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发展及未来趋势分析
时间:2022-12-28   

安科瑞电子电器产品选型介绍吴志敏

158-214-023-58

摘要:本文以上海市国家机关办公楼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分析报告的变化为切入点,分析历年能耗分析报告的内容和功能变化。 ; 介绍了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的发展应用历程; 揭示当前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国家机关办公楼及大型公共建筑; 能源消耗监测; 能耗监控平台; 数据

1 历年能耗分析报告概况

2013年以来,上海连续7年发布能耗分析报告。 随着相关领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报表的内容和功能也不断扩展和丰富。 1.1 历年能耗分析报告内容变化情况

2013-2015年能耗分析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市、区两级能耗监测平台简介、纳入建筑能耗监测的建筑能耗、对标分析典型建筑类型的能源消耗。 由于能耗监测平台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关数据资源还需要时间积累,所以内容比较少,报表功能也比较简单。

2016年,随着实时监测楼宇数量的增加,数据质量有所提升,梳理分析的内容也有所增加。 因此,能耗分析报告与前三年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报告结构的重大调整上。 扩张。 在结构上,调整为全市、区域、行业三大版块,报告的叙事逻辑从面到片再到点进行了逻辑优化,提高了报告的可读性。 在内容方面,增加了大量能耗数据和对比分析,极大地丰富了报告内容。 这也反映出,能耗监测平台经过几年的积累,开始利用积累的大量数据资源开发应用功能,发挥平台效应。

2017-2019年能耗分析报告基本延续了2016年版报告的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管理内容。 主要体现能耗监测平台管理部门在积极维护数据上传质量的基础上,利用积累的数据资源开展相关研究分析,开发互联网产品应用,为建设提供数据服务。与各行业管理部门进一步拓展平台。 影响。 1.2 历年能耗分析报告功能变化情况

2013-2015年,由于数据积累需要时间,能耗分析报告的功能比较单一。 对平台相关工作有一定了解。 梳理了纳入监理建筑的基本情况和类型分布。 不同建筑类型公共建筑能耗的简单比较分析同时开展制定管理办法、数据分析方法等基础研究工作。 2016年,经过三年的工作积累,报表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主要增加了全年总用电量和全年非中心城区、采暖季、冷媒和过渡季的能源消耗数据,超级- 大型公共建筑等多维度数据分析对比,揭示背后原因,分析相关建筑整体能耗趋势。 能耗分析报告的数据分析功能有了很大的提升。 2017-2019年,随着前期研究成果的应用,能耗监测平台的数据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体现。

2 能耗监测平台现状

2.1 能耗监测平台总体情况

2012年以来,上海市建立了1个市级能耗监测平台、17个能耗监测区域分平台、1个市政府办公楼能耗分平台体系。 纳入能耗监测平台的建筑数量逐年增加。 稳步提高,监测范围不断扩大。 截至2020年6月,上海共有1783座公共建筑完成分项能耗计量装置安装并实现与能耗监控平台联网,建筑面积8241.8万平方米。

2.2 能耗监测平台应用

经过多年探索和试验,上海市在确保能耗监测平台安全、正常、稳定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平台应用功能,发挥系统效应。 目前,能耗监控平台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首先是收集基本的建筑信息。 通过能耗监测平台,将其纳入被监测建筑基本信息的自动统计和汇总中,便于管理人员获取包括建筑数量、建筑面积、各类建筑分布、分布情况等信息。中心城区和非中心城区建筑面积、建筑数量及类型分布等维度数据信息,全面掌握上海市纳入监测建筑的基本情况和进展情况每年新增纳入监测楼的工作。

二是分析建筑能耗数据。 通过大数据分析方法,对纳入监测的建筑能耗总量、能耗类型分布、历年能耗对比分析、整体能耗趋势等进行分析研究,使管理者可以掌握全市建筑能耗的总体情况,挖掘各类型、各区域建筑的节能潜力。

