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前段时间,国家发改委在例行发布会上很少直接点名9个省份: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9个地区上下!此外,还有10个省份的能源强度降低率未达到进度要求。
这意味着半数以上省份未能实现上半年“双控”目标。
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一直是我国解决资源趋紧约束、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举措。尤其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清洁生产的有效途径。 “十一五”以来,首次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进行考核,15年来我国能源消费强度大幅降低。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整个“十四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目标是13.5%,其中今年的单位GDP能耗降低目标是3%。关于。
发改委“急”是有道理的:上半年半数省份能源消费控制进度未达预期,其中9个省份不降反升——这将影响全省能源消费全年乃至整个“十四五”期间。实现消费“双控”目标。
不懂就问,什么是能耗“双控”?我国目前的水平是多少?
能源消费强度(“单位GDP能耗”)和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上限”)相结合的能源消费“双控”目标,已成为我国能源转型和低碳发展的目标。过去15年的重要接力棒。
40年来,我国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4%以上,累计下降近84%。节能降耗效果显着,能源利用效率快速提高。特别是“十一五”计划首次提出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以来,我国连续15年推动降低能源消耗强度,累计降能源消耗强度已超过30%。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也不断增加。对比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增速和GDP增速可以看出,大部分年份能源消费增速低于GDP增速。因此,我国能源消费强度仍处于下降趋势。
我国能源强度下降主要受两个因素驱动:
1、经济结构转型 经济结构转型主要体现在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中国专题报道》中提到,中国服务业单位增量能耗比工业低13倍。
2、能效管理改进 能效管理改进,尤其是高耗能行业的能耗降低。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每年都会公布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军人物名单,以鼓励各行各业特别是重点钢铁、石化等领域,加强节能和能耗管理。 2020年“领跑者”榜单包括65家企业,均为行业能耗最低的企业。
但是,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还是比较高的。对比2017年各国能源强度,我国与世界平均水平仍有差距。如果采用汇率法,我国能源强度1.是世界平均水平的8倍。如果采用购买力平价法,我国的能源强度也是1.世界平均水平和美国的3倍,1.欧盟和日本的7倍。
从美国的经验来看,随着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和主要行业能耗的下降,单位GDP能耗也呈现长期下降趋势,近几年的年均下降速度并没有放缓。
比较各国终端能源部门的构成,中国的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工业上。工业能耗虽然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因此,我国能源强度仍有下降空间。在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能效管理优化的推动下,单位GDP能耗强度持续下降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回到开头,为什么被命名的省份没有完成“作业”?
从《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源消费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可以看出,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9个地区能源消耗强度有所下降 进度目标为一级预警;在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面,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云南、江苏、湖北8个地区为一级预警。上半年,能源消费强度较低、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不达标的省份比一季度增加2个。其中,浙江省半年双控目标完成进度明显,预警由“双一级”调整为“双二级”。其他省份没有好转,部分省份恶化了。
图片来自:国家发改委官网
上半年,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较多。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去年低基数的基础上,今年经济复苏相对较好,能源电力需求有所回升。普遍增加,这可能会带来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能源消费强度。起来。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江苏全社会用电量达到338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6%和20.@分别在2019年和2020年同期>3%。
对于经济总量排名较低的省份,推出“两高”项目较为普遍。有分析指出,为了恢复疫情后的经济,缺乏高技术增长点的地区,扩大和发展“两高”产业产能的冲动比较大。
今年,中央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向广西壮族自治区通报了巡视情况,指出,在“十三五”碳排放强度控制目标中,能源消费比重在六大高耗能行业煤炭消费比重持续提升的情况下,广西“十四五”启动“两高”项目的动力依然强烈。水泥熟料等高耗能行业产能持续扩大,12个在建项目产能达到1734万吨,是“十三五”增幅的9倍2. ”。
云南也有类似的情况。不久前,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云南省汇报了督查情况,指出“两高”行业产能控制不足,国家有关部委警告称,能耗双重控制任务未能有效完成。
林伯强说,“云南、广西等省水电资源丰富,‘两高’产业往往从经济发达省份转移。为了经济增长,地方政府甚至可以考虑“两高”项目给予优惠和扶持政策,导致能源消耗强度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在6月全面禁止虚拟货币挖矿之前,青海、新疆、云南、广西、内蒙古、四川等电力资源大省承载了全球近一半的虚拟货币挖矿产能,而且能源消耗巨大。
“双重控制”能耗有多难?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人均能源资源相对较低。据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初步研究预计,为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3.5%”的目标,“十四五”期间计划”期间,我国将使用年均能耗2%左右。消费增长支撑GDP增长5%左右,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消费的依赖程度进一步降低。
据初步测算,“十四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每降低1%,每年可降低能耗0.5亿吨标准煤年,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亿多吨。
目前,第二产业和高耗能产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还是比较高的。 “降低单位GDP能耗的目标,将促进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济师单保国分析,这一目标将带动传统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高耗能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也有利于提高高技术制造、装备制造等低耗能产业的比重。
