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工业是立国之本。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 工业对社会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十年来,江苏始终把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的“家计”,不断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工业经济能级,为江苏省增添新动能、积累新优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 站在新的起点上,江苏正不断点亮工业经济的“高光时刻”,朝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阔步前进。
从“量”到“质”发展越来越好
10月24日,前三季度全国主要经济数据指标出炉。 其中,江苏9月份工业生产增长10.5%,增速比上月加快0.6个百分点。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江苏为何还能顶着压力勇往直前?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已建成投产百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85个,先进制造业成为投资主攻方向。 今年上半年,江苏省450个重大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557.7亿元,完成全年投资的60%。
数据凸显发展“提速”。 江苏占全国1.1%的国土面积,养活了6%的人口,创造了10.2%的经济总量。 这离不开江苏工业的大力支持。 回望十年发展历程,江苏工业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从“量”到“质”的跨越。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当前,对于江苏这样一个工业大省,如何实现由大变强,在转型中发挥夯实优势、补齐短板,事关全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以宿迁为例,宿迁始终把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围绕“三个率”,聚焦“三个产业”,突出“三个数量”,着力“三个链条”,紧盯“三个关键因素”。 》,全力招大优企,千方百计转型升级,不断积蓄发展后劲,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持之以恒推动工业经济行稳致远.
在一系列精准有力举措带动下宿迁工业能耗管理系统,今年上半年,宿迁市实现工业总产值2013.8亿元,同比增长13.5%; 新开工项目173个,计划总投资812亿元; 新开工项目137个,完成投资526亿元。
强链补链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确保重点产业链不“脱轨”,关键是要统筹规划。 江苏深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节能环保、车联网等新兴产业链成长迅速、规模效应迅速形成,要加快关键环节的突破在短期内进行技术突破,突破链条上的“堵点”。 “断点”,提高产业自主可控水平,打造一批优势产业集群。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产业发展上也是如此。 产业集群的优势在于可以整合资源,吸引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提高技术、金融、人才、数据等要素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重构,不断塑造新的产业集群。优点。
为加快全省南北产业链双向融合,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江苏创新产业合作模式,打造南北共建园区。 以苏苏工业园区为例。 该园区由苏州宿迁市共建,是江苏省共建园区的“领跑者”。 在近日发布的2021年度全省南北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排名中,园区名列第一,实现“十二连冠”。 数据显示,2021年,苏苏工业园区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4.34亿元,增长8.6%,努力实现用完“超常速度”。
苏苏工业园区的快速成长是江苏工业经济的一个缩影。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数据显示,全省培育了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重点产业链,5个规模超万亿元的产业,新能源装备、建筑等6个先进制造业机械和物联网。 入选“国家队”的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国首位,晶硅光伏、风电装备、品牌服装等7条产业链进入国际中高端水平。
抢占数字化赛道,迈出“智能数字化转型”的铿锵步伐
每当一项新的革命性技术出现时,谁先拥抱新技术,谁就赢得发展先机。 数字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关键的飞跃”。 数字经济浪潮下,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成为实现高质量转型的必修课。
2022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智能化转型和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抓手,加快工业装备和业务系统向云平台迁移,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与“互联网+先进制造业”。 特色基地,积极打造国家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验区,推动建设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
