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打造绿色建筑全产业链 珠海引领绿色产业潮流
时间:2023-07-13   

截至2017年底,珠海绿色建筑面积已达2038万平方米,新建建筑“绿化”率100%。 图为兴业太阳能珠海研发大楼。

节能建筑技术引起了客户的关注。

装配式建筑、环保新型材料、节能减排系统……近日,第十四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绿博会”)在珠海国际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会展中心,300多家企业现场展示了最新的绿色建筑技术。

从中建钢构参与“雄安一号标”,到格力、华发等承载绿色建筑节能“黑科技”的“珠海集团”,珠海在绿色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力不不仅让人们领略了“绿色革命”的影响力,更让人们对绿色建筑全产业链的发展前景充满期待。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珠海绿色建筑面积已达2038万平方米,标志项目总建筑面积872万平方米。 其中,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占比超过50%。 发展新趋势从“浅绿色”到“深绿色”。

通过在绿色建筑领域的不断努力,珠海为该领域的技术创新埋下了很大的土壤,逐渐成为绿色建筑技术和节能技术的“试验场”。 全市以格力集团、兴业集团、泰坦电气等为代表的绿色建筑建筑节能领域上市企业有19家,还有大超集团等一批国内先进节能装备制造业企业,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优势的绿色产业“珠海集团”。

撰稿:南方日报记者 林玉红 吴志远 黄鹤林

协调员:林雨红

摄影:关明荣

1 家领先参展商

“雄安一号标”企业亮相引关注

“第十四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首次从北京移师珠海,具有特殊意义。”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陈一鸣在会上致辞时表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可以连接沿线国家和国家。 地区,开展贸易和文化交流。 他希望本次会议能够使中国绿色建筑成为拓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抓手。

本次大会以“推动绿色建筑进入品质时代”为主题,吸引了近400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参会。 众多行业领袖分享了他们在全球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领域的新经验。 演讲内容涵盖绿色建筑。 设计、装配式建筑、绿色生态城区等40多个专题。

绿色建材、环保家电、新风系统、废水处理……大会同期还举办了“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 国内300多家企业现场展示了最新技术,让人们领略了“绿色革命”的影响。

在展厅中央区域,荣获雄安“一标”的中建钢结构有限公司展出了以钢结构为主体结构的优质工程模型,包括装配式建筑、城市慢行设施、智能车库、智能化工厂等,吸引了众多专业观众前来交流咨询。

“装配式建筑,即绿色居住系统,是一种立体模块化的绿色钢结构建筑产品,通过多元化的组合实现不同的建筑功能,构造出多变的建筑空间。同时,该产品聚集了诸如太阳能、新风系统等技术是生态、宜居、智能、高效、多元化的建筑产品,已成为建筑行业的“新宠”。 中建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宏表示,从国家重大历史战略重大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项目到广东省重点工程“神光·曲江云谷”全部采用装配式钢结构建造模式。

近年来,国内城市停车位短缺问题持续上升,停车难问题引发关注。 中建钢构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已完成实验基地六类智能立体车库样本库建设,并开展新能源客车研发和推广以及自行车立体车库。 拥有50个泊位的垂直升降立体停车库占地面积仅60平方米,实现了极小地块上立体停车建设的集约用地。

2 绿色探索

所有新建筑都将是“绿色”的

作为中国绿色建筑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盛会,前十三届均在北京举办。 为什么首次选择珠海“离开北京”?

这样的选择显然与珠海长期以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密不可分。 2017年12月,《珠海经济特区绿色建筑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加强了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明确到2020年,珠海将实现“新建建筑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标准,其中二星级及以上项目达到50%以上,运营标识项目达到10%以上的目标。

“借鉴新加坡先进的‘易建’理念,珠海还出台了建筑业现代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和促进建筑业现代化的管理措施。” 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珠海还在全省率先制定了《绿色建筑工程验收指南》等相关技术标准。和《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设计导则》。