三是服务各行业和管理部门。 根据各类合理用能导则,开展各类建筑能源使用对标分析,指导开展各类建筑运行节能工作。 通过向各行业管理部门发送行业季度能耗报表反馈能耗数据,将月度数据报表推送至区级建筑能耗监测管理部门,为相关部门开展节能工作提供参考。 同时,排查高耗能建筑,进一步促进能源审计和能源消费公示工作的开展。

四是研究海量数据资源。 通过对能耗监测平台数据资源的深入分析,如《公共建筑碳排放交易研究》、《办公建筑能耗定额指标研究》、《办公建筑能耗峰值特征研究》等。各类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用电监测数据开发利用方案研究”等大量科研工作,探索能耗监测平台未来应用的发展方向,并做为以后进一步扩展功能做好技术积累。

五是恢复数据,拓展互联网应用。 利用基于Spark机器学习的公共建筑能耗大数据分析研究成果,在部分地区开展具有人工智能特征的数据修复工具试点,提高能耗数据上传质量,保障数据可靠性。 同时,开发能耗在线“(楼宇版/管理处)移动端”APP,为楼宇业主和管理部门提供数据共享、能耗分析、状态报表查询等实时在线功能。

六是宣传推广建筑节能。 依托能耗监测平台数据资源,全面梳理了上海市公共建筑能效提升的政策标准、流程模型和技术体系,编制了《上海市能源监测系统50问》等科普资料。 《公共建筑》和《公共建筑能效提升指南》读本,并通过每年的节能宣传周活动、培训等方式分发到各行各业,普及和推广公共建筑能效提升相关技术知识建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 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虽然能耗监控平台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方面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为适应未来的需要,能耗监控平台的相关工作新形势下势必被迫。 转变发展方向。

3.1 发展思路转变滞后

随着能耗监测平台的深入建设,原有政策导向的管理思路在工作进展中逐渐遇到瓶颈,建筑运营单位相对缺乏积极性。 我们需要在服务业主的方向上进行更多的工作创新和尝试。

3.2 平台功能支持不足

丽水建筑能耗管理系统_超低能耗建筑的措施_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目前,能耗监测平台的各项功能主要围绕建筑能耗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和研究。 但随着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仅以数据分析为主的功能将无法充分满足未来的管理需求。 日常楼宇管理的功能扩展应成为未来主要的工作发展方向。

4 未来发展趋势

“十三五”即将结束,在即将到来的新“十四五”时期,上海将更加积极拓展能耗监测平台的功能应用,完善功能定位,打造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精细化管理。

4.1 数据价值进一步发挥

COVID-19疫情期间,市级能耗监测平台充分挖掘数据价值。 通过分析春节前、春节期间和复工后上海公共建筑能耗数据,解读上海各行业复工复产情况。 社会普遍关注。 未来,能耗监测平台将以上海全面建设“一网管”为契机,应用k-means、随机森林、机器深度学习等算法,通过建筑能耗特征分析,数据质量管理、能耗预测、能耗经济关联分析等模块可以满足建筑业主和管理部门的不同需求,最大限度地利用能耗数据。

4.2 平台功能进一步拓展

市级能耗监测平台将继续对区级平台进行政策和技术指导,挖掘区级平台潜力,推进区级平台个性化建设。 例如,区级能耗监测平台示范建设国家级商业建筑需求侧虚拟电厂,商业建筑虚拟电厂的建立可以促进商业建筑对自身可控负荷的精细化管理。 可以探索尝试建立较为完备的需求侧响应体系,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丽水建筑能耗管理系统,为业主和政府管理提供相应的服务,助力建设智能化管理。

4.3 前沿技术进一步融合

今年3月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3月6日,加快5G发展专题会议召开,再次宣布要加快5G、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市级能耗监测平台要积极适应形势发展,从与城市交通平台共享数据入手,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能源、交通、城市等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让城市更智慧化,从而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 安科瑞建筑能耗分析系统

