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今年以来,渭南市经济增速稳步放缓,但高耗能行业增速持续加快。上半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增长0.3%,为全市节能降耗工作敲响了警钟。工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和能源消耗的主体。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9.61%,工业能源消耗占社会能源消耗总量的比重超过65%。本文分析了我市能源消费现状,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的特点,
能源消耗状况
去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各县市采取有力措施,完成节能降耗任务。受这些措施持续推进的影响,今年一季度全市节能降耗工作开局良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1%,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电量下降0.98%,规模上相当于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3.98%。衰退。不过,5月份能源消费大幅回升。截至6月底,全社会单位GDP能耗同比增长0.3%,用电量同比增长1.7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当量能耗下降7.25%,增速均高于1%。季度增长,特别是GDP能耗和用电量不降反升。进一步分析规模以上行业能耗情况表明,全市节能降耗形势严峻,完成年度任务的压力突出。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综合能源消费增速提高。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669.39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9.54%,比一季度提高2.58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综合能耗651.9万吨标准煤,占上述行业综合能耗的97.39%,能耗同比增长8.58%,比一季度提高1.92个百分点;轻工业综合能耗17.49万吨标准煤占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的2.61%,
2、以上行业万元产值能耗明显下降。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571.62亿元,同比增长42.15%。万元产值能耗1.17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22.97%,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2个百分点。
3、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三升三降。上半年,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企业94家,综合能耗624.98万吨标准煤,占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的93.37%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9.4%。其中,能源消耗同比增长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行业综合能源消耗179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64.61%;水泥行业综合能耗32.1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70.99%;焦化行业综合能耗45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0.18%。同比下降为:化工行业综合能耗62.86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7.46%;电力行业综合能耗293.12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1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行业综合能耗为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23%,为12.89%。电力行业综合能耗293.12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1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行业综合能耗为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23%,为12.89%。电力行业综合能耗293.12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1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行业综合能耗为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23%,为12.89%。
四是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显着提高。目前,全市能源消费仍以煤炭为主,但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明显提升。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耗量1265.1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0.56%,占各类能源消耗总量的89.83%。比重比上年同期下降1.43个百分点;用电量61.1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3.43%,占各品种能源消耗总量的4.34%,比上年同期提高0.04个百分点。各类气体消费总量45.17万吨标准煤,是上年同期的2.17倍,占能源消费总量的3.21%,同比提高1.55个百分点,其中天然气消费量为5.61万吨标准煤,与上年同期持平。14倍以上,消费显着增长,占能源消费总量的0.4%,同比提高0.36个百分点;热耗19.5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4.7%,占各品种能耗总量的1.39%,同比提高0.38个百分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3.21%,同比提高1.55个百分点,其中天然气消费量为5.61万吨标准煤,与上年同期持平。14倍以上,消费显着增长,占能源消费总量的0.4%,同比提高0.36个百分点;热耗19.5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4.7%,占各品种能耗总量的1.39%,同比提高0.38个百分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3.21%,同比提高1.55个百分点,其中天然气消费量为5.61万吨标准煤,与上年同期持平。14倍以上,消费显着增长,占能源消费总量的0.4%,同比提高0.36个百分点;热耗19.5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4.7%,占各品种能耗总量的1.39%,同比提高0.38个百分点。消费明显增加,占能源消费总量的0.4%,同比提高0.36个百分点;热耗19.5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4.7%,占各品种能耗总量的1.39%,同比提高0.38个百分点。消费明显增加,占能源消费总量的0.4%,同比提高0.36个百分点;热耗19.5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4.7%,占各品种能耗总量的1.39%,同比提高0.38个百分点。
