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推进公共建筑能耗定额管理,既是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是实施建筑业碳中和的重要举措。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住建委获悉,2013年北京市率先启动公共建筑用电定额管理,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总量双控目标。以“限度”为出发点的公共建筑强度。. 北京市通过不断完善政策机制、创新管理模式、增强服务能力,将一座座公共建筑纳入限额管理和服务体系,
节省电费约30亿元
早在“十一五”期间,北京就初步建立了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体系,设立了公共建筑“能耗红线”,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公共建筑节能监管和监管体系。服务体系,实行年度用电定额。考核机制引导公共建筑合理用电,有效节约能源。用电量定额年度考核机制实施以来,为北京公共建筑带来了可观的节能效益。主动节能和低碳发展的意识已经形成,越来越多的公共建筑业主开始寻求主动节能。
北京市公共建筑用电定额管理在考核约束的同时,正逐步向服务化转变。2013年以来,市住建委每年组织大型用电定额管理和节能运行培训班,向产权单位、物业公司和节能服务人员宣传定额管理政策公司,并聘请行业专家,邀请优秀建筑案例进行运维。团队分享建筑节能方面的经验和知识,累计培训2500余人次。随着主体节能降耗意识的提高,
去年以来,用电限额管理服务变得更加智能、更加“温暖”。2021年9月,市住建委官网正式上线问答智能机器人,实现24小时不间断服务,在各小区普及定额管理和节能运行政策知识。形式。同时,考虑疫情防控需要,对医院等疫情防控单位的用电量指标进行了调整。据统计,2021年,北京市公共建筑能耗定额管理咨询热线将接听3000余人次,
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北京市共有12751座公共建筑纳入用电定额管理范围,涉及建筑面积1.76亿平方米。实施用电定额管理后,2014年至2020年全市累计节约用电量约32.4亿千瓦时,节约电费约30亿元。
智能能耗定额管理
“以前,我都是拿着楼盘信息采集表去每栋楼找物业,找产权单位填写信息,有时需要好几个部门才能采集,而且要好几天才能完成。” “业主单位要盖章走流程。往往一座楼要走几趟也未必能成功。”一位信息采集员说。
以往,建筑信息的采集和修改,全靠人“走来走去”。近年来,市住建委通过科技赋能,对公共建筑能耗定额管理信息平台不断升级改造,平台智能化、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升级后的平台实现了全程在线服务,信息采集和变更均可在线完成,方便企业提交材料,减少沟通和时间成本。
去年以来,该平台进一步丰富了服务内容,逐步建立了公共建筑大用电数据库。目前,该平台已能够展示城市各类建筑的平均用电量,如写字楼、商场、酒店、文化建筑、医疗卫生建筑等,让企业了解用电量的差异。不同建筑物的电力消耗。此外建筑能耗管理,企业还可以在同类建筑中查看其所属建筑的用电水平排序,轻松掌握自有建筑的用电水平。
从用电定额到全程能源管理
北京市建筑能源消耗总量已占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的50%以上,超过工业和交通运输行业。数据显示,北京市不同功能公共建筑的用电量仅占其总能耗的45%至75%。实现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双控,需要从用电消费逐步扩大到电、气、热能源消费管理。2020年修订的《北京市公共建筑用电量定额管理暂行办法》中,增加了全额能耗定额作为判断公共建筑是否超标的依据。
近年来,市住建委开展了多项公共建筑能耗总量定额管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公共建筑能耗定额管理具备实施的基本条件,可在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先行实施,提出了实行全员能耗定额管理的市场化机制。本阶段已选取样本建筑进行能耗数据整理分析。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实施建筑用能全程能耗定额管理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大型公共建筑全能耗定额管理机制,推动建筑能耗由电力消耗管理向全能耗管理转变。综合节能的目的。
近年来,北京市公共建筑用电定额管理日趋精细化,有力促进了公共建筑节能绿色改造。提供数据支撑,有效提升北京市建筑节能管理能力。
文/记者 赵婷婷
“今年1-3月,我家每月的公共能源消耗高达93元管理能耗费,这种乱收费的现象在社区非常普遍。” 近日,一位家住鄞州区汇月湾花园二期的网友在宁波网友e电通中国公众号留言板发帖质疑:绿城物业对公共能源消费收取如此高的价格真的合理吗?
该网友还表示,在他所在小区的住宅楼里,没有空调、三恒系统等高耗能设备,只有电梯和普通照明。
事件在留言板上引发围观。网友们也在帖子中分享了自己较高的公共能源消费单,1-3月共计419元,月均最高达到139.7元。
鄞州区秋爱镇受理申请后公开回应:汇悦湾花园二期物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发现,2019年1-3月书面公示的公共能耗数据与上传至APP支付的数据不符后台,是工作人员在上传App支付后台时输入错误,于是相关业主逐户检查、更正。我们推广APP的初衷是把数据放到平台上,向业主公开和公示,接受大家的监督。由于个别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在此向业主表示深深的歉意,并将在下一步做好防范工作。
但“打字错误”的解释也遭到质疑。有网友在跟帖中上传了汇悦湾花园二期业主与绿城物业签订的部分合同协议截图。其中,小区电梯、空调、景观水系统被列为高耗能共用设施设备。采访中,绿城物业相关负责人还告知,小区内的门厅、楼道、出入口的照明,以及路灯、监控、泛光、消防等产生的电费。住宅区的保护和家用水泵也将共享。给主人。
绿城物业收集的这些物品是否符合规定?公共用能如何收费才合理?记者了解到,该市在《关于印发宁波市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中,对公共用能收费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通知》第二十条规定:一、电梯、增压泵、单独计量计量中央空调等公共高耗能设施运行消耗的能源,由业主合理分摊。使用设备,并应分配给业主。是在服务合同中规定的;2. 不单独计量的公共高耗能设施设备的能源消耗成本,以及其他公共公共能源消耗成本,列入物业服务费,不得与业主或物业使用人分担;3、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办公、生活的水电费、安保系统、绿化养护、花园水池、喷泉等水电费,应列入物业服务费,不得分摊。与业主或财产使用者;4.开展多项经营活动的水电费从经营收入中列支,不得向业主或物业使用人摊派。其他公用能源消耗费用列入物业服务费,不得与业主或物业使用人分担;3、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办公、生活的水电费、安保系统、绿化养护、花园水池、喷泉等水电费,应列入物业服务费,不得分摊。与业主或财产使用者;4.开展多项经营活动的水电费从经营收入中列支,不得向业主或物业使用人摊派。其他公用能源消耗费用列入物业服务费,不得与业主或物业使用人分担;3、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办公、生活的水电费、安保系统、绿化养护、花园水池、喷泉等水电费,应列入物业服务费,不得分摊。与业主或财产使用者;4.开展多项经营活动的水电费从经营收入中列支,不得向业主或物业使用人摊派。安保系统、绿化养护、花园水池、喷泉等水电费,应列入物业服务费,不得与业主或物业使用人分担;4.开展多项经营活动的水电费从经营收入中列支,不得向业主或物业使用人摊派。安保系统、绿化养护、花园水池、喷泉等水电费,应列入物业服务费,不得与业主或物业使用人分担;4.开展多项经营活动的水电费从经营收入中列支,不得向业主或物业使用人摊派。
据悉,绿城物业对公共能源消费收费标准进行了调整,业主多收的费用正在陆续退还。不过,截至目前,该物业尚未就公共能源消耗的应收款项作出具体表态。网友呼吁:此次征集涉及千家万户,相关部门应督促物业公开详情,让广大业主清楚了解。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