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产业园“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
时间:2022-05-16   

□黄波

工业园区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但同时也存在生产设施效率低下、对煤炭依赖度高等问题,成为当前“双碳”的主阵地工作。产业园区不仅是各类试点政策的聚集地,也是企业创新实践的试验场。因此,要实现产业园区的“双碳”目标,必须打造一条政策衔接、符合实际的制度路径。

一、政策指导:重点和作用

为实现“双碳”目标,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构建碳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方案。产业园区要理顺政策点的内在联系,把握政策效力规律,充分发挥政策引领作用。

(一)理顺政策重点内部关系。“1+N”体系核心“1”——《关于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事的意见》 《碳中和峰值工作》,“N”一手文件——《2030年前碳峰值行动计划》是开展“双碳”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在其他方面,系统提出了十项行动计划为实现“双碳”目标,为配合《意见》和《方案》的具体落实,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双碳”碳”政策,其中与产业园区关联度最高的政策主要涉及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和生态园区建设三大模块。对“增加碳汇,减少碳源”,并对各模块政策的条款和条件进行政策比较分析,并据此执行。

(二)把握政策有效性规律。在政策执行方面工业园区能耗管理系统功能介绍,产业园区的重点是减少“双碳”政策的负面影响。为此,产业园区可以重点关注基础设施和服务两个维度 为“双碳”政策的实施做好铺垫。此外,公共政策的有效性还应兼顾利益规律的规制,注重利益优先。通过盈亏补偿等措施,产业园区可探索建立“节能减排”的园区“双碳”工作发展模式,碳碳调节与补偿相结合,不仅支持“两高”企业在提高常规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也鼓励工厂、个体建筑、公共设施等分布式能源为其生产自己使用。 、获得碳权甚至对外交易,以满足不同主体差异化的核心需求。

二、产业升级:统筹规划严控“两高”

“两高”产业管控是园区实现“双碳”目标所必须抓住的“牛鼻子”。同时,工业园区也是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因此,必须坚持节能减碳与经济发展双轮驱动,科学有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一)“双碳”与经济目标的统筹考虑。一是推动园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在“双碳”背景下,企业若想实现可持续生产和盈利能力,要探索建立强碳约束下的制造新模式,利用数字技术对各个行业进行智能管控是有效途径。产业园在供给、监控、管理、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效用是驱动经济实现低碳高效发展,是“双碳”目标下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三是与园区企业合作开展园区循环改造,产业园可充分发挥园区产业集聚优势探索公园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园区之间产业共生的潜力在于回收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和废弃物,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和碳排放,为企业增加收入,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严控盲目发展“两高”项目。一是产业规划要明确“两高”项目发展方向。要“遏制盲目新建“两高”项目本着“合理整改时间”的原则,产业园一方面要在严格落实各级政府对新“两高”项目的指导要求的基础上,摸清整改情况。 “两高”项目设计,腾空,增加能耗和煤耗污染物排放,协调园区能源消耗和煤耗指标与环境容量,确保“两高”项目的能源消耗和煤耗总量只减不增,污染物排放总量达标,不达标的项目不能纳入产业发展规划;要制定现有“两高”项目转型升级方案,加快“两高”项目企业能源结构优化和生产工艺改进,开展单位能耗和产出效益、亩产综合评价收益效益评价。倒逼“两高”项目企业转型升级。二是园区管理要加强对“双高”项目的监管。对现有“两高”项目,园区要坚持“以监管为手段,以创新为目的”的原则。原则,推动这些项目逐步走向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三、助力企业:服务保障与示范

企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执行者和先行者。为保障“双碳”工作的顺利开展,园区不仅要给予政策支持,还要与企业形成合作关系,提高能效,降低能耗。碳容量。为此,产业园不仅要做好服务,还要带头树立“双碳”工作模式。

(一)做好“双碳”工作服务保障。一方面,高效审批为园区企业“双碳”制度提供了机会。在企业备案和审批中投资项目,积极引导和支持循环经济,为发展绿色产业,引导企业在规划方案设计和规划过程中考虑增加节能减排设备、设计节能车间等。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解决问题,从源头控制企业能耗指标,使其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另一方面,精准协调为园区企业提供“双碳”市场机会。而减碳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技术、市场、资金等方面。企业在各个领域都专注于生产,很难在所有领域获得资源支持。 l 这些字段独立。因此,产业园区需要发挥综合服务能力,精准协调不同领域主体,为园区企业争取“双碳”工作资源。

(二)树立“双碳”工作先进典型。一方面,产业园区本身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园区通过做以下四项工作:源头减排,具体涉及完善园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加强低碳建筑设计等;二是增加汇,具体涉及绿色屋顶,扩大园区碳排放。尽可能下沉绿化面积,优先布局充电桩等内容;三是替代,如探索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工作,推动中国企业在生产车间应用分布式光伏四是树立理念,加强对园区从业人员绿色低碳理念的宣传教育,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理念。低碳化,通过新媒体、海报、讲座等方式,在园区职工中普及节能减碳技能。另一方面,园区要选拔优秀企业成为模范。园区企业通常通过不同方式开展“双碳”工作。 一、各有优势。因此,产业园区可以从技术改造、能源替代、数字创新、循环经济、碳交易、碳足迹追踪等多个维度入手,是“碳”工作的先进范例,同时总结经验并引导追随者模仿和学习。

总体而言,产业园区实现“双碳”目标需要有长远眼光和广阔视野,遵循“政策-产业-企业”联动的逻辑,充分吸收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并将“增加碳汇、减少碳源”的理念融入园区运营的方方面面,充分发挥创新责任精神,真正走出一条绿色之路。(作者为济南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