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上海市虹口区召开重点企业节能工作推进会
时间:2023-01-06   

上海市虹口区召开重点企业节能工作推进会

日前,上海市虹口区召开重点企业节能工作推进会。 在企业节能意识提高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虹口区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据统计,2007年,虹口区单位工业产值能耗同比下降9.7%,商贸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3.2%。

公租房管理用什么系统好_虹口区能耗管理系统哪家好_能耗管理平台

为推进工业节能减排工作,去年,由虹口区主要领导牵头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一系列节能减排专项政策,强化工业企业、对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场、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商业企业进行督导,通过走访等形式开展节能调研,鼓励和引导企业节能推进节能技术改造。 同时,该区还以百货商场、大型超市、购物中心等商业企业为重点,推广使用节能灯、变频空调、节能制冷设备等节能设备。和技术。

在这些有效措施的带动下,京宝铜箔有限公司、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手术器械厂、二方机械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单位产值能耗下降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节能技术改造。 此外,虹口区还组织普力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双螺杆挤出机”、伟安热点材料有限公司冲压设备等4个项目完成申报,总投资达近500万元。

公租房管理用什么系统好_虹口区能耗管理系统哪家好_能耗管理平台

2008年,虹口区节能减排总体目标是确保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4%,二氧化硫年排放量控制在25吨以内。 其中,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2%,商贸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3.2%。 为实现这一目标,虹口区将继续以骨干企业为主体,加快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结构调整。

虹口区还将完善“政府—监管部门—用能单位”三级联动管理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全区、街道、企业(事业单位)三级能源统计网络统计,力争年内完成近20家工商企业合同能源管理试点工作。 去年虹口区能耗管理系统哪家好,该区在科技创新24项政策中设立节能减排专项,用于资助节能技改项目、推广应用节能产品、建设节能管理能力. 今年,虹口区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资金规模,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

大学及附属中学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50万平方米

学生社团或义工队

100

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100

节能环保专业培训

超过2500人

节能低碳知识知晓率

85%

新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850

新增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点

50

高校、寄宿制中学节水示范学校

>25%

三、“十三五”规划重点任务

(一)生态文明教育工程

建立健全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全员参与、人人受益”的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制定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行动计划和实践纲要,建立生态文明教育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专业的生态文明教育专家库和社会公益组织名录,逐步形成专业的校园生态文明教育队伍。 支持100个左右青少年生态文明实践学生社团或志愿者团队,基本建成覆盖全市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生态文明教育组织网络。 建立100个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基本构建布局合理、类型齐全、特色鲜明、规模互补、多元化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互动体系。 完善和增强“上海市学校节能环保监测平台”功能,建立生态文明教育信息平台和传播体系。

(二)低碳出行项目

统筹优化学校资源和师生出行需求,大力发展学校绿色交通。 完善校园非机动车和慢行交通网络,推广校园自行车公共租赁模式,合理布局公共租赁网点,优化校园慢行交通环境。 支持建立全市学校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协同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体系。 推动学校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设施建设发展,鼓励第三方参与学校充换电设施、公共数据采集和监测平台建设,建设学校新能源汽车充电桩850个。 完善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网点布局,新增50家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网点。 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作为学校公共交通工具。

(3)清洁能源工程

进一步优化学校能源消费结构,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学校的实际应用。 以“互联网+”为抓手,探索构建多能互补能源管理体系,推广太阳能光伏、光热等可再生能源,鼓励学校或集中连片学校开展“互联网+”建设试点+”分布式能源中心。 探索建设风光互补、平坡光伏建筑一体化试点校园。 大力推广热泵技术,鼓励学校结合学生生活、教学实验、食堂运营等实际热水需求,积极实施地源、水源和空气源热泵工程,提高洁净水比重。可再生能源在学校的总能源消耗中。

(四)绿色建筑项目

提高新校区建筑能效水平,推动学校工程建设实施绿色建筑标准。 新建建筑必须按照绿色建筑一星及以上标准建设。 推广应用高性能节能门窗和遮阳技术在新建建筑中的应用,在符合条件的新建项目中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 结合旧楼改造,推进校内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50万平方米。 推动实施新建和既有改造建筑室内环境第三方检测评价,确保校舍室内空气质量。 推进校舍中央空调、照明等重点耗能设施​​设备节能改造。 落实校级以上大型公共建筑分项计量和能耗公示制度。 推进绿色数据中心建设试点,提高数据中心节能环保水平。 严格执行校舍夏季和冬季空调温度设定标准。 开展学校建筑节能对标研究与评价试点工作。

