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日前,长航集团召开全线节能管理信息化应用和经验交流会,加快集团全线节能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构建完善科学的能耗考核管理体系。近年来,由于集团的
改制、人事变动和精简,加上集团的发展和新的业务需求,各单位原有的能源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有的单位甚至没有能源管理体系,节能管理考核工作粗放低效。为适应新形势下节能管理要求,加强船舶能耗精细化管理,实现船舶能源科学合理利用,确保生产经济效益最大化,集团科技部组织建设了全线网络的“中国长航能源管理系统”。系统为B/S和C/S组合构建的分布式多层结构,具有较强的扩展性、灵活性和交互性;具有智能报表管理等七大系统功能,实现单船航次能耗考核管理;船舶能耗数据信息的统一管理和扁平化信息采集,保证了数据信息的快速性、唯一性和准确性。
会上还介绍了集团节能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和集团组织建设的“中国长航能源管理系统”,并安排系统开发软件专家为大家授课。通过学习,各单位初步掌握了该系统的使用,也为集团重构三级节能网络中的能源管理与考核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下一步,各单位将利用该系统构建自己的能耗管理考核体系,加快系统应用,精细化管理船舶能耗宁波能耗管理系统厂,降低运输燃料成本,实现节能管理再上新台阶。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碳的若干意见
发改工〔2021〕1464号
科技部、财政部、人民银行、证监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厅(局)、生态环境厅(局)、市场监管局(处、委)、能源局:
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大局,着力建设制造强国、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推进重点产业领域节能减碳和绿色转型,坚决遏制国家“两高”工程盲目发展,确保碳排放达峰目标如期实现,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一般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二、三、四、四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科学处理发展与减排的关系,整体与局部,短期——长期和中长期,突出标准引领作用,深挖节能减碳技改潜力,强化制度观念,推动综合施策,严格监督管理,加快重点领域节能减碳步伐,带动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确保碳排放达峰目标如期实现。
(二)基本原则。
坚持重点突破、分步实施。把握发展规律,抓住主要矛盾,选择综合条件较好的重点行业,率先开展节能减碳技术改造。在重点产业取得实质性进展、相关机制成熟后,再向其他产业和产品领域进行研究推广。
坚持高水平校准、分类指导。密切跟踪国内外先进水平,明确重点行业能效对标水平。根据各行业实际情况和发展预期,科学设定能效基准水平。引导未达到对标水平的企业按照对标水平进行转型升级。
坚持对标转型,从严监管。对标国内外龙头企业,适时修订节能标准,加强节能减碳技术开发,推动高耗能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加强企业能耗和碳排放日常监测,建立健全违规督查问责机制。
坚持政策实施全面、平稳、有序。整合现有政策工具,加强财政、金融、投资、价格等政策与产业、环保政策的协调配合,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稳妥有序推进节能减碳在关键领域。避免“一刀切”管理和“体育”减碳,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通过实施节能减碳行动,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重点行业和数据中心占比达到30%以上产能达到对标水平,行业整体能效显着提升,碳排放强度显着下降,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显着增强。
到2030年,重点行业能效标杆水平和标杆水平进一步提高,达标企业比例大幅提高,行业综合能效水平和碳排放强度达到国际水平先进水平,为如期实现碳排放达峰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二、重点工作
(一)聚焦重点行业。
分步实施、有序推进重点行业节能减碳工作。首批重点发展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能源消费比重高、改造条件相对成熟、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领域. 以及其他重点行业和数据中心组织。分行业研究制定具体行动方案,明确节能减碳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待上述产业取得阶段性突破、相关机制成熟后,我们将根据情况研究选择下一批重点产业,稳步推进。
(二)科学确定能效等级。
本着“高不低”的原则,对标国内外生产企业先进能效水平,确定各行业能效对标水平,作为企业技术改造的目标方向。在此基础上,参照现行国家节能标准确定的准入值和限值,根据行业实际情况、发展预期、生产设备整体能效水平等,统筹考虑着眼于如期实现碳排放达峰目标,保持稳定生产和供应,便利企业。基于运营和实施等因素,
(三)严格分类管理。
各地认真检查在建项目,对能效水平低于行业能耗限额准入值的,按照有关规定停工整改,推动能效水平提高,力争达到基准水平。对拟建项目进行科学评价,对产能饱和行业按照“减量置换”的原则进行去产能。对于产能不饱和的行业,要提高准入门槛,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高耗能新兴产业要支持和引导企业应用绿色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四)稳步推进转型升级。
