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新任务来了!国务院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时间:2022-06-02   

新任务来了!国务院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新任务来了!国务院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规划》明确,到2025年,全国单位GDP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6%,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新车水平。占总销售额的20%左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40%,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6%以上,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20%左右。 “十四五”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煤炭消费量分别下降约10%和5%。具体内容如下:

“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立和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制定本方案。完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一、一般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高质量发展,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以下能源消费双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体系,组织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政策机制,促进节能减排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实现节能减排减碳减排协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确保“十四五”工作顺利完成规划”节能减排目标,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国单位GDP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能源消费总量下降13.5%。在合理控制下,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8%、8%、10%以上和10%以上。 能源政策机制节能减排水平提高,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成效显着。

三、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

(一)重点行业绿色升级工程。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等行业重点推进节能改造和污染物深度治理。推进节能减排采用高效精馏系统、高温高压干淬、富氧冶炼等技术,鼓励高炉-转炉长流程炼钢向电炉短流程炼钢转变。水泥、焦化行业和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完成5.3亿吨钢铁产能超低排放改造,重点区域燃煤锅炉大气污染防治全面实现超低排放 加强行业工艺创新,实施涂料、化工等产业集群分类管理医疗行业,开展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工业废水资源化改造。推动新型基础设施能效提升,加快绿色数据中心建设。 “十四五”期间,上述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规模将下降13.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将下降减少 16%。到2025年,通过实施节能减碳行动,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重点行业的产能和数据中心占比达到能效基准水平超过30%。

(二)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引导工业企业集聚园区,促进工业园区能源系统整体优化和污染综合治理,鼓励工业企业和园区以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为重点,推进供热、供电、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公共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开展系统性提升进水浓度异常污水处理厂管网,加强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集中贮存处置,推进挥发性有机物、电镀废水、特征污染物集中处理等“绿岛”工程建设. 到2025年,一批节能环保示范将建造离子公园。

(三)城市绿色节能改造工程。全面推进城市绿色规划、绿色建设、绿色运营管理,推进低碳城市、韧性城市、海绵城市、“无废城市”建设全面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加快发展超低能耗建筑,积极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北方地区因地制宜推进清洁供暖加快工业余热、可再生能源等在城市供热中的规模化应用,实施绿色高效制冷行动,重点建设中央空调、数据中心、商业产业园、冷链物流等,更新升级制冷技术设备,优化负荷供需匹配,大幅提升制冷机能效制冷系统。实施公共供水管网渗漏治理工程。到2025年,城市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城市清洁供暖比重和绿色高效制冷产品市场占有率显着提高。

(四)交通物流节能减排项目。推进绿色铁路、绿色公路、绿色港口、绿色航道、绿色机场建设,有序推进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替代、加油(气)、加氢、港口和机场岸电。提高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共交通、租赁、物流、环卫保洁等车辆中的使用比例。加快大宗货物和中型运输。以“路转铁”“路转水”为主,大力发展铁水、公铁、公水等多式联运,全面执行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和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国Ⅳ排放标准,基本淘汰国Ⅲ及以下排放标准的车辆。他更换重型柴油卡车。落实汽车尾气检测维修制度,加强汽车尾气召回管理。加强船舶清洁能源电力推广应用,推进船舶岸电接收设施改造。提升铁路电气化水平,推广低能耗运输装备,推动实施我国首个铁路内燃机车国家排放标准。大力发展智能交通能耗管理制度,积极利用大数据优化交通组织方式。加快绿色仓储建设,鼓励绿色物流园区建设。加快标准化物流周转箱的推广应用。全面推广绿色快递包装,引导电子商务企业和邮政快递企业购买和使用获得绿色认证的快递包装产品。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新车总销量的比重将达到20%左右,铁路、水路货运占比进一步提升。

(五)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程。加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的应用,有序推进农村清洁供暖. 推广应用农业电动汽车、节能环保农业机械和渔船,发展节能农业大棚,推进农用房节能改造和绿色农房建设,加强农业非农防治——点源污染,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化增效、秸秆综合利用,加快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进一步推进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促进资源化利用全县畜禽粪污整治改善生活农村环境,提高农村污水垃圾处理能力,基本消除农村大面积黑臭水体。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40%,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6%以上,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3%以上,综合利用率畜禽粪便利用率将达到80%以上。防控覆盖率和统一防控覆盖率分别达到55%和45%,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规模化养殖场氨气排放总量减少5%。

