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从温州大山出来的女老板!她上过央视,温州很多医院都有她的项目
时间:2023-08-03   

此前,2020温州经济年度人物评选落下帷幕。温州国家大学科技园妇联副主席江凤碧当选

让我们走近她,了解她如何将企业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企业发展成为浙江省知名的节能明星企业,并以她前瞻性的眼光为瓯海的发展做出贡献。

名片

姜凤碧

人物名片:姜凤碧

出生地:泰顺

公司职务:浙江立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社会职务:温州数字经济产业园、温州软件信息产业园创业导师

日前,在“两化融合”示范项目“省级事业单位节能管理升级暨浙江省行政中心能耗监测系统升级项目”验收会上,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浙江立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德科技承建的项目)完成建设目标并通过验收。

这基本在立德科技董事长蒋凤弼的预料之内。

十年前创立立德科技以来,从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到智慧能效管理平台,她紧跟科技发展,坚定不移地为客户节约能源、控制风险、预防事故,得到了广泛认可由行业。 树立新标杆,实现公共机构赋能。

为绿色梦想创办公司

蒋凤弼出生于泰顺县虹口乡碗窑村。 山村四面环山,空气清新。 学习、工作、结婚,她的生活安逸平静。

2010年4月的一天,她从朋友那里看到了一份《关于加快实施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的文件。 保单的内容引起了她的注意。 “节能减排,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与姜凤弼的低碳生活梦想和绿色追求不谋而合。

“节省1度电,可以减少0.785公斤二氧化碳排放。即使我帮助客户节省1度电和1滴水,只要我努力工作,我就会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环境。” 姜风弼说道。

经过几个月的市场调研,姜凤碧发现节能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并于同年10月成立了立德科技。

“江老板总是对自己挑剔”

公司一成立,蒋凤碧就提出了优质服务、差异化服务的理念,并制定了新的服务标准体系。 其中,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属于全额投资项目,风险高、技术要求高,对节能鉴定要求较高。

合同期内,公司负责节能设备的投资、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和维护。 作为回报,客户将按照合同期内节省的成本,按照双方约定的分成比例支付节能效益。 如果技术不到位,施工稍有不慎宁波能耗管理系统价格表,达不到节能效果,之前的努力就前功尽弃了。

无论项目规模大小、利润多少,姜凤弼的每一个项目都要求按照示范项目的标准来实施。 “江总对项目的建设要求非常严格,任何一个能够节约能源的环节他都不会放过。”

工程经理谢家标表示,在奉化市人民医院能源改造过程中,他为了测量室内外温差的能耗数据,走过了700多个病房,被患者嘲笑为“傻子”。

“江先生甚至要求阳房和阴房的温差不同,中央空调改造的技术参数也需要不同。” 通过改造,当年医院节省能源费用107万元。

“姜先生总是对自己挑剔,温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该公司副总经理姜直树插话说。 当医院项目建设接近尾声时,江凤碧发现电路在断电显示方面不够完善,要求增加模块。 这种加价不属于合同范围,医院也没有要求,根本没必要认真。

但由于江凤碧的作风,重新改造了线路,增加了模块,这样就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公司又增加了6万多元的费用。

立德科技稳定稳定的服务得到客户的认可,他们的评价也从不吝啬。

慈溪市人民医院评价:“该项目是慈溪市供汽改造最成功的案例,省心、省力、省钱。”

奉化市人民医院评价:“除了节能效果明显外,空调的供暖效果均衡稳定,不像装修前,有的区域供暖效果好,有的区域供暖效果差;温水温度温和稳定,不像装修前热水时凉时冷,患者及家属比较满意,这是医院最满意的。”

项目组日常工作

节能效果喜人

蒋凤碧说话从容不迫,手势优雅,做事扎实可靠。

她所做的每一个项目都是通过努力而成功的。

以温州市中心医院中央空调系统为例,该项目改造前的能耗成本为每年500万元,改造后每年节省成本在100万元以上,节电率达25%。 成本210万元,改造后节约成本105万元/年,节约率50%。 宁波慈溪市人民医院供热系统,改造前能耗成本200万元/年,改造后节省46万元/年。 储蓄率为23%。

公司成立五年来,为浙江省评选交付节能示范项目200余个,服务用户8000余家,实现节能改造项目300个。

折算后,立德科技通过节能技术服务,为社会节约用电量超过1000万千瓦时,节省标准煤3000多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万吨。

服务的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示范示范项目覆盖温州、杭州、宁波、金华、台州、江苏、福建等地的学校、医院、酒店、政府机关等高耗能单位。

