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智能机器人在贵安华为云数据中心机房巡逻。施兆昌 摄
参观者在2021数据博览会展厅体验前沿技术。中新网记者 曲宏伦 摄
5月26日,2022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以云会议的形式在网上开幕。 作为数博会的主办地,贵州数字经济近年来异军突起,增速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 稳定的地质结构、凉爽的气候、丰富的能源……贵州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建设大数据中心的理想之地。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要求贵州“抓住实施数字经济战略新机遇”。
作为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大数据应用蓬勃发展。 加快推进“数字从东算,从西算”工程,依托数字经济,贵州从国家“脱贫攻坚主战场”跃升为“数字新高地”:2011年,贵州GDP仅为561.555亿元,到2021年,贵州GDP将突破19586亿元。 今年一季度,贵州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100.8%。
地理劣势变为数据安全优势
超大型数据中心陆续上线,累计投资超百亿元
贵州省贵安新区是全国超大型数据中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被誉为“中国数据谷”。 走在贵安新区的路上,两侧连绵起伏的山峦映衬着蓝天白云。 这些曾经阻碍当地农业大规模发展的地理劣势,如今却成为大数据中心的最佳场所。
贵安新区附近村庄的村民老周指着离自家餐馆不远的一处建筑工地回忆往事:“‘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坦的。' 以前我们只能生活在石头缝里,种一些经济价值不高的粮食,根本不够自己吃,也没有什么盈利的机会,虽然现在山还是那座山,但充满了各种高科技设备,成了一座‘宝山’。”
老周提到的高科技就是云计算的基础设施——数据中心。 贵安新区大数据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数据中心的主要成本是电费,而贵州新能源丰富,电价相对便宜。 此外,数据中心还可以有效利用这里的喀斯特地貌,充分发挥山间通道的作用,加强自然风,利用季风和烟囱效应排出热空气,从而通过自然冷却为数据中心降温技术,减少空调的使用时间,进一步降低能耗。
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信息园位于贵安新区,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数据中心。 也是贵州省数据交互最活跃、数据量最大的云网络数据中心。 如今,这里已建成6栋数据中心大楼、1个物流保障中心和24台柴油发电机组贵州公共能耗管理系统,承载能力达1万个机柜,日数据量超过100G,年产值超过2亿元。 近日,园区1.3期项目已封顶。 今年年底投入使用后,将可提供5000个机架、约5万台服务器,为数字经济升级突破增添动力。
2013年10月,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信息园开工建设,拉开了贵州数据中心建设的序幕。 随后几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富士康、华为、腾讯等超大型数据中心相继落地贵安。 记者从贵安新区大数据发展服务中心获悉,短短9年时间,贵安新区已拥有中国移动(贵州)数据中心、中国联通(贵安)数据中心等7个超大型数据中心。 )云数据中心、华为数据中心。 该中心已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00亿元。
据贵安新区大数据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贵安新区已规划建设以腾讯贵安七星数据中心为中心的12个超大型数据中心。半径4公里以内,面积不超过50平方公里。 该中心总占地面积11184亩,预计总投资超过400亿元,容量超过400万台服务器。 到2025年,贵安新区数据中心投资规模预计将突破1000亿元。 在能耗方面,数据中心平均能耗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5G基站也成为数字时代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 除了建设大数据中心,贵州贵阳贵安也在全力“加码”5G规模部署和商用。 截至今年6月,贵阳贵安已建成5G基站超过1.5万个。
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5%
随着国家综合大数据中心系统总体布局设计的完成和“东数西数”工程的启动,贵州大数据场景应用不断深化,大数据与物联网融合发展。实体经济迈上新台阶。
物流传送带自动化运输、机械臂完成精细化作业……在航空工业贵阳万江航空机电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智能设备随处可见。
作为一家“老三线”企业,万江机电近40年致力于汽车零部件研发与制造。 其产品主要包括电动雨刷器和车窗升降器。 近年来,万江机电基于物联网和工业大数据技术,构建了工厂间、厂内区域间、区域内设备间三级联动的智能生产物流管控系统。 通过1550米的输送机生产线实现了各个生产区域和车间物料的自动传输,并先后四次升级雨刮器生产技术,使电机尺寸减小10%,重量减轻18%,大大提高了雨刮器的生产效率。提高防水性能,增加产品附加值。