(5) 资源节约项目

优化校园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布局,严格遵守土地规划,节约集约利用校园土地,合理开发利用校园地上和地下空间资源。 严格执行节能环保产品强制采购制度和强制淘汰制度,优先采购高效、节能、节水、节材产品,淘汰列入《目录》的产品。国家秩序。 推进学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优化设施设备等资源配置和使用。 推广学校办公电子化、无纸化,提倡使用电视和电话会议,减少纸杯、塑料袋等一次性办公用品的使用,推广使用环保再生纸、再生硒鼓等资源再生产品. 推进校园反餐厨浪费行动,加强学生食堂精细化、规范化、集约化管理,降低食材损耗率。 深入开展“CD行动”,引导学生养成珍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六)节水工程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学校用水定额管理。 “十三五”期间,在巩固全市现有节水学校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100所节水学校建设。 %。 与市水务局联合开展节水学校再评价工作; 月用水量3000立方米以上的学校,每五年按周期进行一次水量平衡检测,加强学校用水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二级水表计量率达到97.5%。 推进学校内部用水实时监控网络系统建设,有效将用水情况纳入学校节能监控系统,杜绝跑、漏、滴、漏等用水浪费现象; 对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设备和产品,大力推广使用家用节水器具; 鼓励学校因地制宜扩大利用江河水和非传统水资源,鼓励学校开展水资源循环利用、雨水收集等建设项目。

(七)循环经济项目

推进校园循环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学校资源利用效率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 为促进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有条件的学校应安装餐厨垃圾源头减量和就地资源化处理设备。 继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高校园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 建立学校资源循环利用长效机制,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循环经济领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引入社会专业机构参与学校资源循环利用,促进循环利用和对校园废弃电子产品、学生生活用品等进行综合利用,推广应用智能资源自动回收设备。 支持学校二手书回收体系建设。

(8) 生态与环境工程

大力开展立体绿化和校园绿化建设。 试点绿地低碳功能评价优化项目。 推动学生食堂安装节能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和油水分离设施,确保油烟达标排放,油水回收规范排放。 加强学校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治理,将扬尘、烟尘、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方案纳入施工企业相关合同和考核内容,创建绿色校园施工现场。 加强校园道路扬尘污染治理,提高校园道路清扫率和质量。 推动《上海大学实验室能效提升与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导则》发布实施,有效改善实验室空气质量。 推动对校舍设备和机房采取降噪、隔振、减振等措施,减少校园噪声和振动干扰。 推进校园土壤、水质和大气环境监测与研究。

四、保障机制

为确保学校“十三五”节能环保总体目标的实现和相应重点任务的落实,“十三五”期间将建设完善以下六大支撑体系-年计划”期间:

(一)组织管理制度。 到2017年,落实重点用能高校节能管理职能部门和专业队伍建设; 到2018年,完成全市高校和各区教育部门节能环保工作机构建设,实现节能管理网络全覆盖。 学校节能环保组织管理制度。

(二)监测评估体系。 明确目标责任和考核标准,结合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审查、能源审计、能耗公示、水平衡测试、节能监督、合理用能考核等专项工作上海校园能耗管理系统,综合评价学校节能环保成效,并加强第三方评估和社会意识。 监督。 “十三五”期间,全市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学校现场考核率达到100%,推进节能工作考核率达100%。区教育部门工作完成100%。

(三)制度标准体系。 一是政府的规范性标准体系:涉及对学校权利义务的规范,由政府主导,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制定。 二是行业指导标准体系:加强对学校节能环保产业的宏观指导,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行业组织和企业制定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到2018年,基本建立起适应上海市学校节能环保管理需要的一整套制度和标准体系。

(四)技术支持体系。 结合学校节能技改案例,组织编制适用于学校节能减排技术的节能产品应用目录清单。 编制节能学校、节水学校建设指南,内容包括可再生资源、新能源技术特点、实施条件、风险控制等信息。 建立节能环保专家数据库,为节能技术在学校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五)宣传培训制度。 每年组织节能环保专题培训500余人次,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节能宣传周活动和远程节能环保知识培训。 “十三五”期间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学校能耗统计员、节能工作部门负责人、能源部门负责人100%节能工作相关物业服务单位参加了培训。

(六)市场服务体系。 完善节能环保咨询服务体系,不断探索产、学、研、教、管协同应用模式,促进节能环保服务业发展。 2017年建立学校节能环保服务咨询机构数据库,2018年前试行“互联网+节能管理”服务模式,提高节能咨询的便捷性和针对性。 到2020年,初步建立适应上海市学校节能管理需要的市场服务体系。 .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