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济南市实施环境保护在线自动监测
时间:2022-12-10   

本报记者卢艳娟

济南的冬天没有风”,“济南的冬天阳光明媚”。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让很多外国人爱上了这座美丽的泉城。但济南的冬天并不总是那么美好。就像很多北方城市的冬天一样,有时天空灰蒙蒙的,难得“蓝天白云”。但这个冬天,济南蓝天多了,千佛山红叶如火,大明湖碧波荡漾,闻名中外的趵突泉连续三年涌出。

让人感受到生活在这座城市是多么的惬意。

2005年11月28日,南郊宾馆。国家环保总局领导,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建设兵团的100余名环保局长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参加全国自动监测现场会污染源,参观济南走在全国前列的污染自动监测工作,探讨环境问题。

环保也应向“数字化”谋利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中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量持续增长,机动车保有量日益增加。,生活和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不断增加。

从前,在冬天,爱美的女孩子连浅色的衣服都不敢穿;在河边行走时,他们必须捂住鼻子,否则会被黑臭的脏水弄得头疼。城市中随处可见的烟囱日夜冒着黑色或黄色的烟雾,一度被认为是经济发展“蒸蒸日上”的标志。虽然我市经济发展了,大工业做强了,但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也让我市深受其害。这还是我们所爱的那个美丽的春城吗?我们还能在这座城市安居乐业吗?从省市领导到普通市民,越来越迫切地感受到,济南不仅需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更需要保持“城市风貌”。

多年的探索使人们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必须改进管理理念和方法,实现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为适应现代环境管理的需要,我市提出建设“数字环保”工程的构想,即:基于环境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建立数字网络化的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和应用平台。通过实施“数字环保”工程,建立技术先进、性能完善、安全可靠、运行高效的环境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全市环保资源的有机整合,为全市环境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技术服务。

为全面推进济南市“数字环保”工程建设,近年来,在国家环保局的指导和帮助下,在系统的基础上,启动了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 2003年,先后建成烟气、废水在线、机动车尾气排放在线监测系统,揭开了济南市环境保护现代化管理的新篇章。

济南市城区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0%。2004年煤炭消耗量达700万吨以上,排放二氧化硫5.55吨,烟尘1.35万吨。而且,济南四面环山。这种特殊的地理气候特征,加之历史上形成的城市产业布局不合理,导致城区环境空气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济南曾是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一。,这让泉城人久久不能抬头。为此,济南市委、市政府调动全市力量,实施“

环保执法遭遇“游击战”

多年的经验证明,环境保护的难点在于执法,尤其是对违法排污行为的惩处。主要原因是很多环保意识较差的企业经常与环保执法人员“捉迷藏”。你退我进;你来查我不违法排污,你走我违法排污。”这些企业成了排污的“游击队”。

4月23日晚,济南市环保局对4家企业的污水处理情况进行了突击排查。在一家制药公司,执法人员来到厂门口。向门卫出示执法证后,门卫仍坚持不开门,并表示接到领导电话才能放人。僵持了近30分钟后,检查人员进入厂区检查,发现该厂的治污设备刚刚开始运转。执法人员表示,之所以进行夜间检查,是为了具有突击性。如果公司就这样堵在门口30分钟,公司才有时间启动污水处理设备。突击检查的效果并不大。如果将企业纳入在线监控范围内,执法难度就不会那么大。

济南市有关领导意识到,如果企业的污水排放始终处于环保监测之下,偷排、违法排污就更难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污染问题。着手整合在线监测系统、日常监测数据和科研成果,建设集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和综合应用于一体的环境监测中心。

科技是环保执法的“排头兵”

2003年初,济南在全国率先开展重点大气污染源自动监测工作。该工作被山东省环保局和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示范工程,为济南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奠定了坚实的监测基础。

1998年以来,济南市先后投资500余万元,引进了全套美国制造的空气自动监测仪器,建设了一个监控中心和8个监测分站。监测中心可实时采集各分站的监测数据等信息,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定期生成环境空气质量日报,并传送至市政府、国家、省、市环保部门环保部门和新闻单位及时通过网络,让领导和群众及时了解济南市环境空气质量情况。同时,还可以统计生成空气质量周报、月报、年报,并定期上报。系统上线以来,

黄河是济南的主要饮用水源。为保障市民饮水安全,实时监测黄河水质,济南市于2000年开始投资200万元,在泺口建设黄河水质自动监测站。黄河大坝。同年6月5日,正式向社会发布黄河水质周报。黄河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能够连续、及时、准确地监测黄河水质。发生事故,水质达不到国家标准时,能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分析数据,

济南市重点烟气污染源监测系统实现烟气污染源实时、自动化、智能化监测。目前,已在31个机组安装烟气在线监测仪34台套。系统监测的单位煤炭消费量约占市区煤炭消费总量的90%。9家企业还安装了10套废水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目前,系统监控单位废水排放约占全市废水排放总量的60%。

济南机动车排放监测系统是对机动车排放年检和抽检进行监测的自动化系统。随着济南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到2004年底,城镇机动车保有量达到46.2万辆,其中汽车18.3万辆,摩托车27.9万辆,年均增长15%。机动车排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逐渐成为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