五是能源加工转化效率不断提高。17.79%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事能源加工转化活动。加工转化活动范围从原来的煤制煤(焦炭)和煤制电(含热)的转化方式扩大到目前的煤制(含热)转化方式。洗精煤)—碳(焦炭)(焦炉煤气)(回收转炉煤气、高炉煤气、余热)、煤(回收热)—电(含热)多种转换方式。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能源加工转化活动累计投入标准煤1029.18万吨,能源加工转化产量7项。27.36亿吨标准煤。能源加工转化效率为70.67%,比上年同期提高8.71个百分点。与一季度相比,提高2.54个百分点,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
这儿存在一个问题
从全市能源消费现状看,我市能源消费问题较多,主要集中在规模以上行业。上半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5.52%,能源消耗占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的66%以上。规模以上产业是全社会节能降耗的关键。高度重视。目前,能源消耗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重点耗能企业综合能耗上升,产值能耗过高。全市年消耗万吨标准煤的工业企业的产值和能耗比例极不平衡。上半年,其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70.68%,综合能耗占96.19%。从能源消费的变化来看,能源消费大幅回升。
上半年,全市59家重点耗能工业企业综合能耗642.64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8.36%,比一季度提高1.17个百分点。季度,比1-4月份提高3.36个百分点,比1-5月份提高3.36个百分点。增长1.38个百分点,增速回升。当月能源消费方面,5月份综合能源消费108.13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5.19%,环比增长13.74%;6月份综合能耗110.78万吨标准煤,同比增加。15.53%,环比增长2.46%。
上半年,综合能耗在万吨标准煤以上的生产企业有41家,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1.66吨标准煤/万元,较高比所有规模以上企业平均水平高0.49吨标准煤/万元;综合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生产企业56家。万元产值综合能耗1.56吨标煤/万元,高于规模以上企业0.38吨标煤/万元的平均水平。
上述分析表明,重点耗能企业能源消费总量上升和万元产值能耗高企是推动全市能源消费上升的主要因素。
2、高耗能行业产值低、能耗高。上半年,化工原料及化工产品制造、非金属矿产品工业、电力和热力生产与供应三大行业总产值合计119.97亿元,仅占全国的20.9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但能耗占总产值比重达到57.98%,高于总产值比重36.99个百分点,提高了所有规模以上工业的能源消耗水平。上半年,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制造业产值单耗为1.74吨标准煤/万元,为0。高于工业产值57吨标准煤/万元。1万元,比工业产值单耗高0.62吨标准煤/万元;电力和热力生产与供应业产值单耗为4.45吨标准煤/万元,比工业产值单耗/万元高3.28吨标准煤。高产值单耗是这些行业能耗增加的主要原因。45吨标准煤/万元,比工业产值单耗/万元高3.28吨标准煤。高产值单耗是这些行业能耗增加的主要原因。45吨标准煤/万元,比工业产值单耗/万元高3.28吨标准煤。高产值单耗是这些行业能耗增加的主要原因。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非金属矿产品工业这两个高耗能行业,产量增长加快,这也是能源消耗增加的另一个原因。上半年,指定行业生铁、粗钢、钢材等高耗能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70.78%、58.34%、32.84%。增速分别比一季度提高25.53、13.8和10.79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轧制加工业综合能耗179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64.61%,比一季度增速提高7.34个百分点,拉动工业能源消费增长11.5个百分点,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近2个百分点。百分点。主要是新建生铁高炉投产,生铁、粗钢、钢产量同比分别增长71%、50%和34%,综合能耗增长63.86% ,带动全市能源消费增长11.32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定点行业水泥熟料和水泥产量同比分别增长77.78%和37.31%,增速分别高于一季度23.11和18.43个百分点;本行业非金属矿产品行业综合能耗32.1万吨。煤炭同比增长70.99%,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0.95个百分点,拉动工业能源消耗规模上增加2.18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水泥行业采取关小节能措施,新的大容量设备投产,同时输出能耗增加。可见,高耗能行业对全市工业能耗整体水平影响较大。带动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增长2.18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水泥行业采取关小节能措施,新的大容量设备投产,同时输出能耗增加。可见,高耗能行业对全市工业能耗整体水平影响较大。带动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增长2.18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水泥行业采取关小节能措施,新的大容量设备投产,同时输出能耗增加。可见,高耗能行业对全市工业能耗整体水平影响较大。
3、轻工业能耗大幅增加,发展加快。上半年,轻工业能源消耗17.49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63.42%,比上年同期提高35.22个百分点,同比增长38.03较一季度增速高出几个百分点。重工业能耗651.9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8.58%,比上年同期回落9.29个百分点,增速比上年加快1.92个百分点第一季度的利率。轻工业能源消费同比增速高于工业54.84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属于今年新增的重点耗能企业,与上年同期不可比。上半年,能源消耗增加5.51万吨标准煤,拉动全市轻工业能源消耗增加90.13个百分点。增长率较高,分别为57.57%和28.03%。轻工业能源消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增长的贡献率虽然只有1.12个百分点,但其快速增长却不容忽视。带动全市轻工业能源消费增长90.13个百分点。增长率较高,分别为57.57%和28.03%。轻工业能源消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增长的贡献率虽然只有1.12个百分点,但其快速增长却不容忽视。带动全市轻工业能源消费增长90.13个百分点。增长率较高,分别为57.57%和28.03%。轻工业能源消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增长的贡献率虽然只有1.12个百分点,但其快速增长却不容忽视。