“过去生产方式传统,企业产能有限。” 在贵州省贵阳市永清一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周楠介绍,2017年以来,永清一点点借助白云区“大数据+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借助试点企业的契机,搭建了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大数据分析云平台,让各系统、业务链路、各类数字设备的信息数据全程互联互通。生产过程,整体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 产品合格率比原来提高8%,外部不良品率比原来降低20%。
2019年以来,尝到大数据“甜头”的永庆仪器开始实施智能制造数字化工厂转型,先后投入7000万元引进先进设备、开发新型工业软件服务生产。 去年,公司首条SMT无铅生产线及配套仪器自动化测试组装生产线投入使用,是行业内的高端生产线和数字化车间。
万江机电和长青仪器是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真实缩影。 2017年,贵州在全国率先出台第一个省级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在产业数字化方面,贵州制定实施了全国首个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指标体系,深入实施“千企转型”、“千企转型”。 “一体化”推动实体经济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已有超过2万家企业上云。
不仅在工业领域,在城市,无接触经济、共享经济、在线经济纷纷涌现。 “智能潮汐机器人”开通“潮汐车道”缓解交通拥堵、“刷脸支付”在公共交通领域推广……可以说,大数据带来的改变,在各行各业都可见一斑。的生活。
贵州省贵阳市大数据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省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指数达到42.5,比2017年融合前提升8.7,连续五年稳步增长。 贵阳、贵安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5%。
数字技术为生产生活注入新动力
“何时浇水、何时施肥由数据决定”
“现在气温20.4摄氏度,湿度97%,第一层土壤湿度23%……”修文古堡镇平潭村53岁村民黄林贵阳市县人点击手机APP,为家人获得了100多亩猕猴桃。 基本情况。 得益于猕猴桃种植区的物联网传感器设备和传输网络,黄林在家也可以实时监测猕猴桃种植环境的数据。
“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施肥是由数据决定的。” 黄林说,以前农作物种植更多是根据老一辈口口相传的经验,现在可以参考各种指标精准种植。 产量高,质量有保证。
近年来,贵州推动大数据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将数字技术融入农产品生产、经营、销售全过程,实现传统农业增产增收,增添强大的数字新动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该系统已逐步完成对修文县猕猴桃产区的覆盖。 在修文县试点建设的猕猴桃基地物联网应用项目中,物联网技术也被应用到果园VR全景、种植技术培训、物流冷链跟踪分析、果园内控等生产销售全过程。果园。
同样位于修文县的贵州好一多乳业有限公司,拥有横跨农牧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的超长产业链,也尝到了大数据带来的甜头。
“产业链越长、环节越复杂,需要分析的数据就越多,对先进信息技术的需求就越迫切。” 公司质量总监冯小飞表示,“2017年以来,好一多推动创新、引领,开展数字化转型。目前,公司数字化生产管理平台已能自动控制151道生产工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各个环节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也提高了各个环节的生产效率。”
大数据的应用不仅赋能城市智慧农业,也让农产品产销更加精准,助力贵州货更好地走出大山。
每天黎明时分,贵农物流园就进入忙碌状态。 在满载货物进出的车辆背后,有一个系统正在与数据碰撞,实现销售产品排名、品类分析、监控预警等功能。
“系统链接省内外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二级批发市场、终端超市销售市场,不仅可以动态直观地呈现相关数据,还可以实现产销对接、在线咨询、终端销售等。”消费电子交易服务延伸。” 该物流园区负责人表示。
不仅是农业,大数据也融入了贵州的日常生活,给当地群众带来了更多便利。 2019数博会上,贵州推出政务服务“一云一网一平台”,通过“一云”整合全省政务数据,连接跨省、市、县、村的五级政务服务通过“一朵云”。 “一平台”解决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的数据调度。
“居民反映的任何事项和问题,经村干部核实后,都可以向调度中心汇报汇总,并通过可视化3D地图展示,工作人员可以第一时间收到信息并处理问题。” 在贵安新区,胡潮乡综治办工作人员刘岩对大数据给基层工作带来的高效和便利点赞。 感谢贵安新区的“智慧乡镇”平台,通过她的手机,她不仅可以实时推送信息,还可以有效地为群众解决很多问题。 居民扫描二维码,一键举报疫情防控、生活服务、政府工作意见等信息,增强了参与感和幸福感。
