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专注 |如何评价综合能源服务的实施质量和效果
时间:2022-05-25   

记者:在您看来,近年来我国综合能源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蔡一清:近三年来,我国综合能源服务业发展迅速。一是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为代表的电网企业推动综合能源服务产业链加速升级。二是发电集团大力发展综合能源服务。三是其他一些非传统电力企业提供综合能源服务为加快自身转型的方向。

具体来说,2017年10月,国家电网发布了《关于在各省企业开展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的意见》。以此为起点,我国能源综合服务业务逐步推进。其中,2018年,国家电网建立26个省级综合; 8月,成立。 2019年1月,南方电网工信部印发《关于明确公司综合能源业务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重点关注新能源、节能服务、能源综合利用、电能替代、储能、科技装备、创新服务、“互联网+”等八大业务板块;同年5月,中国华电发布《综合能源服务业务行动计划》;8月,中国华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深圳加强在销售配送、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的深度合作。

2019年,国家电网实现能源综合服务收入110亿元能耗管理师培训,同比增长125%;实现营收15.18亿元,同比增长24.5%。 2020年正式更名为国家电网,当年收入目标定为200亿元。正在冲刺 IPO。

能耗管理监测系统_培训师管理制度的案例_能耗管理师培训

近两年,中国大唐集团、国家电投、陕西地电、京能集团等国有能源电力公司也相继成立了综合能源业务公司。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综合改革。与传统电力企业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实现热、冷、气、新能源等非核心优势资源的整合利用相比,非电力企业的禀赋差异很大,如协鑫集团,这是基于新能源。等企业聚焦新能源综合能源供应,加快公司形态转型。

记者:您如何评价目前综合能源服务市场的发展?

蔡一清:关于综合能源服务的意义和价值,业内已经有很多讨论。综合能源服务具有多重协同、互补互助的优势,对降低用户能源消费成本、提高能源生产和利用效率寄予厚望。因此,可能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这也是国内外传统能源电力企业、新能源企业、科技企业积极布局能源综合服务的重点考虑因素。

近三年来,我国综合能源服务相关项目试点不断增多,正在从示范试点向商业化初级阶段过渡。然而,现阶段综合能源服务业的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比如商业模式、管理体制、综合规划、技术优化等方面仍然受到很大限制,这限制了它的商业化进程,这也是产业发展阶段所决定的。

记者: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中心刚刚发布了《综合能源服务机构能力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开展这项工作有哪些考虑?在本文件的研究和准备过程中,如何界定综合能源服务机构的业务类型?

蔡一清:在我们看来,综合能源服务是电力需求侧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修订版)提出的节能、环保、绿色、智能、有序“五个”用电,实际上就是综合能源服务的内容。同时,我们从2014年开始培育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机构。截至2020年5月末,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机构163家,其中一级机构37家,二级机构126家机构。

基于以上工作和综合能源服务领域市场主体进入,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事实,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中心开始对能源综合服务领域的能力评估进行研究。综合能源服务机构2020年,并将于3月编制《综合能源服务机构能力考核管理办法》,促进我国综合能源服务业健康发展,维护能源服务秩序市场,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完善能源综合服务相关单位。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目前,综合能源服务的概念内涵国内外尚未统一界定,其所包含的业务种类多为结合行业实践外延列出。在实践中,不同的公司可能对某种业务类型具有相同的名称,其经营模式也可能不同。

根据我们的研究和汇总统计,我们认为综合能源服务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能源规划设计、能源诊断咨询、增量配电网建设、用户侧分布式能源投资建设(如风电、光伏、储能、充电桩等)、能源监测与监测、能效管理、需求响应、电力替代、电能质量管理、智能运维、资源综合利用、智能电力产品开发、电力销售和其他能源交易服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够为终端用户提供上述专业化、多元化能源服务的机构,被视为综合性能源服务机构。

培训师管理制度的案例_能耗管理监测系统_能耗管理师培训

记者:评价综合能源服务机构能力的主要指标有哪些,您是如何评价的?

蔡一清:根据我们的研究,综合能源服务机构能力评估包括综合能力评估和专项能力评估。在获得综合能源服务能力等级的同时,还将获得特殊能源服务能力等级。综合能力评价的内容包括五个一级指标:基本能力、特殊能力、技术能力、人员能力和信用能力。其中,基础能力指标包括企业资质和财务水平两个二级指标;专项能力评估范围包括业务整合、规划设计、咨询服务、光伏建设、风电建设、储能建设、充电桩建设、能源信息系统建设、节能服务、换电服务、电能质量管理、智能以经营资质、经营规模、项目数量、区域市场、客户满意度等五个三级指标开展运维、智能装备生产、售电服务等。评估;技术能力指标包括产品(技术)水平、技术成果、装备水平三个二级指标;人员能力包括人员结构和持有培训证书两个二级指标;信用能力包括信用记录和信用等级。次要指标。基础能力、技术能力和信用能力还包括其他几个三级指标。这就是我们发布的综合能源服务机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记者:您对如何进一步提升综合能源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蔡一清:从长远来看,综合能源服务市场的前景还是不错的。预计2020-2025年,我国综合能源服务业将进入高速增长期,市场潜力将从0.5~0.6万亿元增加到0.@ >8~1.2万亿元;到2035年,我国综合能源产业发展进入成熟期,市场潜力可达1.3~1.8万亿元。

我们发布了综合能源服务机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允许综合能源服务机构自愿申请评价,旨在引导机构在相关指标下着力提升服务能力。

在我看来,能源综合服务机构提升服务能力的第一步是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广泛,相应的服务能力也多元化。综合能源服务机构不能追求大而全的服务,而应追求主营业务的本质,逐步弥补短板,打造独特的核心优势。二是密切跟踪和深度利用能源数字技术。数字革命与能源革命的融合是大势所趋。能源数字技术将不断丰富综合能源服务的内涵和业态。综合能源服务机构要加快新技术的融合、创新和应用。三是深入研究能源改革政策,敏锐把握改革释放的市场。当前,能源改革深入推进,能源互联网建设、配售电改革、天然气管网改革将逐步释放改革红利。综合能源服务机构要善于抓住市场机遇,提供更多服务内容,提升用户体验。四是加强产企合作。大型电力公司、中小型服务机构、科技公司具有不同的服务优势,电网公司和发电公司具有不同的服务优势。此外,综合能源服务仍处于商业化初期。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加快解决现阶段的瓶颈。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化进程。

原文首发于《权力决策与舆论参考》2020年8月28日第3期3、34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