4、用电量全面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4.64%,其中:三产业合计用电量1万千瓦时,年同比增长13.54%(第一产业用电量7014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0.07%)。%; 第二产业用电量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4.91%;第三产业用电量4517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8.13%);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7007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2.69%(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25379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0.30%;农村居民生活用电量4469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8.75%)。全社会用电量的快速上升,对全市节能降耗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工业用电量和功率输出是计算当量综合能耗的两个重要指标。上半年,受动力煤价格飞涨影响,我市作为电力输出区,工业火电投资95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29%;发电量6万千瓦时,同比下降3.93%;在电力输入输出同步下降的情况下陕西能耗管理,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2.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6.01%,导致2018年同比增长22.8%全市等效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长幅度较大。规模以上工业当量综合能耗是计算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该指标的大幅提升也是GDP能耗下降的重要原因。
上述分析表明,用电量整体较快增长是影响全市节能降耗工作的重要因素。
5、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动力强劲。上半年,全市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6家,同期数量为零,综合能耗11.99万吨标准煤,拉动全市综合能耗增长1.9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其中:上半年非金属矿产品行业新增能源消耗6.3万吨标准煤,拉动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增长1.03个百分点;工业产值单耗为3.15吨标准煤/万元。在轻工业,上半年电力机械及装备制造业新增能耗5.51万吨标准煤,拉动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增长0.9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单耗为0.11吨标准煤/万元。虽然这两个规模以上新建工业同时增加了工业产值,但其单位产值能耗却高于所有行业的平均值,拉动了工业能耗。可见,必须对新建工业企业进行能耗评估,防止新建高耗能企业提高工业能耗水平。
6、县城综合能源消费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上半年,12个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同比下降5升和7升。其中,高新区、华阴市、潼关县、合阳县和滑县分别下降27.8%、26.09%、11.41%、5.88%和4.9%。大理县、富平县、城城县、韩城县、白水县、蒲城县和临渭区分别增长59.75%、54.6%、34.47%、20.67%、16.35%、2.74%和1.38%。能源消费增速驱动点分别为0.16、2.03、1.08、10.05、0.19、0.59、0.02个百分点。其中,韩城是能源消费的最大推动力。以县(市、区)特别是耗能大县(市、区)为重点的节能降耗,是全市节能降耗工作的重点。
节能建议
针对上半年我市能源消费存在的各种问题,下半年节能降耗形势十分严峻,更加需要加倍努力完成年度节能降耗目标。未来,我们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节能降耗,建立长效机制。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地方政府对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有着强烈的愿望。“两高”企业监管有所松动甚至放开。去年停工的一些高耗能项目今年上半年重新启动。. 面对上半年GDP能耗上升的严峻形势,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去年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实现节能降耗和经济稳定发展的目标。双赢”。
二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半年,全市第三产业结构比重为10.46:53.3:36.24,第二产业比重过高。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比45.52%,规模以上工业为能源消耗主体。结构已成为经济发展和节能降耗的瓶颈。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持续淘汰落后产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特别是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对现有装备进行技术改造,下决心淘汰落后的产能、技术、工艺和能耗高的装备。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减少中间损耗和浪费,实现能源循环经济利用,不断增强经济实力,逐步降低综合能源消费水平。
3.加强对节能降耗工作的监督管理。一要抓住重点用能单位,以59家年能耗总量超过万吨标准煤的企业为重点,制定节能降耗计划,严格组织实施,加强监测,落实跟踪监督,确保预期用能指标的实现。二要抓住重点耗能行业,制定化工、建材、冶金、电力等高耗能行业专项管理办法,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三要抓住重点耗能产品,参照国内先进水平制定单耗配额标准,对不达标的,限期整改。四要防止第三产业能源消费和城乡居民生活用能过快增长,加大节能宣传力度,推动全民参与节能降耗。
四是大力调整能源消费品种结构。目前,我市城乡居民和工业能源消耗主要以电力和原煤为主。针对这种情况,应加快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努力实现能源消费结构的多元化。一是大力推广高效节能产品,二是加快农村节能工程建设,三是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工作。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十二五”时期是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作为调结构、扩内需、促发展的重要抓手,必须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有力的举措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只有打好这场攻坚战,才能从根本上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快速增长,实现全市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节能监测管理暂行规定
下一篇:“碳管家”小心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