5.1 概述

Acrel-建筑能耗分析系统是一个用户端的能源管理分析系统。 在电力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水、气、煤、油、热(冷)等的集中采集和分析。 对能源消耗进行细分统计,以直观的数据和图表向管理者或决策者展示各类能源的使用情况和消耗情况,从而找出高耗能点或不合理的用能习惯,有效节约能源,为用户提供进一步的好处 为节能改造或设备升级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用户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能源核算,分析现状,发现问题,挖掘节能潜力,提出可行的节能措施,并向县级以上节能管理部门报送能源核算报告等级。

5.2 申请地点

适用于公共建筑、集团公司、工业园区、大型物业、学校、医院、企业等行业的能耗监控管理的系统设计、建设和运维。

5.3 系统功能

5.3.1 系统概述

滚动显示平台运行状态、当月能耗换算、地图导航、能耗每小时和每月曲线、当日当月能耗同比分析。

5.3.2 能耗概况

比较建筑物、部门、区域、支路、分类项目的能耗情况,支持当日小时趋势、当月日趋势曲线、分时段能耗统计比较、总量比较能源消耗同比。

5.3.3 能耗统计

以日报、月报、年报形式统计建筑、区域、子项、支路等结构,分类能耗统计,支持报表数据导出EXCEL,支持选择建筑数据发电

5.3.4 多关税统计

多费率报表按日、月、年对单个建筑下不同支路的峰、峰、平、谷用电量和成本进行统计分析。 支持数据导出到EXCEL。

丽水建筑能耗管理系统_超低能耗建筑的措施_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5.3.5 同比分析

对建筑、分项、区域、支路等能源消耗数据按日、月、年以图表、报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同比分析。

5.3.6 能量流图

能流图展示了单个建筑在指定时间内各类能源从源头到末端的能量流向,支持按原值和折现值查看。

5.3.7 夜间能耗分析

夜间能耗可通过表格、曲线、饼图等形式对选定分支机构的能耗进行分类,并支持对指定时段的工作时间和非工作时间的能耗进行比较,支持报告的导出。

5.3.8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类型、设备台账、维修记录等功能。 协助用户合理管理设备,保证设备运行。

5.3.9 用户举报

用户报表自动统计所选建筑各项能耗的月环比趋势,并提供简单的能耗分析结果,对用电量提供单独的多费率能耗分析,报表可编辑。

6 系统硬件配置

7 结论

建筑能耗检测与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对建筑能耗数据的实时监测与智能控制相结合,可以获得建筑能耗的优化方案,大大降低传统建筑的能耗。 系统采用统一的485协议,每个设备只要符合该协议就可以在系统中使用,方便了系统设计人员的设计和集成商的集成,布线简单明了,减少了使用电线,方便后期维护工作。 便于用户统一管理。

参考:

[1] -201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s].2015.

[2] 冯军,许文贤. 上海市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发展及未来趋势分析(上海建材行业市场管理总站,上海)[2]DBJ/T13-197-2014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s].2014.

[3] DBJ/T13-158-2012福建省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s].2012.

[4] 王廷国. 建筑能耗监测及智能控制系统。

[5] 安科瑞企业微电网设计与应用手册. 2022.05 版。

能源是生产和生活的“血液”。 在我国计划经济的历史上,能源一直是两大先行者之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能源伴随着快速的工业化进程,其稀缺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 稍有不慎重庆工业能耗管理系统价格,经济就会崩溃。 增长链。

作为一个年轻的直辖市,近年来,重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最活跃时期,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把握能源消费总量和结构、能源消费规模和水平与生产规模的关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未来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能源消费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

能源消费与国民经济增长的比例关系在世界范围内一般用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来反映,即能源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 弹性系数越小,在产量增加一定的前提下消耗的能量越少。 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容易出现较大偏差。 短期能源消费弹性普遍接近于1。长期来看,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特别是工业化中后期,由于随之而来的技术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上,高耗能产业比重下降,能源利用率普遍提高。 一般来说,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应该逐渐增加。 下降(见下表)。 重庆与全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1996-2004)

    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全国   0.62                             0.47   1.19   1.61   1.60
    重庆   0.47   0.77   0.52   0.99   0.27   0.63   0.27   0.53   0.76

