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这座示范建筑使建筑能效接近零能耗
技术支持碳中和
“气温28°C,风力2级,PM2.5……”炎热的夏天,我走进北京北三环边缘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一座屏幕左上角棕色建筑,实时发布其气象数据采集系统的最新信息。
这是我国第一座近零能耗办公楼,由我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完成,代表了我国国家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 2016年荣获21世纪绿色建筑奖; 2017年荣获中国 2018年被国家发改委授予中国“双十佳”最佳节能实践项目。不仅如此,记者了解到,它的建成对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方向具有特殊的意义。
帮助推出全球首个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世界面临的最严峻的环境和发展挑战,建筑是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最重要领域之一。
国际建筑节能技术进步很快,从节能建筑发展到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然而,10年前,我国近零能耗建筑仍处于无试点示范、无科研项目、无技术规则、无行业组织、无产业目标的状态。
“为引领建筑节能工作向更高标准迈进,自2013年1月起,以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建筑节能合作项目的科研成果为基础,30多位专家中美两国共同研究、设计、建设的‘CABR近零能耗示范楼’于2014年7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世聪说。
推门进入这座4层的示范楼,尽管外面天气闷热,但在室内却感觉通风凉爽舒适。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专业总工程师徐伟说:“最初的设计思路体现在:一是建筑与环境的整体协调;二是节约成本;三是以效果为导向,整合应用各种绿色节能技术。”
据介绍,该示范楼已投入使用多年,供暖、空调和照明的实际能耗仅为北京普通写字楼平均能耗的20%。示范楼建筑面积4025平方米,单位面积总造价约5000元/平方米。与同等需求和水平的建设相比建筑能耗精细化管理,增量比例控制在20%以内,增量成本回收期控制在10年以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示范建筑的经验,委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了国家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并于2019年发布实施。国家标准的制定对推动全国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支撑作用。 “该标准也是世界上零能耗建筑领域第一个以国家标准形式发布的技术文件。”徐伟强调。
综合展示世界领先的建筑节能环保控制技术
这座示范楼“冬季不使用传统能源供暖,夏季制冷能耗降低50%,建筑照明能耗降低75%”,这是如何实现的?
“面对我国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的核心问题,秉承‘被动优先、主动优化、经济实用’的原则,该建筑作为国家级近零能耗示范工程,整合展示28项世界领先的建筑节能与环境控制技术,力争打造中国建筑节能技术未来发展的标志性项目。”徐伟说。
据介绍,近零能耗示范楼采用超薄真空绝热板作为围护结构的高性能保温材料,传热系数仅为常规保温的六分之一材料;电铝包木窗配备中央电动百叶遮阳系统,整窗传热系统比75%节能标准提高50%;通过建筑物周围的地源热泵系统和安装在屋顶的太阳能空调等可再生能源系统,为建筑物提供能源。加热和冷却。
“根据多年运维数据,在夏季降温季节,地源热泵系统和太阳能空调系统的贡献率分别为80%和20%;冬季,地源热泵和太阳能集热系统的贡献率分别为70%和30%。示范楼照明系统采用多种高效节能灯,实现个性化照明和智能照明。与北京同类项目相比,该项目每平方米可节电78度电,年减排二氧化碳225吨,将有助于城市减少碳排放,改善人居环境。”负责示范楼运行调整优化的李淮研究员说。
徐伟指出:“超低、近零能耗建筑将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由‘路径约束’向‘效果约束’转变。作为超低、近零能耗建筑逐步从试点示范走向规模推广,我国建筑业碳排放增速将快速放缓,为2030年建筑业碳排放达峰提供有力支撑。”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