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法规的推动下,绿色建筑在珠海蓬勃发展。

铺设一层绿色屋顶、安装太阳能系统、改变建筑朝向——新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居民提供健康、自然、舒适、宜居的居住体验。 “仅2017年,珠海就有11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成为珠海绿色建筑发展的标杆。” 珠海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11个项目包括科技园区办公楼、工业厂房,也包括住宅小区或廉租房,以及‘高端’写字楼”其中,万科城市花园获得一星级运营标志,万科城市中心获得三星级设计标志,金湾区红登区、红旗镇出租屋太阳能热水系统成为示范民用建筑的建筑节能,十字门国际花园项目的现代装配式应用在绿色建筑创新技术应用方面发挥了示范作用。”

“通过规定全市新建民用建筑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标准,珠海建筑业正在实现从‘传统建筑’向‘绿色建筑’转变,绿色建筑从‘浅绿色’向‘深色’转变。绿色的'。” 珠海市住房规划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17年底,珠海市累计绿色建筑面积已达2038万平方米,标定项目71个,总建筑面积​​872万平方米。 全市新建绿色建筑达到100%,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比例累计超过50%。

通过在绿色建筑领域的不断努力,珠海为该领域的科技创新研发埋下了厚厚的土壤,逐步成为绿色建筑技术和节能技术、绿色建筑产业链的“试验田”。正在形成。

3 未来已来

绿色建筑产业梯队初现

展会现场,华发中建新技术(珠海)有限公司向参展商展示了珠海建筑行业首家现代化PC构件工厂的情况。 所谓PC是预制混凝土的缩写,即建筑的主要构件和部件在工厂生产加工,然后运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把施工现场变成了装配车间。住宅加工厂,实现像造汽车、搭积木一样的装配式建筑。 房子。

本次大会上,类似的绿色建筑技术、绿色人居黑科技演示在珠海展区陆续上演。 以格力电器、华发集团为首,由兴业太阳能、4D时代、派诺科技等一大批本地培育的建筑、材料企业组成的绿色节能“珠海集团”。 节能科技产业实力雄厚,并已形成科技化、智能化的特色。

其中,格力电器展示的格力G-IEMS本地能源互联网系统吸引了国内外展商的关注。 据格力工作人员介绍,该系统是集高效发电、安全储电、可靠变电、高效用电、能源实时控制、能源信息集中管理、轻量化交互于一体的完整系统解决方案。 ,剩余电力并入电网,在提高电力系统效率、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让消费者生活更绿色、更舒适。

珠海能耗管理系统公司_珠海市节能协会_珠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记者在展会现场注意到,珠海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为基础的绿色工业体系,推动传统生产方式不断变革。

“我们可以通过3D数字重建和数字虚拟显示技术,实现建筑的数字化呈现,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 4D时代创始人、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崔岩向与会嘉宾展示了全球领先的微米级精度三维数字技术。 凭借出色的技术实力,该公司去年成为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世博会中国馆指定虚拟现实技术提供商,以数字化方式呈现整个中国馆。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珠海能耗管理系统公司,绿色建筑和绿色产业不能沿用传统的行业发展思路和方式,而应积极引入现有资源优势,以互联网时代特征的创新思维取代传统发展思路。 ” 崔琰说道。

在新材料领域,兴业太阳能推出的智能调光投影系统在地铁屏蔽门的应用案例备受关注。 该投影系统由于其多功能性、性价比高、使用寿命长,可广泛应用于橱窗广告、多媒体幕墙、会议室等建筑内外装饰环境。 “当地铁进站时,屏蔽门是普通的玻璃隔断;当地铁出站时,屏蔽门瞬间变成投影屏幕,可以播放新闻、广告、动画等多媒体视频。类似的技术还有非常适合快节奏的城市环境,信息传播。” 据该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该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大连地铁线路。

珠海建筑节能监测平台上线

国内率先将能耗管理延伸至建筑全生命周期

4月2日,在第十四届绿博会现场,基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珠海建筑节能能耗监测平台”正式上线。 国内领先的技术将更好地促进节能减排。

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局长王朝晖介绍,该平台是珠海智慧城市首批重点建设项目。 以引领,建立从立项、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到运营的建筑全生命周期能源管理体系和信息资源库,分步实施建筑能耗定额、节能新技术评价、为电价和建设碳交易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据悉,新上线的平台将同步开展珠海市公共建筑分项计量改造和数据接入,通过配套标准和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实现能耗监测网络的稳定运行。 同时,在能耗监测网络的支持下,推动全市建筑能源管理水平提升和流程优化,形成基于数据的能耗评价体系,构建挖掘分析机制和共享机制。能源消耗数据机制。 未来,它将成为国家标杆项目中的同类平台。