一般来说,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是不同的。 在工业化初期,由于消耗大量能源的重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发展迅速,能源利用技术落后,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快于工业化进程。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 我国1953年至1978年平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1.8。 1978年后,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更不用说能源消费的统计误差),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迅速下降。 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城镇化步伐加快,重化工业再次腾飞。 2002-2004年全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有所上升,均在1以上,而重庆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1以下,越来越接近1(除特别说明外,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中国相关年份的统计年鉴和重庆统计年鉴)。 这表明重庆国民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能源利用率较高。

2、能源消费与人民生活水平的关系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高,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提升,衣食住行的能源消耗也相应增加。

1990-2003年,全国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基本在0.13吨标准煤左右。 重庆市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2-2004年基本保持在0.1吨标准煤左右(见下表)。 重庆市及全国人均能源消费量(吨标煤/人)

    年份   1990   1995     2000   2002   2003
    全国   0.14   0.13     0.12   0.13   0.15
    重庆                0.09   0.09   0.10

重庆人均生活能耗低于全国。 主要原因是重庆地处西部内陆,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还有较大差距。 反映在人均GDP上,2003年全国人均GDP为9073元,而重庆仅为8075元,在31个省区中排名第17位,比排名第一的上海低38643元。 反映在人均财政支出上,2003年全国平均水平为1337元,而重庆为1095元,排名第22位,比第一的上海低5430元。 反映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2003年全国平均水平为8472元,而重庆为8094元,排名第10位,比排名第一的上海低6773元。 反映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上,2003年全国平均水平为2622元,而重庆为2215元,排名第21位,比排名第一的上海低4439元。 支出是收入的函数,两者在中国几乎呈线性关系。 收入决定消费,重庆市消费水平特别是耐用消费品消费水平仍然偏低。 因此,在人均生活能源消费方面处于较低的位置。

3.能源效率与结构

能源效率一般用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所消耗的标准煤量来表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除工业外,重庆市均值等于或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呈逐年下降趋势(见下表)。 重庆市与全国能源消费量对比(吨标煤/万元)

                             全国03年   全国04年   重庆03年   重庆04年
        万元GDP能耗           1.46       1.44       1.19       1.10
    第一产业万元增加值能耗       0.39          *       0.57       0.39
    第二产业万元增加值能耗       1.98          *       1.61       1.32
     工业                       2.25          *       2.46       2.04
     建筑业                     0.22          *       0.19       0.12
    第三产业万元增加值能耗       0.61          *       0.19       0.34

*目前没有全国各行业能源消耗数据。

原因何在——从能源消费结构中就能找到答案。 我国是煤炭大国,长期以来煤炭一直是最重要的能源(所以为了比较,其他能源都要换算成标准煤)。 与煤炭相比,石油、天然气、水电都是优质能源。 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劣质能源占比越高,能源消耗越大,不仅如此,运输量大造成的污染也越严重。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带动了能源结构的优化。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开发利用优质能源,能源结构逐步向高质量方向转变。 从全国来看,煤、油、气、电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在1990-2003年期间发生了显着变化。 煤炭等劣质能源占比从76%迅速下降到67%。 1、水电比重显着提高,能源结构优化,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有利于环境改善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重庆位于西部,拥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和水电资源。 近年来,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能源结构得到显着改善。 煤炭虽然仍占最大比重,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天然气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约10个百分点,水电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约5个百分点,石油的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正在逼近。

因此,总体而言,重庆的能源消费结构好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决定了重庆的能源弹性系数和万元GDP能耗值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下表) ). 重庆市及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构成(%)

            能源消费总量                     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
            (万吨标准煤)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水电
            全国      重庆     全国   重庆   全国   重庆   全国   重庆   全国   重庆
    2003   170943     2687     67.6   65.3   22.7    8.2    2.7   13.0    7.0   13.5
    2004   197000     2937     67.7   62.3   22.7   12.7    2.6   12.0    7.0   13.0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