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成都实施“三大工程”,争做事业单位节能“领跑者”
时间:2022-04-29   

事业单位节能在全社会具有很强的指导和示范作用。在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和美丽中国模范城市建设过程中,成都扎实开展事业单位节能资源节约工作,积极发挥群众示范引领作用机构。

看山、看水、记乡愁……围绕人民美好愿景,近年来,成都认真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绿色生产体系、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改善大气、水土环境质量,建设水碧蓝天、森林绿树环绕的中国美丽模范城市,努力让成都的天更蓝、水更绿、城市更亮,生活更宜居。

全市6000多家事业单位仅占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的4%,但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示范引领作用非常突出。 “十二五”以来,成都市政务总局认真践行五个发展理念,以节能型公共机构建设为重点,以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目标。资源利用,创新发展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和行为节能,圆满完成事业单位节约集约利用能源的目标任务,有效引导全市广大事业单位和干部职工在能源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方面做出表率、带头作用。全社会低碳节能之路。

近五年来,成都事业单位能源消费总量增速放缓。 2015年综合能耗比五年前下降21.78%,能源消耗总量下降10.57%。能源消费结构逐步优化,原煤比重下降4.34个百分点四川省公共机构能耗数据管理,电力增加4.5个百分点,天然气增加2.37个百分点点。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人均综合能耗下降23.64%,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20.92%,人均用水量下降18.87%。

成就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坚定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强化尊重自然、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家园……经过反复论证和修订后,《成都事业单位节约能源和资源》“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将正式印发。通过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培育和形成勤俭节约、节能环保、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工作生活方式,为再现“绿色城市”贡​​献力量荣成、华中金关、润天府”。和干部职工的力量。

《方案》牢固树立新的发展理念,明确节能优先、提高能效五项工作原则;节能减排、回收利用;绿色领导和低碳发展;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突出行为节能、管理节能、科技节能、依法节能的重点。以2015年为基数,到2020年,全市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下降12%,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11%,人均用水量达到减少了 15%。

《成都市事业单位节能“十三五”规划》三大项目:

●重点工程节能第一工程

济南能耗管理监测系统_四川省公共机构能耗数据管理_员工宿舍能耗管理

——绿色建筑改造。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强建筑机房节能管理。到“十三五”末,绿色数据中心平均能耗降低8%以上,平均电源利用率(PUE)低于1.5。

——节地节水工程。重点推广应用节水器具,大力推进中水、雨水等非常规用水的循环利用。事业单位节水器具使用率达80%,对所有用水用户进行计量,并按用水功能区安装二次水表。

——资源综合利用。推进事业单位废旧电子产品、建筑垃圾、办公用品等回收综合利用,废旧物品回收率达到80%以上。

济南能耗管理监测系统_员工宿舍能耗管理_四川省公共机构能耗数据管理

●典型项目示范指导项目

——促进器官节能。在政府机关办公区域开展屋顶绿化、中水、雨水循环利用等试点,集中办公区域公共区域完成LED照明改造。全市政府办公区力争创建30个节能示范单位和1个能效“领头羊”,政府集中办公区全部建成节水单位。

——促进学校节能。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节约文明宣传,支持师生参与节能环保实践活动,持续开展节约型校园建设。力争创建21所节约型示范学校。

——推进医院节能。加强日常管理,提高能效,降低服务成本。全市力争创建2家节能示范医院和1家节能“领头羊”。

——促进场馆节能。加强日常节能管理,探索建立场馆能耗定额管理制度。全市着力打造7个节能示范场馆。

●创新项目特色引领项目

济南能耗管理监测系统_四川省公共机构能耗数据管理_员工宿舍能耗管理

——探索建立虚拟“公共仓库”。运用“互联网+公共仓库”模式,优化办公家具、设备、材料的市场化配置。

——建立事业单位“大数据”平台。完善能源资源统计体系,事业单位行政、商务、后勤服务等职能领域区域计量率达到100%。

——深入实施“4+6”商旅保障模式。倡导“步行1公里、自行车3公里、公共交通5公里”的出行方式。

——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引入社会资本利用现有停车位参与充电桩建设,提供新能源汽车应用服务。新能源汽车在配备更新公务用车的公务用车总数中的比例将达到50%以上。

——全面开展“标准化”食堂创建。推广应用高效、节能、节水灶具等设施设备,引导绿色食品采购,建立绿色食堂评价标准。 (刘静)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