以碳达峰和碳中和为目标,能源消费“双控”目标将继续成为“十四五”期间中国低碳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到2020年底,许多省份将面临达标困难和“停电”的局面,这也使得双控目标的设计和效用迫切需要更多的关注。
“能源系统的质量首先取决于能源效率。”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向晚早些时候告诉记者。他指出,能源消费“双控”启动以来,中国能源消费强度持续下降,但与此同时,中国单位GDP能耗仍是世界的5倍1.平均。如果能进一步降到1.0,每年至少可以减少10亿吨标准煤消耗。
能源基金会CEO、中国区总裁邹骥指出,目前中国碳排放正进入峰前高原,能源强度目标在这个阶段可以发挥很大作用。 “目前,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80%以上,碳排放量巨大。因此,能源总量和能源强度的控制仍与温室气体和二氧化碳的控制挂钩。 ,并且两者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
不过,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能源消耗的“双控”并不是简单的“停止”,也不是对化石能源项目的盲目拒绝。
“化石能源富集区希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当地能源资源的开发和高效利用。这个想法是合理的。但问题在于如何转型,而不是以简单粗放的方式,让低端行业占据过多的能耗指标。”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李志坚举例说,近年来,焦化、合成氨、烧碱、电石等传统高耗能产业在内蒙古大量开工,部分产能不是国家鼓励的清洁高效利用。由于节能减排的压力,东部地区部分产品甚至被关停淘汰。从表面上看,这些项目对地方经济有贡献,但如果只是简单地复制和转移,从国家布局的角度来看,并不能真正提高发展质量。不仅会浪费当地的能源消耗指标,还会留下大量排放。 “所以,能源消费的双重调控不是一味停止高耗能项目的发展,而是尽可能向高端方向集中产业要素,实施高质量发展,在新常态下创造更多价值。 “能源资源消耗相同的条件。这需要地方政府。要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思路,双管齐下不是一个节能部门的事情。”
邹骥提到,目前占中国碳排放量20%左右的内蒙古、新疆、甘肃等能源大省的碳排放量仍在增长。他认为,这些省份仍需逐步实现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严格控制能源强度,这将倒逼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路径创新。能源强度也有所下降,这也标志着当地经济的现代化。”
接下来我应该去哪里?
“我国行业先进节能技术平均渗透率低于30%,亚临界机组较多,投资技术改造可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中国能源研究会学术顾问周达说。
单保国介绍,据初步测算,未来随着技术节能、结构节能、管理节能的不断推进,203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有望下降约与2020年相比提高30%。尽管潜力巨大,但也需要看到,到2025年“单位GDP能耗降低13.5%”的目标仍然面临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分析,首先,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居民生活、交通等领域能源消费持续增加,能源消费将保持刚性增长态势;二是节能潜力挖掘难度加大。规模大、成本低、见效快的节能技术和项目得到广泛应用和实施。一些最新技术投资大,应用少,企业节能潜力缩小。此外,我国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较高,高耗能产业比重较高。此外,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煤炭终端利用效率较低,能源利用方式较为广泛。
在降低单位GDP能耗的过程中,毫无疑问,我们必须着力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非化石能源发展。 “十四五”规划纲要还提出“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提高到20%左右”。
在单保国看来能耗管理图片,这是一个从增量替换到存量替换的长期过程。化石能源不太可能立即退出。要科学合理利用好化石能源,实现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的平衡。两者的有序衔接,“要协调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坚守能源安全底线,能源供给不能出现大的缺口;还要协调好存量和增量的关系,不能‘急刹车’、‘急转弯’,增量上要满足技术路线需要,存量上要加大清洁低碳改造利用。”
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是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其中工业领域能源消耗占全社会能源消耗的60%左右。为确保如期完成“十四五”目标,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重点工作之一是推进重点行业节能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标准,并鼓励清洁和高效的能源使用。
同时,要提高终端能源的电气化水平。 “电能终端利用效率是所有能源中最高的,可达90%以上。在终端能源消费环节推进电能替代化石能源,有利于降低单位GDP能耗。”单保国介绍,相关研究表明,1990—2020年,我国终端电气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将降低约2.8%。
目前,我国电气化进程总体处于中中期阶段,2020年电力将占最终能源消耗的27%。据单保国分析,在清洁低碳背景下能源转型,我国电气化水平将加快。预计到2030年,我国电气化水平将达到38%左右。
实现降低单位GDP能耗的目标,也离不开能源消费“双控”制度的加强和完善。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将加强产业布局与能源消费双控政策相结合,地方实行能源预算管理,严格节能审查。 ,坚决遏制盲目发展“两高”项目,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能源需求。
据悉,国家发改委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碳达峰和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和强化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制定出台三年工作计划,坚决遏制盲目发展“两高”项目,坚决拿下“两高”项目不符合要求。
同时,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中央预算内投资23亿元,支持重点行业节能减碳改造、优化园区能源利用、创新和节能减排。减碳技术示范、城乡建设低碳转型、资源再生减碳、海水淡化等重点工程建设,有助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中国经济报道中国发展网刘丹阳综合报道)
如无特别说明,文中图片均来自《2020年全球及中国能源结构与能源强度现状分析与预测》报告
参考资料:
《2020年全球及中国能源结构及能源强度状况分析与预测》,2020.8,绿色产业洞察
《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专家:加快建设节能型社会》,2021.8,国际能源网
《商品期货影响点评:双控政策压力骤增》,2021.8,东方证券衍生品研究所《多地屡次超标,大规模“双控”漏洞在能源消费出现,202 1.1,中国能源报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3.5%,加快形成节能型社会》,2021.8,人民日报
能源“双控”目标能否继续带动“十四五”低碳转型? ", 2021.3,
《国家发改委再次强调遏制盲目发展“两高”项目,上半年9省能源消费强度不降反升》,202< @1.8,21世纪经济报道
《多地陷入能源消费总量超标困境》,2021.11,中国能源报
《2020年全球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4.5%》,2021.7,中国煤炭报
《能源消费双重调控一刻也不能放松》,2021.8,中国经济网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