推进重点行业存量项目节能减碳技术改造,合理设置政策实施过渡期,制定省级节能减碳技术改造总体实施方案和企业具体工作方案按照“整体推进、一企一策”的要求,明确推进步骤、改造期限、技术路线、工作节点、预期目标等,确保政策安全有序实施。鼓励国有企业和骨干企业发挥带动作用,开展节能减碳示范改造。在转型过程中,
(五)加强技术攻关应用。
系统梳理重点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技术难点和装备短板,充分利用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骨干企业的创新资源,推广绿色低碳共性关键技术,切——前沿领先技术、颠覆性技术及相关设施设备。抓住重点行业节能减碳技改有利时机,加快推广应用先进成熟的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提高重点行业技术装备绿色化、智能化水平产业,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
(六)加强支撑体系建设。
做好产业布局、结构调整、“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区划管控、环境准入、节能审查和能源消费双控政策整合,促进产业集约集约发展,鼓励不同行业、产业链上下游融合。. 组织开展企业技术改造阶段性考核,对重点行业能效标杆和标杆水平进行比对,开展相关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宣传、实施和推广应用工作。顺应行业技术和设备的发展趋势,研究建立能效基准和标杆动态改进机制。建立健全重点行业能效和碳排放监测评价体系,完善企业能效和碳排放核算、计量、报告、核查和评价机制。
(七)加强数据中心绿色高质量发展。
鼓励重点行业利用绿色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耗。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用电效率不得超过1.3。到2025年,数据中心用电效率普遍不超过1.5。加快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原则上在全国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范围内部署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各地要统筹规划在建和拟建数据中心项目,合理设置过渡期,确保平稳有序发展。对国家枢纽节点以外新建数据中心,地方政府不得给予土地优惠政策,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技改扶持政策。
落实节能专用设备、技术改造、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建立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业务可持续的前提下,为碳减排效果显着的重点项目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拓展绿色债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低碳开发企业上市融资再融资。落实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奖励政策。
(二)加强监督管理。
加强对重点行业能效等级执行情况的日常监测和现场检查,充分发挥各地工信主管部门作用,加大国家工业专项节能督查力度,统筹推进加强重点行业节能监管,确保相关政策和标准的落实。压实属地监管责任,严格工作问责,建立健全通报批评、用能预警、约谈问责、督促整改等工作机制,完善重点行业节能减碳监管体系.
(三)发挥政策协同作用。
严格落实节能减碳相关政策,通过绿色电价、节能监管、环保监管和执法等方式航企能耗与碳排放管理,加大市场调节和监督力度。根据实际需要,扩大绿色电价覆盖行业范围,加快相关行业转型升级步伐,提高行业能效水平。严格落实相关产能置换政策,加大闲置产能和僵尸产能处置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四)加强政策宣传解读。
充分利用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等渠道,加强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和热点问题,传达以能源引领重点领域节能减碳的坚定决心效率。选择重点行业能效水平突出的企业,公布能效“领头羊”名单,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及时进行宣传推广。传播普及绿色生产、低碳环保理念,营造全社会共同推进重点行业节能减碳的良好氛围。
各地要深刻认识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碳工作的重要意义,牢记“大国”,坚持全国“一盘棋”,组织全区开展节能降碳工作。抓紧抓好重点领域碳减排工作,合理把握政策实施时机和节奏。避免行业生产供应出现大起大落,确保做好工作、出成果。
附件:1.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严格能效约束推进节能减碳行动计划(2021-2025年)
2.严格石化化工重点行业能效约束推进节能减碳行动计划(2021-2025年)
国家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能源局
2021 年 10 月 18 日
附录:
1.严格冶金建材重点行业能效约束推进节能减碳行动计划(2021-2025年)
2.严格石化化工重点行业能效约束推进节能减碳行动计划(2021-2025年)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