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日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开通”,“碳排放权”可以像商品一样进行交易。碳排放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强、综合性强的工作,需要掌握与碳排放相关的技术。因此,一个新的绿色职业“碳排放管家”应运而生。“碳排放管理员”职业定义为:从事企事业单位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统计核算、核查、交易、咨询等工作的人员。本职业包括6个工种:“民航碳排放管理员”、“碳排放监测员”、“碳排放计算器”、“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春林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云华
做好碳排放日常管理工作
“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航企能耗与碳排放管理,“碳排放量”如何核查、计算、交易?记者来到中国华电广东公司旗下广州大学城华电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华电大学城公司”)。厂区内有两套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利用天然气发电。公司碳排放管理员刘洋头戴安全帽,手握日报,将发电量、天然气消耗量、供热量等数据抄到电表上。“我每天都会对机组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这些数据也会汇总成月报和年报。” 刘洋介绍。做好统计分析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值班人员将现场单位数据录入系统,每天上报给刘洋汇总分析。
碳资产管理得当是企业的效益,管理不当则是企业的成本。因此,碳排放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作为碳排放管理员,他还需要计算碳排放量,这对于信息技术出身的刘洋来说并不难。碳是可以交易的,如果不够,需要通过采购来补充。为了做好这个岗位,刘洋不断研究学习碳排放新政策。
企业设立碳排放管理岗位,研究如何在减排和控制排放的同时进行碳资产管理。“如果能源消耗量同比或环比差异较大,需要向生产技术部门反映情况。” 刘洋说,要想办法控制综合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很有必要的。刘洋认为,“新职业的发布对碳排放管理员的职业素养有更高的要求,在进行碳资产管理时要学会准确分析问题和原因,关注市场行情。”
据悉,2013年12月,华电大学城完成广东省碳交易市场首笔交易,以61元/吨的价格出售2万吨配额,获利121.39万元。
碳排放管理岗位为企业降低排放成本
中国华电广东公司副总经理毕玉衡介绍,在生产技术部设立了碳排放管理岗位,主要负责国家和广东省碳排放相关政策研究、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等工作。管理机制,督促和指导区域内电厂进行排放统计,对区域内排放总量、排放强度等指标进行检查分析和管控,结合技改和排放,持续减少碳排放。管理和减少消耗。
同时,在市场部设立碳交易管理岗位,负责国家和广东省碳排放权、CCER、绿色证书、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等方面的相关政策研究,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机制、碳资产交易统筹等工作,实现碳资产保值增值,降低企业排放成本。基层单位设立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岗位,负责本企业碳排放量的统计、分析和交易。
“此外,我们区域公司和发电企业都建立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规范和明确了管理和决策流程,有利于为全员营造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 毕宇衡说道。
绿色低碳提拔碳排放管理人才
据了解,广东自2011年开始探索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碳交易市场于2013年底正式启动。截至2021年6月底,广东碳交易市场累计配额现货交易量为1.89亿吨,占全国各地区碳市场总量的38.46%。
“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提出后,机构和个人开户热情更高,碳交易更加活跃,日交易量超过10万吨。” 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培训业务负责人张晨介绍。近年来,广东不断创新碳金融产品和服务、绿色金融认证标准。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向绿色低碳转型,催生了碳排放管理员这一新兴职业。“广东碳交易市场开放较早,我们迫切需要普及碳交易知识,培养碳资产管理意识。” 张晨说道。2013年起,广州碳交易所为碳交易从业人员开设能力培训班,广州市已开设30多门课程。
“这几年来学习的学生逐渐增多,综合能源企业、造纸企业纷纷前来学习,每届学生人数从几十人增加到现在的几百人。” 张晨介绍道。碳排放涉及整个生产过程,包括燃料采购、生产过程以及废水和废物处理。
许多电力公司、水泥公司等都设有碳排放管理员职位。未来,只要是涉及碳排放的企业,都需要了解自己的排放量,规划减排目标。随着新职业的发布,将为行业培养更多专业人才,促进节能减排。
近日,国家标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发布公告。
批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GB 55015-2021,自2022年4月1日起实施。本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各项规定必须严格执行实施的。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中的有关强制性规定同时废止。
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中有关规定与本规范不一致的,以本规范为准。
规格要点
1.全文强制执行,必须严格执行
2. 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通用规范覆盖面广
涉及新建建筑、既有建筑、可再生能源系统、施工调试、验收及运营管理等。
3.建筑碳排放量计算作为强制要求
四、细化可再生能源利用要求
五、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水平进一步提高
《通用规范》增加了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的热工性能限值要求。与大部分地区现行节能标准不同,平均设计能耗水平在现行国家节能设计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分别降低30%和30%。20%。
1)严寒、寒冷地区住宅建筑平均节能率应达到75%;
2)其他气候带住宅建筑平均节能率为65%;
3)公共建筑平均节能率为72%。
6.增加温和地区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指标要求
与GB 51245-2017《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统一标准》相比,《通用规范》新增了温和A区带供暖和空调系统的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指标,扩大了工业标准适用范围,严格执行温和地区工业建筑。
7、暖通空调系统效率和照明要求的全面提升
意义及背景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的出台,是贯彻落实国家节能、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建筑碳排放,营造良好的建筑室内环境,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节能规范》贯彻落实改革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精神,对提升建筑品质、推动建筑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突出技术法规的性质,从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既有建筑节能、能源利用三方面明确了设计、施工、调试、验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强制性指标和基本要求。可再生能源。含量结构、元素组成、主要技术指标符合发达国家相关技术法规和标准pm管理工程占能耗多少,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适用范围
从总则可以看出,本规范的适用范围是“新建、扩建、改建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以及节能减排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节约既有建筑改造项目”,涉及新建建筑。、既有建筑、可再生能源系统、施工调试、验收及运行管理等。
碳强度
2.0.1: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平均设计能耗水平在2016年实施的节能设计标准基础上进一步降低30%和20%。其中,平均节能率严寒和寒冷地区住宅建筑平均节能率达到75%,其他气候带平均节能率达到65%;公共建筑平均节能率为72%。
可以预计,2022年4月1日实施后,建筑围护结构行业(门窗、保温材料行业)等建筑节能领域的行业将受益并迎来新一波增长。
2.0.3:碳排放强度有明确的强制性标准,平均减排量在(m2·a)以上。
过去,建筑相关碳排放标准更多的是推荐或建议,如-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2015《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及其2020年征求意见稿。碳排放强度的强制性要求。
2.0.5: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均应进行建筑节能设计。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施工方案和初步设计文件应当包括建筑能耗、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建筑碳排放的分析报告。
关键指标
此次出台的节能规范可以说是集大成者。随着其发布,受影响的原有标准规范达到20个。在具体参数方面,围护结构的限值与以往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基本一致,但也有也有不少指标提出了要求。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