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2009年6月,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与甘肃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十二五”以来,中国电信按照框架协议内容,在甘肃投资超过60亿元,大力推进光网络城市建设、农村基础通信网络建设、 3G移动网络建设、政府信息化、数字城市及效益建设。 农业信息、企业、教育、旅游、医疗等领域的工业信息化建设,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推动全省信息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信息基础设施。 天翼率先在甘肃省各市县推出3G服务,乡镇3G覆盖率达到99%,行政村3G覆盖率达到66%。
政府信息化工程全面完成。 建成甘肃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和电子政务专网,实现全省各政务单位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为政务服务和监督执法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支撑。
农村信息化快速普及。 推进镇村光纤建设,100%的乡镇接入互联网,60%的行政村宽带接入,全面提升了农村信息化水平。
城市信息化持续升级。 推进光网络城市建设,实现光纤到楼宇、到社区、到客户桌面的带宽达到8M-100M。 建设高速无线网络,新增14000个无线宽带WLAN热点。
推动教育、企业、旅游、医疗信息化建设,行业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校园无线宽带新增WLAN热点9000个,覆盖全省97所高校; 打造“数字企业”云服务平台,为3500家企业信息化需求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酒店完美联盟”平台为4100家酒店提供综合服务。 2400余家乡镇(街道)及以上医疗机构、1万余家村卫生室接入全省医疗卫生系统,实现全省医疗机构资源共享。
“智慧甘肃”签约确立“智慧城市”发展方向
2012年1月,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会见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王晓初,就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宽领域、多层次信息化建设作出展望。层面的战略合作,为双方深度合作明确了方向。
2013年10月10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与甘肃省人民政府签署《关于深化战略合作建设“智慧甘肃”的协议》,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永福王晓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副省长郝远出席签约仪式,15个厅局主要领导见证签约仪式。 未来五年,中国电信将投资80亿元重点推进光网城市、“智慧政务”、“智慧民生”和“智慧农业”项目,进一步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兰州新区信息化建设其中,在“智慧政务”方面,基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基于中国电信云平台的一站式“智慧城市门户”将被建造; “智慧民生”方面,建设涵盖健康、教育、旅游等与民生相关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智慧农业”方面,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甘肃电信能耗管理系统,推动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深入应用。 在光网络城市建设方面,中国电信将在甘肃建设涵盖有线、无线、卫星的泛在宽带接入网络,实现网络无缝覆盖。 县级以上城市全面实现光纤化,行政村宽带覆盖率达到97%以上。
根据《深化战略合作、建设“智慧甘肃”协议》,中国电信将甘肃省作为重要的战略合作省份和业务发展的重点支撑区,加强资源配置,全面建设基础网络设施、信息应用和服务平台,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信息化方面的资源和能力,积极参与“智慧甘肃”发展规划及相关行业信息化规划的编制,与各级政府合作,构建“感知更透彻、互联更全面、互联互通”的甘肃省。高智慧”智慧城市群,共同推动甘肃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式发展,提升甘肃综合竞争力。 甘肃省政府还将加强统筹规划和部门协调,为中国电信在甘肃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统筹推进信息化建设。
“智慧城市”四种形态助力“智慧甘肃”建设
结合全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中国电信率先提出“超级系统”实现智慧化的理念,提炼总结出“业务融合、业务协同、智慧城市”三种建设模式。 “智慧统筹”、“政务一体化服务体系、社会服务与管理创新体系、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城市综合运营管理中心”等4个具体形式,树立了江苏扬州、湖南长沙、福建长乐、江苏南京。
结合三种建设模式、四种基本形态,有效推进“智慧甘肃”建设。 电信与各级政府充分沟通,结合不同城市智慧城市发展实际,选择了适合当地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形式。 9月,中国电信先后在扬州、福州召开客户现场会,邀请部委领导介绍国家智慧城市建设政策,推广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社会服务和管理创新模式解决方案,参观体验智能应用。
中国电信将全面结合各级政府建设智慧城市的需求,瞄准综合平台的提供者和应用内容的参与者,以云计算为核心的综合业务平台,以及一批承载应用的集约化运营平台。在智能机器终端上。 云计算中心以及国家物联网中心,实施智慧城市全面物联网实施的整体解决方案,通过这些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为“智慧甘肃”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 通讯员 陈胜伟 徐赛
6月30日,由浙江省教育厅主办的浙江省高校智慧思政教育特色应用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浙江农林大学召开,这标志着智慧思政教育在浙江农林大学正式启动。浙江省高校系统正式进入运行应用阶段。
近年来,浙江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主动作为,以数智赋能推动浙江省高校智慧思政高质量发展,已统筹布局“1+4+N”建设体系。 “1”是高校一体化智慧思想政治体系; “4”是打造思想政治队伍、思政课程、思想教育、心理健康四大核心业务; 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现实问题。
在此基础上,省教育厅聚焦思想政治工作重大需求,集中力量谋求突破。 从全省布局来看,突破重点已经明确。 目前已打造“高校心理危机救助数字化应用”、“辅导员谈心数字化应用”、“名师聘任数字化应用”三大应用。 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到更大的场景中审视、思考、谋划,跳出思想政治工作来谋划思想政治工作,推动跨部门、跨区域、跨层次的“多跨度协调”高校思想政治数字化改革。 数智赋能推动浙江省高校智慧思政高质量发展。
推介会上浙江校园能耗管理系统,浙江农林大学自主研发的“浙里成长”特色应用吸引了众多关注。 浙江农林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一款综合性强、适用性强的智慧思想政治应用,聚焦思想政治工作的堵点、痛点、难点。 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整合整合学生在校全成长周期的数据,实现学生成长状况的量化评估,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跟踪管理,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
会议现场,杭州电子大学“在线学习”解决课堂出勤效率低、反馈滞后等问题,浙江财经大学“在线锻炼”解决学生日常“锻炼难”问题高校提供一站式劳动教育解决方案,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实践·劳动在线”、宁波大学“竞赛·学科在线”服务学科竞赛和日常工作,短时间内解决每个学生熟悉的辅导员一段时间,学生难度较大的浙江理工大学“哲理辅导员”等一批智能化思政特色场景也得到了演示和应用。
会议要求,高校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完善智能化思想政治工作长效机制,共同绘制思想政治工作数字化改革的“工笔画”,不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数字化改革。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迈上新台阶,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浙江省知名的智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品牌,推动智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截至目前,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数字化应用已有700余个,申请数量增长3倍,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浙江农林大学供图)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