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三季度,随着全市节能减排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以下简称规模能耗)为406.06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6%。下降幅度比前8个月上升2.8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0%,增加1比上年同期高出一个百分点。9月,贵港计划能耗50.18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1%,工业用电量50.65亿千瓦时,
一、高耗行业节能成效显着
三季度,我市六大高耗行业综合能耗387.5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3%,同比下降3%。较上半年下降6.8个百分点。其中:非金属矿产品行业综合能耗占全市计划能耗的47.5%,同比下降11.5%,同比下降1%。同比下降5.5个百分点,带动全市工业规划能耗下降6个百分点;电力和热力生产供应业占全市计划能耗的比重为23.1%,同比增长6.7%,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2.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计划能耗增长1.4个百分点,拉动力弱于去年同期;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比19.7%,同比增长2.7%,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年,为城市拉动 0.5 个百分点。
二、煤电消费强劲拉动
我市主要能源消费类型为煤、电及其他能源类型(即除煤、电、生物质废弃物、石油和天然气),合计占96.6%城市的能源消耗。比例分别为 63.3%、9.7% 和 23.6%。第三季度,三者同时呈现下降趋势。其中,煤炭消费总量256.91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9%,拉动全市工业能耗下降3.8百分点;全市用电量39.39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9%,拉动全市工业能耗下降0.1个百分点。从全社会用电量看,9月份,全市工业用电量明显下降园区能耗管理,同比下降22.5%,低于上年同期36.8个百分点。去年同期;其他能源消耗总量95.83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9%,拉动全市工业能源消耗下降0.2个百分点点。同时,成品油对全市工业能耗也有拉动作用。综合能耗2.84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2.3%。工业能耗下降0.1个百分点。全市工业用电量明显下降,同比下降22.5%,比去年同期下降36.8个百分点;其他能源消耗总量95.83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9%,拉动全市工业能源消耗下降0.2个百分点点。同时,成品油对全市工业能耗也有拉动作用。综合能耗2.84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2.3%。工业能耗下降0.1个百分点。全市工业用电量明显下降,同比下降22.5%,比去年同期下降36.8个百分点;其他能源消耗总量95.83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9%,拉动全市工业能源消耗下降0.2个百分点点。同时,成品油对全市工业能耗也有拉动作用。综合能耗2.84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2.3%。工业能耗下降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8个百分点;其他能源消耗总量95.83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9%,拉动全市工业能源消耗下降0.2个百分点点。同时,成品油对全市工业能耗也有拉动作用。综合能耗2.84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2.3%。工业能耗下降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8个百分点;其他能源消耗总量95.83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9%,拉动全市工业能源消耗下降0.2个百分点点。同时,成品油对全市工业能耗也有拉动作用。综合能耗2.84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2.3%。工业能耗下降0.1个百分点。同时,成品油对全市工业能耗也有拉动作用。综合能耗2.84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2.3%。工业能耗下降0.1个百分点。同时,成品油对全市工业能耗也有拉动作用。综合能耗2.84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2.3%。工业能耗下降0.1个百分点。
三、除港南、港北两区能耗增加外,其他地区能耗水平普遍下降
占全市计划能耗44.4%的港北区三季度仍保持个位数增长,综合能耗180.21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4.@ >9%,增速与上年同期持平。港南区能源消费总量4.9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5.2%,比全区提高13.9个百分点。上年同期。港南区能源消耗增幅最大。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不断丰富,电力、电机及设备、新增计算机通信等电子设备制造业。秦塘区、屏南县和桂平市能耗均呈下降趋势,分别下降10.3%、8.7%和12.2%,主要是由于受用电影响,非金属矿产品行业能耗下降明显,三县区行业拉动全市能耗下降5.9个百分点。
四、有问题
当前的主要问题是能源消费下降与产业结构优化速度不匹配,制约了我市社会经济发展。
目前,我市仍以传统高耗能产业为主,存量大、刚性强。根据节能双控政策的工作部署,明显挤压了其他产业引进发展的耗能空间,制约了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虽然目前我市工业能耗明显下降,但工业增加值也有所放缓。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较上年没有明显优势。产业链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如建材价格上涨对建筑业的影响。同时,能源消费强度不断降低,但现有工业节能空间却不断收紧甚至消失,新的绿色高附加值项目缺乏,产业结构优化步伐缓慢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中的“顾一失”。已成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五、建议
(一)全面推进工业园区供热向集约化、清洁化转型,加快供热管网运行,构建以集中供热为主、分散供热为补充的协调优化供热体系. 加强园区冷、热、电综合能源规划,提高园区能源集中度,注重园区能源类别和能源等级匹配,大力发展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提高智能化水平。提升园区能源系统和能源管理水平,提高园区整体能源利用效率。
(二)提高投资和投资的环保要求,将能耗和排放标准作为项目准入的强制性门槛,权衡高增长和环保压力的利弊,适当降低投资速度,遏制高投资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发展过快,同时对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项目引入绿色通道,有效优化全市产业结构。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