当前,江苏省“智能化改造”工作已进入深水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智能化”转型路径日益清晰。 还以宿迁为例。 今年2月,宿迁启动智能化转型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实施“领军引领、百企智造、千企上云、万企联网”四大工程. 工业企业在家规上转型升级,将加快全市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步伐,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
为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宿迁还出台了“宿数贷”金融产品、《宿迁市智能化转型、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发展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管理暂行办法》、《宿迁市智能化转型、《数字化转型贷款贴息奖励实施细则》等帮扶惠企的务实举措,通过整合“矩阵式”保障服务,鼓励企业迈出“智改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担心。
事实上,除宿迁外,江苏全省都在加快“智能化向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到2025年,江苏若要实现约占全国人口的目标,还需进一步培育壮大数字经济。 13.5%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 核心产业。 到2035年,数字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聚焦“双碳”实现绿色转型升级
随着“双碳”工作的不断推进,绿色新产业、新产品成为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的有力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8%,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50%。 累计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99家、绿色园区17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23家,其中省级绿色工厂283家。
5年来,江苏依法依规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5.7万家,关停退出安全环保不达标的低端落后化工生产企业4739家。 工业发展比重从2012年的33.5%下降到2021年的29.3%,经济发展的“绿色含量”越来越高。
今年上半年,全省充电桩、锂离子电池、光伏电池、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4.3倍、45.1%、26.8%和98.2%。 同时,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带动下,智能设备产销两旺。 全省定点行业智能消费设备制造业增长10.6%,智能手机产量增长60%。
通过一系列重磅数据不难看出,江苏一直将绿色作为制造强省的鲜明底色。 如今,江苏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淘汰落后、资源循环利用和绿色制造。 如何构建低碳、清洁、可持续、绿色、安全的制造体系,开创低碳高效的产业发展新局面,将成为其发展的重要内容。 未来产业的重要课题。
但难,故大; 但它是困难的,它更光荣。 江苏是传统工业大省。 面对新的征程,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当下,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转型、“稳增长、促发展”之路必将艰巨而艰难。 他们之中。 但路虽长,路途近,也正因为如此,江苏工业经济的发展才更加“含金量”。 相信站在新起点上的江苏,必将披荆斩棘、破浪前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巨轮向更深层次的中国式现代化迈进。
【简介】 2015年12月17日,由施耐德电气与中业达智能科技联合举办的“施耐德·中业达智慧建筑联合峰会(2015·北京)”在珀丽酒店隆重举行。大会汇集了智能行业设计院专家、系统集成商高管、终端用户代表、智能建筑行业产品专家等约150人,分享了智能建筑的发展成果,并围绕智能建筑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智能建筑的创新技术与应用。与沟通。
秉承“绿色、节能、高效、安全”智慧建筑的新特点,由施耐德电气与中业达智能科技联合主办的“施耐德•中业达智慧建筑联合峰会(2015•北京)”于12月17日在北京举行, 2015年在珀丽酒店隆重举行。会议汇集了来自智能行业设计院专家、高层系统集成商、终端用户代表、智能建筑行业产品专家等约150人。来自施耐德电气和中业达智能科技的产品设计师和行业解决方案专家与嘉宾齐聚一堂,就智能建筑的创新技术和应用发表精彩演讲,共同探讨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新方向、新思路。本次大会紧紧围绕“智慧建筑引领智慧健康生活”这一主题,涵盖生态城市、智能建筑、智能照明、智能家居、能源管理、系统集成、综合布线等行业热点。