立德开发的浙江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平台界面

打造云端智慧能效管理平台

2018年,立德云推出立德云一站式物流信息综合管控平台系列信息产品。

公司从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模式升级为能源综合信息化、智能化管理专家服务,开启了全新的在线综合能源管理系统服务模式。

随着建设的“省级事业单位节能管理升级暨浙江省行政中心能耗监测系统升级项目”通过验收,立德科技在全国率先打造全国事业单位节能“一体化”示范工程产业化、产业化”示范工程。 步。

立德科技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科技型企业、节能服务公司综合能力建设领域AAA级企业、中国节能服务突出贡献企业、节能十大品牌服务于中国建筑领域等,并拥有软件著作权和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专利28项。

报建浙江省节能示范项目200余个,服务家庭3万余户,实现节能改造项目350余个,实现能耗监测平台、节能管理平台、节能管理平台等智能化项目106个医院智能物流综合管控平台。

其中,医院后勤智能化综合管控系统已在市中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第六人民医院、市第七人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中心医院。

2016年入选CCTV-发现之旅《匠心》纪录片拍摄,并荣获“中国节能服务领军人物”、温州“创意经济十大人物”、“温州数字经济创业人物”温州软件产业园信息产业园“导师”等。

海阔山雨,花开五山春。

闽、粤、琼三省一衣带水、一脉相连,地理连续、生态相似、人文密切、历史交融。 作为中国大陆通往四大洋的咽喉,历代中国90%以上的贸易都经过这里运输。 因此,这块“风水宝地”往往是最先开辟出来的。 时代的浪潮冲走了海岸线上的珍珠。 他们以制造起家,背靠中国,面向世界。

6月8日至30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研学行”主题采访活动,深入广东、福建、海南省生产一线,走进工厂、车间、园区,试图解读闽粤琼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企业经验”。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支柱”。 如何强化支撑,发挥“头头”作用? 答案如下。

走向高端:坚持“创新”不放松

在广汽艾安生产线上,自主设计的超级跑车百公里加速仅需1.9秒; 在宁德时代的车间里,搅拌均匀的浆料正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均匀地涂覆在6微米的薄铜箔上。 在格力电器展厅里,跑步机上硬币不掉、洗衣机里气球不破等诸多创新产品让人大开眼界……

“格力电器从消费领域到工业领域的突破,我最深的体会就是掌握核心技术。”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介绍,公司目前拥有员工近8万人,其中研发人员和技术工人5万人。 拥有研究所16个,研究所152个,实验室1411个,院士工作站1个(电机与控制)。

目前,格力电器研发经费实行“按需投入、不设上限”。 “也就是说,如果今年的研发需要100亿元,我们就投入100亿元,如果需要200亿元,我们就投入200亿元。” 董明珠说。 截至今年5月,格力电器已累计申请专利,其中发明专利57866件。

在广东省,像格力电器这样注重创新的企业还有很多。 数据显示,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六年位居全国第一。 到2022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至6.9万家,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有效发明专利数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主要科技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目前,广东省拥有研发人员130万人,居全国第一。 拥有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领军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尽管闽东山高海阔、交通不便,但福建省宁德市抓住了创新的“牛鼻子”,赢得了宁德时代、青拓集团等龙头企业的发展,也赢得了宁德市整个产业集群的未来。

从第一块钠离子电池到第一块麒麟电池,从电动船舶到电动重卡,从无人矿山到自主换电……如今,宁德时代电池在生产线上组装,销往世界各地。 依托宁德时代,宁德市先后引进上下游企业80多家,形成了享誉全球的锂电池新能源产业。

佛山能耗工厂工业管理系统官网_佛山工厂工业能耗管理系统_佛山能耗工厂工业管理系统招聘

笔尖钢被誉为不锈钢皇冠上的“明珠”。 生产难度极大,对各种材料的性能要求很高,体现了研发和精密制造的能力。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圆珠笔生产国,笔尖钢长期依赖进口。 青拓集团和“卡颈”技术,“致命”地让纯国产圆珠笔的书写变得丝滑顺滑。 目前,宁德市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吸引100多家中下游深加工企业落户。

高端产品不仅来自于制造技术的创新,更来自于设计的创新。 位于佛山市广东工业设计城,现有设计研发企业303家,工业设计师8700余人。 极具现代感的工业设计产品在海外很受欢迎,“设计+科技”、“设计+供应链”正在推动佛山制造向价值链更高端迈进。