为减少机动车排放污染,济南市对在用机动车尾气实行年检和抽检。为保证年检工作的公正、公开、透明,机动车年检点设置了年检数据服务器和电子监控设备,年检站与年检站之间实时传输数据和监控图像。监控中心通过宽带网络实现。市民可在机动车排放监测系统或通过互联网查询机动车排放年检、抽查结果和超标车辆处理结果。

从2005年4月开始,济南市环保局决定整合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黄河水质监测系统、重点烟气污染源监测系统、重点废水污染源监测系统、机动车排放监测系统系统。各类信息统一在一个平台下,投资300余万元建设济南市环境监测中心。

目前,环境监测中心的主要职能包括:对城市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废气污染源、废水污染源、机动车尾气排放进行自动连续监测,及时掌握环境质量和污染源变化情况排放和环境质量趋势预测。向政府和媒体提供环境信息,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建立长期的环境信息数据库。

实时监测,及时发现超标排放

2004年冬,副市长邹世平通过在线监测系统查阅火电企业在线监测数据,发现有两家企业二氧化硫排放严重超标。协调会要求污染物超标排放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迅速推动了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更有什者,一旦“千里眼”发现异常,在市民举报之前,污染后果尚未扩大之前济南能耗监测管理平台,执法人员已经第一时间出击,及时制止违法排污行为。

以环境空气质量为例:近年来,在煤价上涨、低硫煤供应紧张的情况下,我市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加强对燃煤机组的监督管理,使全市二氧化硫排放得到有效控制。2004年,我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比实施在线监测前的2002年下降了18.2%。

在线监测还有助于企业及时了解本单位的排污情况。通过监测数据研究和存在问题分析,不断调整污染防治措施,增强企业污染防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南郊热电厂根据在线监测反映的超标排放现象,及时分析原因,通过调节脱硫循环水pH值等措施,将排放烟气中二氧化硫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措施;明湖热电厂根据在线监测反映的监测数据,采取源头控制措施,替代低硫煤,

据济南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监测,今年以来泉城蓝天天数明显增加。1-10月,济南市优良天数232天,同比增加90天。济南的“脸色”更好了。济南市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三种污染物的浓度值分别为0.123毫克/升、0.052毫克/升、0.022毫克/升,浓度值分别为0.123毫克/升、0.052毫克/升、0.022毫克/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均达到国家环保标准。空气质量年度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年度二级标准0.2倍。与上年同期相比,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氮浓度分别下降22.2%和47.6%。在线监测收到了良好效果。

环境信息公开

共建和谐春城

2005年6月4日,济南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世申宣布,济南市环境监测中心正式对外开放。

环境监测中心成立以来,国家环保总局、山东省人大、省环保局、济南市人大、市政府、政协先后莅临中心视察指导工作。许多市民来到中心了解情况。2005年7月10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视察济南市环境保护工作。他实地考察了济南市环境监测中心,听取了济南市环保工作汇报,对济南市环保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济南市'

目前,监控中心的公共服务领域正在进一步拓展。环保部门通过网站、新闻媒体及时向社会发布在线监测信息。

济南市环保局负责人表示,实施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全市环境保护在线监测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处于探索完善阶段。今后,全市统一部署,将以实施“数字环保”工程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在线监测工作,推动环境管理科学化、现代化,为“实现新跨越和环保”作出应有的贡献。建设新春城”。

(本版图片由环保部门提供)

中新网济南6月19日电(胡洪林)山东2119名节能管理人员19日在济南、青岛、潍坊、临沂参加能源管理资格考试。专家表示,此次大规模选拔人才,山东作为耗能大省,正在为我国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稳定的节能队伍探索出路。

“这次是闭卷考试,一共要上三门课,从上午到下午真的很严。” 19日,在济南十四中赶考的山东莱芜热电厂员工邵继华告诉记者,他为此准备了一个多月。从事节能工作多年的邵继华最希望通过这次“国考”能耗管理师培训,成为认证职业能源管理师的一员。

能耗管理师培训_员工宿舍能耗管理_能耗设施设备运行管理及节电,节水,节油等管理措施

山东省节能督察组组长朱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山东是国家确定的省级能源管理者试点省份的主要省份。几年前,该省曾尝试建立能源管理人才库。2008年后,山东派专人研究编写了260万字的能源管理人员培训教材,建立了国内首个完整的能源管理人员培训考核体系,在全国率先将能源管理人员培训纳入全省节能工作计划。

能耗设施设备运行管理及节电,节水,节油等管理措施_员工宿舍能耗管理_能耗管理师培训

专程来观摩试验的山东省节能办主任郑晓光在试验现场说,节能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去年5月,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部署能源管理人员后,山东加快能源管理人员培训。来自全省1000多家企业的2000多名节能管理人员参与了评选。是节能工作的具体实施。

一直关注能源管理者队伍建设的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韩继田认为,我国正在探索从传统管理向节能科学管理转变的新途径。像经济学家、会计师一样,中国急需一批熟悉国家能源政策法规、具有管理知识和节能领域专业知识的节能队伍。博士生导师认为,山东省大规模选拔能源管理人员,是为我国专业节能队伍的发展探索出路,对今后全国能源综合管理大有裨益。(结束)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