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核心技术能创造多少财富?
陕西膜分离技术研究所王磊教授用事实给出了答案。
凭借“盐湖提锂”核心专利技术,团队孵化的公司仅用5年时间实现市值指数级增长:2017年成立时注册资本仅为20万元,目前市场估值将达到30亿元,预计今年年底达到80亿元。
“今年年底,我们将冲刺独角兽公司!”王磊信心满满。
陕西也有很多像王磊这样的大学教授,他们用自己的知识为社会创造了很多财富。这是陕西科教资源挖掘利用,创新创业创造力释放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稳步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科技创新力量不断增强,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对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突出。
创新
正在成为引领陕西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与力量
6月30日,中国能耗和成本最低的煤化工二氧化碳捕集项目——延长石油有限公司年捕集30万吨二氧化碳项目在榆林建成投产同日,集团全球最大的煤制乙醇项目——玉神50万吨/年煤制乙醇项目建成投产。
依托科技创新,陕西传统优势产业走上了转型升级的低碳循环。这源于陕西始终坚持的理念:抓创新就是抓发展,求创新就是谋未来。
2012年,党的十八大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重大部署。一张因地制宜、层层推进的创新蓝图,正在三秦这片土地上慢慢铺开——
2013年,陕西成为继苏皖之后全国第三个创新型试点省建设省,并开展多项改革探索,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融合。
2016年,陕西制定了《陕西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将陕西建设成为创新体系健全、创新机制高效、创新创业活跃的西部创新高地。领先的创新能力。
2020年,陕西省制定《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紧紧围绕各类创新主体和广大科研人员反映最强烈、最紧迫的堵点和难点亟待解决,推出9项共制定38项政策,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对现代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2021年,为充分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和潜力,陕西创新提出以全省之力打造秦创园创新驱动平台,打造立体联动“孵化器” ,成就转化的“加速器”,两链融合的“推动者”。
创新是千帆,发展是破浪。
十年来,陕西科技创新实现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突破到系统能力提升——
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为载人航天、探月、火星探测、北斗组网等国家重大工程提供了重要支撑,在层出不穷的“国重兵器”上烙下了鲜明的“陕西印记”。
大量原创成果问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每日工程”团队研发的全球首个全链路全系统空间太阳能电站地面验证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宝钛集团自主设计研发的4500米深海潜水器钛合金载人球舱,实现了我国深海潜水器关键部件的国产化。
在医药卫生、资源综合利用、公共安全、文化旅游、环境治理、生态保护、防灾减灾等领域,一大批科技成果也不断涌现变成现实。
▲亚洲最大的石油钢管生产线。
改革势头强劲
7月13日,陕西省高校“三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集中路演在西咸新区启动。未来两个月,秦创园路演平台将展示来自46所高校的439个优质项目。
为充分释放科技资源潜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陕西在全国率先开展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三改”与高校,打破科研人员“不敢转”、“不愿转”、“没钱转”。尴尬。
截至目前,全省52所高校全面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三改”试点。以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贡献参与职称评审。
小智慧治事,大智慧治制度。
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不仅要争夺谁拥有更多的创新资源、谁拥有更好的创新平台,还要争夺谁拥有更好的创新生态系统和更完善的体制机制。针对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陕西的做法是:改革。
扫除障碍、涉水深水、开辟新路、攻坚克难、见实效,陕西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项突破、持续纵深推进。
确立方向——针对科研评价难点陕西能耗管理,陕西探索科研评价“换尺”。陕西不断深化“三个评价”改革,开展清理“四个独特”专项行动,完善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机制,建立以质量、贡献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和科技创新的表现。同时,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建立科研领域“红黑名单”,营造诚实守信的科研环境。
打破束缚——扩大科研单位在科研经费使用上的自主权,让“酱油钱也能买到醋”。陕西在重大科技项目试点“里程碑”管理制度,在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实施“经费承包制”,开展“目标承包与合同管理”领军专家项目试点,使科学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控制人力、财力和物质资源和技术。路线决定。
再激励——陕西建立科技奖励制度,通过优化奖励结构、调整奖励对象、转变评价机制、实施实行提名制度,强化科技奖励荣誉。融合。
科技创新的“火车”跑得更快,需要资金支持。一系列精准科技金融政策频频落地: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发展风险补偿、融资担保……催生了一大批科技成果生根发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每日工程”团队研发的全球首个全链路全系统空间太阳能电站地面验证系统。
发展增添活力
得益于以企业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政策支持,近年来,完成了国家重大专项、陕西省重点研发项目等多项省部级科技项目。在这些科技项目的带动下,公司研发投入超过3500万元。
创新投入效果明显:2021年公司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占比70%以上,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2%,利润同比增长52倍- 同比。
从、到,是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2021年全省高新技术中小企业11189家,增长38.7%,居全国第10位;高新技术企业8397家,增长35.5%,新增数量连续两年超过全国增速近17个百分点。科技对陕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11年的52.07%提高到2021年的59.5%。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优势科技资源和创新服务开发。企业聚集,努力推动全省科技型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今年4月,省政府印发《陕西省科技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提出科技企业发展倍增计划,对科技实施梯度培育和精准施策企业。
陕西着力建设秦创源创新驱动平台,聚智慧、谋发展、创未来,努力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型龙头企业的发展态势。
今年上半年,全省技术合同登记26167件,成交12.57.79亿元,同比增长43%以上; 10000多家中小科技企业入库;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766家。
▲西安比亚迪乘用车二期焊接厂总装线。
创新,澎湃三秦。
发展,澎湃动力。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