会议伊始,中业达集团副总经理尹涛为大会致辞。殷总代表中业达集团表达了对智能建筑行业发展的殷切期望,并对本次会议表示大力支持。尹总表示,作为集团拓展弱电行业市场的平台企业,中业达智能科技与中业达集团共享现有优势资源,将快速形成以产品布局、区域覆盖和行业解决方案为主的业务模式。我们将努力成为智能楼宇领域的领军企业。
施耐德电气北方大区销售经理张伟忠在大会上发表了讲话。张总表示,作为智能楼宇领域的技术领先者,施耐德成熟的智能化系统产品和解决方案已在商业地产、住宅家具、工业建筑等多个领域布局,并成功应用于多个关键领域世界各地的项目。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中业达(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红军为大会致辞。张总对智能建筑领域的技术发展进行了精彩的分析和展望。张总表示,随着智能建筑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高度融合的现阶段,智能建筑行业将爆发出新的机遇。施耐德电气与中业达智能科技将利用现有平台的资源优势,在智能楼宇快速发展的浪潮中实现融合发展,携手成为行业的领军力量。
施耐德电气建筑能效支持中心主任孙静博士将本次大会的主题带到了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市的新理念上。孙博士以敏锐的市场眼光和行业权威,向与会者描绘了一幅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市发展的壮丽景象。绿色建筑以最新的电子技术、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基础,通过有效的集成手段,提高建筑物的综合能源管理水平,提高控制和监测水平,提高供电的可靠性、经济性和效率。 . 目的是提高供电质量,降低用电成本,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的最终目的。施耐德电气能效管理平台继承和发展了施耐德电气在能源管理和楼宇自动化控制与监控领域的通用化、人性化特点,为用户提供满意的集成系统解决方案,使用户轻松控制楼宇能耗,优化能源消耗成本,根据能源消耗比较实施测量验证计划,获得LEED积分,在规划能源消耗、降低能源成本、降低后期维护成本等多方面获得卓越效益。
施耐德电气总设计师苏杰先生向大会介绍了施耐德能效管理平台的系统特点。苏总介绍,能效管理平台将楼宇、安防、电力管理、互联网应用、工业过程控制等5大领域的优质系统解决方案集成在统一的框架下,为各行业客户提供标准接口。一个公开透明、节能高效的管理平台,可为企业客户节省高达30%的投资和运营成本。
施耐德电气研发中心产品经理唐俊杰向大会介绍了能效管理平台2016年能效核心新品。唐俊杰介绍,楼宇级服务器AS-P是能效管理平台今年推出的能效核心产品。全新的双核处理器和4G内存设计是这款产品的最大亮点。本产品可独立管理小型楼宇系统,也可通过多组网络管理大中型楼宇系统。施耐德能效管理平台将不断推出新产品,为智能楼宇领域注入新鲜血液,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能效管理解决方案。
施耐德电气酒店行业系统架构师陈林向参会人员介绍了施耐德智慧酒店的行业解决方案。林晨介绍,智能建筑的发展离不开智能家居。近年来,智能家居在酒店、别墅等行业规模化发展。施耐德电气可提供包括酒店照明控制系统(KNX和C-bus)、酒店客房宾客控制系统(Home)、多个系列开关面板在内的全系列产品。产品结构灵活,设计时尚,使用方便。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全面的智慧酒店解决方案,旨在为用户提供舒适、节能、灵活、经济、安全的酒店环境。
施耐德电气技术经理、终端设备专家李金星向大会介绍了HVAC现场终端设备的特点及控制解决方案。李金星表示,经过多条产品线的整合,施耐德的暖通空调控制终端设备现已形成了统一完整的暖通空调控制系统。其产品包括HVAC前端传感器、风门驱动器、电动座阀、电动球阀、电动蝶阀、水力平衡控制阀、电能计量仪表、风机盘管温控器、VAV控制器等全线设备可提供精准的控制解决方案适用于各个行业。
施耐德电气技术经理王伟为大会带来了智慧生活与时俱进——施耐德综合布线产品介绍。王伟介绍,作为信息传输通道,综合布线的开发建设对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施耐德电气综合布线系统以其超强的适用性和连通性,为用户带来安全、稳定、强大、易用的数据通信系统,满足各行业对大动态网络的需求。
最后,中业达(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戴胜春对本次大会做了总结。他带来的主题是通过婚姻创造健康智慧生活,打造行业领先地位。戴总表示,在未来智能楼宇的发展道路上,弱电行业的从业者能否抓住机遇,携手并进北京建筑能耗管理系统,是双方实现互利共赢的关键. 中业达智能科技与施耐德电气将携手打造智能建筑行业最强专家团队,共同谱写智能建筑和智慧城市发展的新篇章。
除了与会专家的现场精彩演讲外,大会主办方还特别在会场外安排了产品展示,让与会者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体验施耐德电气的前沿产品和服务,对智能建筑行业的产品和系统有深入的了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赞助商简介
施耐德电气:作为全球能效管理专家,施耐德电气一直致力于为智能楼宇领域提供优质、高性能、更高效、更全面的全线解决方案。凭借对中国智能化市场的深刻理解和丰富的能效管理经验,施耐德电气将专注于帮助客户提升智能楼宇的管理能力,将大量实时信息应用到日益丰富的工商业应用中。 .
中业达智能科技:中业达(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中业达集团(深圳)的子公司。作为集团拓展弱电行业市场的平台企业,中业达(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集团共享现有优势资源,迅速形成以产品布局、区域覆盖、行业为基础的商业模式解决方案;同时,成为产品自主研发、重点领域专家团队建设、互联网应用等方向的领先企业。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