助力“双碳”战略实施,是今年5.17世界电信日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 推动实现“双碳”目标,不仅带来技术变革和绿色低碳经济体系构建的机遇,也带来产业结构调整。 、能源结构和技术创新等挑战。 中国移动物联网智慧园区以科技为基础,赋能实体产业园区,将广州增城低碳总部园区打造成能源利用率高、资源消耗低的绿色创业创新产业园区。
一站式投资平台提高资源利用率
增城低碳总部园是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标杆项目。 该项目引入中国移动物联网智慧园区解决方案,旨在统一园区内各类应用系统,提高运维管理效率。 依托中国移动物联网智慧园区平台,建设设备管理系统、房源管理系统等子应用系统,统一管理和调配园区资源。
通过统一平台管理园区内各种终端设备和房屋资源,不仅可以随时掌握园区内各种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投资落实情况,确保园区资产安全,还可以充分利用通过特定场景的设备资源,避免设备和能源的浪费,使设备可控和节能有依据。
在线会议系统支持绿色办公
中国移动的物联网智慧园区解决方案还接入了完整的在线会议管理系统。 管理员可以方便地查询园区内会议室的预订和使用情况,并生成电子统计图表,极大方便了园区经营者对会议室的管理。 同时,完善的会议室预约申请、审批、通知、签到、会议纪要等在线标准化流程的实现,也让园区会议室的使用更加环保、高效,推动了园区会议室的进步。绿色办公、无纸化工作。
园区安防监控系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在中国移动物联网智慧园区平台管理系统中,建立了增城低碳总部园区综合视频监控安防系统,实现园区门禁、机房、办公区域的视频部署和控制、及其他领域。 同时,对黑名单、下班监控、入侵报警等异常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报警,在充分保证园区安全的同时,还有效减少了巡检人员的工作量,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园区安保的响应速度和有效性。
增城低碳总部园坚持“绿色、创新、共享”的主题,致力于打造大湾区重要的创业创新基地。 中国移动物联网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基于自有平台和千兆网络、物联网、3路视频网络,根据园区需求打造精细化能源管控等场景服务。 未来,中国移动物联网将持续完善增城低碳总部园区二期能耗管理场景功能,推动智慧园区现代化、低碳建设。
推动“双碳”战略实施是今年5月17日世界电信日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 推动实现“双碳”目标,既带来技术变革和绿色低碳经济体系建设的机遇,也带来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技术创新等挑战。 中国移动物联网智慧园区以科技为基础,赋能实体产业园区,将广州增城低碳总部园区打造成为能源利用效率高、资源损耗低的绿色创业创新产业园区。
一站式投资平台提高资源利用率
增城低碳总部园是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标杆项目。 该项目引入中国移动物联网智慧园区解决方案,旨在统一园区内各类应用系统,提高运维管理效率。 依托中国移动物联网智慧园区平台,建设设备管理系统、房源管理系统等子应用系统,统一管理和调配园区资源。
通过统一平台,可以管理园区内的各种终端设备和房源资源。 不仅可以随时掌握园区内各类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招商实施情况,确保园区资产安全,而且可以通过特定场景,充分利用设备资源,避免设备和能源浪费,实现设备可控性好,有节能基础。
在线会议系统支持绿色办公
中国移动的物联网智慧园区解决方案还接入了完整的在线会议管理系统。 管理员可以轻松查看园区内会议室的预订和使用情况,并生成电子统计图表,极大方便了园区运营方对会议室的管理。 同时,会议室预约申请、审批、通知签到、会议记录等完整的在线标准化流程的实现,也让园区会议室的使用更加环保、高效咸宁园区能耗管理系统,推动绿色办公的进步和无纸化工作。
园区安防监控系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在中国移动物联网智慧园区平台管理系统中,建立了增城低碳总部园区综合视频监控安防系统,实现园区门禁、机房、办公区域等区域的视频控制。 同时,对黑名单、下班监控、入侵报警等异常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报警,不仅充分保证了园区的安全,还有效减轻了巡检人员的工作量,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园区安全响应的速度和有效性。
增城低碳总部园坚持“绿色、创新、共享”的主题,致力于打造大湾区重要的创业创新基地。 中国移动物联网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基于自有平台和千兆网络、物联网、视频网3网,根据园区需求打造精细化能源管控等场景服务。 未来,中国移动物联网将持续完善增城低碳总部园区二期能耗管理场景功能,推动智慧园区现代化、低碳建设。
下一篇:智慧校园能源管控系统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