(六)公共事业单位能效提升工程。加快公共事业单位既有建筑围护结构、采暖、制冷、照明等设施设备的节能改造,鼓励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能源成本托管等 带头淘汰老旧车辆,带头购买和使用节能和新能源 车辆、新建和现有停车场应配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或预留充电设施安装条件. 实施能源消费定额管理,全面开展节能机构创建工作。到2025年,创建2000个节能事业单位示范单位,选拔200名事业单位能效带头人。

(七)区域污染物减排重点项目。继续推进秋冬季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加大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和污染防治力度。治理:聚焦重点大气污染防治区、珠三角、成渝地区,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治理。长江流域整治、固化 推进工业、农业面源、船舶、尾矿库等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和污染治理工程,到2025年,长江流域整体水质保持优良,干流水质达到Ⅱ类 重点打好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深入开展节水治水行动,加强重要支流污染治理,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污排查整治。到2025年,黄河干流中上游(花园口以上)水质达到Ⅱ类。

(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程。立足以煤炭为主体的基本国情,坚持先立后破的原则,严格合理控制煤炭增长。煤炭消费,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既有燃煤机组改造,实现节煤降耗、供热改造和柔性改造“三改联动”,持续推进超——燃煤机组低排放改造,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烘干炉(窑)、煤炭等重点领域燃气发电机组、燃煤热风炉、加热炉、热处理炉等设备稳步有序推进减少建材行业,实施清洁电力和天然气替代。挖掘供热潜力,推动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淘汰燃煤锅炉和散煤。加大淘汰落后燃煤锅炉和小型燃煤火电厂,推进工业余热、电厂余热、清洁能源替代燃煤供热(蒸汽)。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0%左右。 “十四五”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煤炭消费量分别下降约10%和5%,汾渭平原煤炭消费量实现负增长。

(九)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工程。推进原辅材料和产品源置换,实施污染物全过程控制。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为重点,推进使用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低的油漆、油墨、粘合剂和清洗剂,深化化工化工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全面提高废气的收集率、处理的同步运转率和去除率实施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改造,推广采用全润湿浮板和浮顶罐高效双密封技术,对废水系统中高浓度废气实行单独收集和处理。油轮及原油和成品油终端的天然气回收和管理也。到2025年,溶剂型工业涂料,油墨的使用比例分别降低20%和10%,溶剂型胶粘剂的使用量减少20%。

(十)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工程。加快建设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为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促进形成从城市延伸到乡镇和村庄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实施混杂、故障管网改造,更新修复老旧损毁管网,加快填补处理能力缺口,促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和污泥无害化处理 处理系统 到2025年,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道8万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00万立方米/日,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能力达到90%左右,约80万吨/日, d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能力约占65%。

四、完善节能减排政策机制

(一) 优化完善能耗双管控体系。坚持节能优先,加强能耗强度降低约束性指标管理,切实增强能耗总量管理的灵活性,加强能源消费双控政策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衔接,能源产出率是重要依据,综合考虑发展阶段、各地区能源消费强度降低目标等因素国家落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十四五”能源消费强度降低基本目标和激励目标,目标管理分解为每年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分版本)。改进能源消费总量指标确定方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地区GDP增速目标和降低能源消费强度的基本目标确定全年能源消费总量。经济增长超过预期目标的地区可以相应调整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对能源消费强度降低,达到国家下达的激励目标的地区,其能源消费总量免于本次能源消费双控考核考核。 “十四五”期间各地区新增可再生能源用电量不纳入地方能源消费总量考核。原材料能耗不纳入国家和地方能耗双控考核。支持国家重大项目能耗有序实施。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加强节能形势分析预警,加强对预警等级较高地区的工作指导。推动能源预算管理科学有序实施,优化能源要素合理配置。

(二)完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体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体系作为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的重点, 是推进结构优化调整、提高环境治理水平、推动重点减排项目实施、形成有效减排能力的重要抓手。监测、核查、考核的原则 项目减排量到地,重污染控制地承担相对较多的减排任务 完善减排总量核算方法,制定核算技术导则,加强与排污许可、环境的联系建立整体影响评估和审批制度,提高总量减排核算信息化水平。完善总量减排考核制度,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强总量减排监督管理,重点查证重复计算、弄虚作假,特别是对减排量和减排来源的不实申报。

