些独立的射频单元带来较大的总功耗。 多箱耗电量大,影响能效。

第三,现阶段运营商基站供电只能依靠市电供电。 这导致电源的绿色减碳程度,只能依赖市电的能源结构。 场地碳排放因子存在风险。

对此,宋晓迪介绍,华为打造了一系列绿色站点解决方案,通过全户外、高集成、新材料三种类型解决运营商站点绿色发展问题。

第一种:全户外

华为绿色站点解决方案采用全室外部署方式。 将传统站点机房部署为室外机柜,减少空调等辅助设施,提高能效。 对于部署效果,宋小迪表示:“站点的能源效率可以从60%提升到90%。”

华为还推动室外机柜向刀片电源演进,利用自然散热将站点能效从90%提升至97%。 此外,华为刀片电源可支持2/3/4/5G共站,是目前业界效率最高的刀片电源。

第二种:高度集成

空调能耗计量管理系统_飞歌空调能耗_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

华为高度集成的超宽带模组和多频天线技术,实现了现场多模组的集成,实现了多频天线内部零布线、零损耗,提高了电信设备的能效。

例如,通过天线的技术创新,华为集成了比传统AAU大一倍的天线阵,在相同覆盖条件下可降低30%的能耗。

第三类:新材料

“实现绿色站点的有效方法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效率。” 宋小迪介绍道。 对此,华为从两方面推广新材料的使用:华为柔性光伏板可直接粘贴在屋顶,安装效率提升4倍; 华为采用智能储能优化方案自动调节储能,解决太阳能发电不稳定的问题,相比传统方案可多发电25%。

宋小迪还介绍了绿地方案的实战记录。 贵阳某站点,运营商通过机柜变刀片电源,提升站点能效,每年减少碳排放4.3吨; 在浙江金华,通过华为刀片电源将室内基站设备全部搬出室外,结合太阳能板,站点能效提升18%,降低站点碳排放指标。

绿色网络利剑:全光、极简、智能

在传统通信网络中,运营商面临着多设备共存带来的能耗过高的挑战。 例如,运营商网络中的铜线/电缆传输效率差,大部分SDH设备面临退市; 2C/2H/2B业务发展,运营商建设的多业务网络能耗增加。 这些都制约着网络能效的提高。

从宋小迪的介绍中笔者注意到,华为推出的绿色网络提供了全光、极简、智能三大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一技能:全光

从传统的电开关到全光开关,能效可提高10倍左右。 如果运营商完成光进铜出,能效可提高5倍左右。

技能二:极简主义

华为从三个方面实现了网络的简化:在路由器端,原来的4个盒子被1个盒子代替; 在SDH全光网络改造方面,实现了从一站多柜到一站一箱的简化,实现了单纤带宽从左到右的提升,大大提高了网络能效。

在OTN技术方面,光纤掺铒是主流技术。 通过新材料的研发,华为在铒材料上增加了两种新材料,大大提升了产业水平。

此外,通过业界首创的Super C120+L120超宽带OTN解决方案,华为单纤传输能力达到100%。 “一根头发丝大小的光纤,可以满足100万人同时在线看电影。” 宋小迪谈到了这个解决方案的价值。

技能三:智力

目前,运营商最常用的网络节能方式是让设备休眠。 通过技术创新,华为实现了动态智能休眠,可以根据潮汐流量自动调整NP转发频率。

例如,四川电信基于网络AI节能技术,根据网络流量模型的变化调整节能阈值参数。 2022年1-2022年5月,四川电信全省基站通过AI智慧节能技术实现节电1845万度。

绿色运营之剑:用户、流量、指标

绿色运营是绿色站点和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入绿色减碳策略十分必要。 然而,运营商传统的运维策略主要是为了提升网络体验,而不是减少碳排放。 对此,华为为运营商提出了绿色运营战略,带来了三个层面的价值。

值 1:用户

众所周知,5G的每比特能耗远低于4G。 这也表明用户正在向高能效标准网络转移,这可以降低运营商的单位能耗。 因此,运营商在用户经营策略上需要加快2/3G用户向4/5G的迁移。

价值二:流量

在节能策略管控方面,运营商应进行流量管控分析。 其实也不难理解。 一天 24 小时,消费者在使用流量时有高峰和低谷,导致运营商设备的能效水平不同。 运营商可以使用软件进行节能,在空闲时间提高能效,休眠相应的资源。

宋小迪指出,运营商可以通过路由器等ICT设备根据流量变化调整转发频率或关闭某些端口。 另外,在传输数据时,可以通过路径选择为数据选择最优路径,从而降低数据传输的能耗。

价值三:指标

如果把运营商的网络看成一台不停机的机器,那么数据可以更好地帮助运营商操作和维护这台机器。 在绿色发展方面,运营商需要依靠能效指标的可视化、可管理化和优化化,提升运维能效。