迈向“智能”制造:生产场景令人耳目一新

新能源汽车车架在传送带上缓缓前行,机械臂上下旋转安装零部件,零星可见的工人正在有序进行检查……广汽艾安智慧生态工厂安静、干净、有序,焊接车间无人化程度达到99.7%。

“目前日产量约2000辆,2019年至2022年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20%。今年3月、4月销量连续突破4万辆,位居主流电动车市场前三名。” 广汽艾安副总经理郑春奇表示。

走进福建新华源科技集团的纺织工厂,自动化机器正在高速运转,拔毛、梳理、并条、粗纱、细纱、自络、包装、码垛……在偌大的车间里,这整个过程只需要几个工人负责巡视和简单的操作。 如今的纺织行业已不再是“千人纱、万人布”的“热闹”景象。

据常务副总经理刘贤宇介绍,纺纱车间每万锭工人数量可减少至12人左右,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吨纱能耗降低35%,产品质量也得到提升。

质量和效率提升的背后,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华丽转身。

“数字化转型后,公司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智能纺纱设备和检验检测仪器,应用自主研发的工业互联网纺织大数据管理平台,利用5G、工业互联网、视觉技术对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优化。” 刘贤宇说道。

依托行业首创机器视觉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广汽ASA实现了对所有零部件的全方位质量监控,打造零缺陷产品。 他们率先将超声波探伤、3D视觉跟踪等无损工艺应用于全过程,实现纳米级精准控制; 通过精细化的焊接管理,他们定制了每个焊点的最优参数,焊点强度较行业提升10%。

当“智能”制造的东风吹进传统行业时,不仅会改变生产流程,还会更新生产模式。

在福建省莆田市双驰工业体验店,站在足部数据采集设备上,15秒即可生成一组数据,让你第一时间足够了解自己的足部。 这是双驰实业与中科院团队联合研发的装置。 采用柔性压力传感技术和3D实感机器视觉识别技术,获取消费者足部特征和健康数据; 再通过大数据智能生产系统,就可以定制一双个人专属的“莆田鞋”。

莆田市“家政产业”孵化出新的产业模式。 “该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最小起订量要求,实现了不同品牌、混色、混款式、混尺码、混楦的同时在线生产,而生产成本仅增加20%-30%,解决了传统鞋业库存高的长期问题。” 双驰实业董事长陈文标表示,相比原来单线每年5000万元的营业收入,现在可以实现单线年收入9000万元。

走向绿色:岁月静谧中的金山银山

厂房周围种植着热带绿色植物,路边盛开着各种花卉。 你绝对想象不到,这是一家钢铁厂——位于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的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 他们称自己为绿色钢铁的“梦想工厂”。 湛江钢铁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孟令军表示,湛江钢铁在高质量生产、智能制造、绿色环保、零碳工厂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

安静水控中心集成了全厂15个分布式水系统控制室,实现对全厂水系统的集中监控,打通“取、造、供、用、排水、回用”各个环节的信息流。 “我们采用海水、雨水、地表水联供的方式来满足钢厂的生产用水需求。”参谋长曹文龙说。

目前,全国首座百万吨氢基竖炉已在湛江钢铁开工建设,预计年底投产。 这套氢气与焦炉煤气一体化工业化生产直接还原铁的生产线,与传统工艺同等规模的铁水生产相比,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万吨以上。

在闽、粤、琼邑、山海的“制造王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正在处处上演。

在福建省,九牧集团的数字化精密注塑车间空无一人。 没有灯光的生产线和时不时闪烁的信号灯,改变了下班停工的传统生产节奏,实现了工厂24小时高效运转。 黑光下,10余台工业机器人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生产工作。 智能化生产线和数字化管理方法不仅使产品生产效率提高35%,而且使产品不良率降低5%。 同时,能耗降低7%,能源利用率显着增强。

在广东省,广汽艾安建设的零碳工厂引进智能照明系统和数字化自适应亮度调节,每年节省照明用电量74%; 佛山安德里兹打造的绿色工厂以“海绵城市”理念设计,实现雨水回收再利用,全厂采用光伏发电……

在海南省昌江县海尾镇海岸,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安全审查的全球首座小型反应堆“玲珑一号”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探索绿色能源多功能示范。 作为我国自主创新的重大成果,“玲珑一号”发挥了体积小、精致的优势。 它不仅可以发电,还可以为园区供气、供热、冷却和淡化海水佛山工厂工业能耗管理系统,甚至可以搭载在科考船上。

山海相拥,岁月静好。 春江水鸭的先知,中国最南端的启蒙之地,始终走在前列,引领变革潮流,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制造发展,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重中之重,挺起中国式现代工业的“脊梁”。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