(三)坚决遏制盲目发展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按照国家产业规划、产业政策、节能审查、环评审批等政策对高耗高排放项目(以下简称“两高”项目)进行评估检查,建立工作清单,明确处置意见。审核“两高”项目审批程序和成果执行情况,对不符合审批能力的,依法调整审批权限。 年综合能耗5万吨标准煤加强对上述“两高”项目的工作指导,严格金融纪律,引导金融机构完善“两高”高”的项目融资政策。

(四)完善法规标准。推动制定和修订资源综合利用法、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事业单位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电力需求侧管理、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等。强制性节能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深入开展节能节水领跑者带头行动 制定修订消费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标准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性生活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有机物、进口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国内排放标准。研究制定下一阶段轻型、重型汽车排放标准和油品质量标准。

(五)完善经济政策,各级政府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统筹安排相关专项资金支持重点节能减排项目建设,研究对节能目标责任考核超额完成地区给予奖励 逐步规范和取消低效化石能源补贴 扩大中央财政对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的支持范围 建立共享机制地方各级财政投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费用,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覆盖面,加强绿色信贷建设,支持重点行业节能减排,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清洁能源专项再贷款高效利用煤炭,加强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绿色贷款财政贴息、奖励补贴、风险补偿、信用担保等配套政策。加快发展绿色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减排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积极推进环境高风险地区企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完善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技术和排放计算方法,研究在相关条件成熟后及时将挥发性有机物纳入环保税征收范围。加强电价政策与节能减排政策的对接,不断完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等绿色电价机制,扩大实施范围,加大实施力度,落实好电价上涨落后“两高”企业政策。深化供热体制改革,完善城市供热价格机制。建立健全城镇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在具备条件的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城市郊区探索建立受益农民污​​水处理费支付机制。

(六)完善市场化机制。深化能源使用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加强能源使用权交易与碳排放权交易的整体对接,促进能源要素向优质项目和企业,在产业经济发展条件良好的地区流动、集聚。培育发展排放权交易市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扩大排放权交易试点范围。推进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全面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 推进合同能源管理,积极推广节能咨询、诊断、设计、融资、改造、托管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规范环境治理市场开放,推动第三——环境污染党政治理,探索推进生态环境导向开发和环境托管服务等新模式。强化能效标识管理制度,扩大实施范围。完善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推进节能、低碳、环保产品认证。

(七)加强统计监测能力建设。严格落实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完善能源计量体系,加强能源消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和应用完善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能源消耗统计体系和指标体系,探索建立城市基础设施能源消耗统计体系,优化污染统计调查范围污染源,调整污染物统计调查指标和排放计算方法,建立覆盖排污许可证持有人的固定污染源监测体系,加强工业园区污染源监测,推广挥发性污染源。安装在线监测监测关键po的设施有机排放的 排放单位。加强统计基层队伍建设,加强统计数据审计,防止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八)加强节能减排 安排人才队伍。完善省、市、县级节能监管体系,加强节能监管能力建设。重点用能单位设立能源管理岗位加强县、乡两级生态环境监察队伍建设,抓好排污工作。单位要配备专职环保人员。 law , and other - and - staff, and the level , , , etc. new in the field of - and , and .

五、 work

(一) . All , and units fully and the and of the work, unify and into the - and of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on and , based on the of and , to the , goals and , plans, and pay close to the of work. , to the of tasks of and the "14th Five-Year Plan". Local 's at all are for and work in their , and the main are the first . The and goals of the are fully with the five-year plan and plan for and , and clear the of the at the next level, and key units. To be , to the of . take the lead in the of and , and the of . The and and the of and and , work , the and of tasks, and risks in a , and major to the State in a .

(二) and . Carry out the “14th Five-Year Plan” ’s and and , use the , for areas with work , and Areas with poor work and . After the are by the State , they will be over to the cadre as an basis for the and of the group and of the 's . the dual- for and the of , the of the of to curb the blind of "two high" and the of , the of goal , and cross-cycle , and the of . to carry out In the of the of the tough of and , the of the total and tasks will be as an , and the for will be . The and will be , the will be , and the will be .

(三) Carry out . Carry out in-depth to green life, , a , , green, low-, and , and forms of and waste, and a green Low- . green , of green and low- , week, World Day and other , and and , and and . the and and of - and - . Give play to the role of , , and to - and - . the 's in . Carry out on - and to guide . , the the of and .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