例如,华为的智能管理系统可以让运营商通过远程、可视、可管、可控的数字化管理方式,明确各站点的能耗和能效,并生成优化策略,帮助运营商选择能效低的站点。 对其余站点进行改造优化,最终提高全网能效。

宋小迪进一步介绍,华为打造的NCE( Cloud )已经支持实时和历史能耗可视化,最近48小时能耗分析,节能收益预测,能效比趋势分析,低-碳排放报告、节能战略发布。

笔者观察:三把绿色利剑,一扫绿色发展道路上的荆棘

绿色发展是运营商必须面对的战略挑战。 面对如何实现自身绿色发展的问题,运营商有很多做法,但也有一些运营商走了很多弯路。

此次宋小迪发布的华为绿色发展解决方案包含了实现绿色ICT基础设施的三大利器,涵盖站点、网络、运营等,为运营商在绿色发展道路上提供了参考方向和可行方案。

演讲最后,宋小迪还介绍,华为规划了绿色发展对话室,不仅会详细讲解华为最新最全面的绿色发展解决方案,还会带来绿色黑科技和最新的绿色创新实践。 在对话室,华为还可以针对各运营商网络提供洞察、诊断、规划建议,形成投资回报分析,实现一客一策。

会有风浪劈劈,悬云直航大海的时候。 尽管运营商的绿色发展之路充满荆棘。 但笔者相信,绿色三剑在手,运营商将扫清绿色发展道路上的一切荆棘空调能耗计量管理系统,最终加速实现自身的绿色发展。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孙玉波)近日发布通知,决定在部分省市有工作基础的民用建筑和部分项目试行民用建筑能效评价和标识制度。

通知提出民用建筑能效评价和标识制度试点省市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江苏、浙江、河南、四川、黑龙江、甘肃、广东、南京、杭州、郑州、成都、哈尔滨、兰州、深圳等

试点建设项目包括:财政部组织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推广建设项目; 申请中央财政国家机关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专项资金贴息贷款的建设项目; 北方供暖地区既有住宅建筑供热计量节能改造专项资金奖励建设项目申请; 自愿申请建筑能效评价与标识试点的建筑项目。

同时,印发了《民用建筑能效评价标识管理暂行办法》和《民用建筑能效评价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新闻分析:如何推动建筑节能实现规划目标?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孙玉波 周丹丹)近日发布的《2007年全国建筑领域节能减排建筑节能工作检查报告》显示,2007年,全国城镇新建建筑比重1-10月设计阶段执行节能达标比例为97%,施工阶段执行节能达标比例为71%。

据此测算,2007年1-10月新建节能建筑可形成5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目前,全国城镇建成节能建筑21.2亿平方米,占城镇既有建筑总量的11.7%。 节能建筑比例逐年提高。 但与“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节约1.2亿吨标准煤的目标相比,建筑节能还有较大差距。

提出,下一步要按照“分类指导、创新机制、加大力度、扎实推进”的要求,确保建筑节能又好又快发展。

——继续加强建筑节能体制机制建设。 完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体系,落实《节约能源法》确定的基本法律制度,研究制定配套的部门规章和政策措施; 完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建筑能耗管理系统验收,完成《建筑节能评价标准》、《既有建筑设备工程评价与改造》《技术规范》的制定和《夏热暖期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冬季地区》和《既有住宅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将尽快发布《建筑节能标准体系》。

——落实新建建筑节能管理相关措施。 按照国务院要求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对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管,重点对新建建筑施工阶段的标准执行情况进行监管,做好在贯彻落实《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工作中,力争到2008年底,全国80%以上的新建工程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

——稳步推进北方地区供热体制改革,同步推进既有住宅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 积极推进供热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供热补贴由“隐性补贴”向“显性补贴”转变,加快供热市场化、货币化。 开展按热量计费,明确供热计量技术路线,完善供热价格形成机制,落实《城镇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培育有利于供热的供热市场节能减排。

——加强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建设运营节能管理。 对新建大型公共建筑,严格执行工程建设节能强制性标准,将能耗标准作为立项、核准、开工、市场准入的强制性门槛。 对现有国家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继续加强运行节能监管,督促首批24个示范省市上半年完成国家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工作年内,继续开展能源审计工作,公示一批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基本能耗情况。

——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 继续扩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规模,调整示范技术种类,引导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向更高水平发展。 研究利用太阳能、沼气、秸秆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开展一批经济适用技术示范工程,引导农村建筑能耗合理增长.

——依法加强建筑节能监督管理。 完善并严格执行现行节能法律法规和标准,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制定、发布和实施《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切实履行政府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公共管理职责。 建议各级人民政府将建筑节能纳入本单位GDP能耗降低的总体目标,明确任务,建立目标责任制,完善配套措施,落实经济激励政策,开展考核评价。 .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