平台上线后,将查看全市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实施进度,实时能耗强度和异常情况,支持“市—区”两级能耗监管模式,实现从宏观到微观维度的能耗数据展示、分析、报警、诊断,协助落实建筑节能减排目标,推动高耗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未来,我们绿色建筑的各个环节将逐步从标准实施走向市场规范运作。” 珠海市住建局表示,珠海将利用该平台对全市所有建筑实施能耗监测。 电费收费标准,将用电量指标推向市场,“比如,如果你的用电量指标超标,如果你还需要使用,你就必须向用电量指标超标的人购买;同样,如果你节约能源,你就会有多余的用电量指标,可以将它们卖给超出用电量指标的人,并用市场化的方式来监控和平衡能源消耗,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珠海标杆绿色建筑闪耀绿博会

本届绿博会上,兴业太阳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罗铎在珠海分论坛上做了《既有办公楼超低能耗改造案例报告》。 通过展示公司珠海研发大楼案例,成为展会亮点和标杆。

兴业珠海研发大楼总建筑面积23546平方米,共17层。 是一座集办公、会议、实验、展览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办公楼。 从外观上看,研发大楼就像大自然中两片充满生机的新叶。 圆润饱满的曲线赋予建筑向上发芽的力量; 从核心来看,研发大楼创新性地实现了超低能耗与超高经济性的完美结合。

研发大楼以节地、节水、节能、节材、保护室内环境为核心,着力打造夏热冬暖地区超低能耗建筑,重点研发基于办公楼、照明节能的智能微能网络技术-建筑节能技术、建筑适应以及混合通风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示范。

罗铎介绍,该建筑拥有40多项创新技术和10多项关键技术,其设计模拟能耗为51kWh/平方米/年,约为广东省办公楼平均能耗的1/3 。 根据实际运行和调试情况,实际能耗可低至35kWh/平方米/年,超过超低能耗建筑能耗指标。 “包括光伏幕墙在内,研发大楼整体光伏系统每年可提供千瓦时的绿色电力。这座2万多平方米的办公楼可实现11%的光伏能源自给率。”

2017年8月,研发大楼成功获得美国LEED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白金认证。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一系列标杆建筑和案例将为珠海走上绿色建筑国际舞台奠定坚实基础。 “这是未来发展和推广绿色建筑的标杆。”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建筑节能首席科学家周南说。

(长春报记者 袁丹)日前公布的2013年全国各地区节能目标责任考核结果令人振奋,吉林省超额完成成绩、扎实落实节能措施受到表彰。 其中,省会长春在追求节能减排方面所做的努力是无可争议的。

工业节能是节能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截至2013年底,长春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耗同比增幅仅为2%,远低于上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以上。 %,较好地完成了省下达的节能目标。 这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难能可贵。 从另一个角度看,长春工业追求“绿色崛起”取得了可喜成果。

近年来,为有效防治大气污染、促进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长春工业合理规划能源结构,大力实施节能降耗,稳步推进新能源利用吉林工业能耗管理系统,逐步减少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使用,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 以及新能源的比重。

华能长春热电厂正式运行以来,已完成多项节能技术改造。 最具代表性的是1号机组1A热网循环水泵变频器改造,每天可节电约7685度电。 华能的节能技改只是长春市众多企业技改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大力推进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通过节能督查、企业节能审计等方式,推动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设备创新,消除设备和工艺陈旧。

同时,长春市还督促企业减少煤炭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通过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从源头上减少煤炭消耗。 目前,全市工业用电量、天然气消耗量进一步增加,绿色能源比重提高,工业能源消费呈现出绿色发展的良好态势。 2013年,电力在全市能源消费结构中上升至第二位,电力和天然气消费比重分别提高3%和2%。

在工业节能方面,市工信局多措并举,推动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开展。 强化节能目标责任,层层分解,层层负责,强化管理; 扩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管理系统预警监测范围,每月调度全市100家以上传统能源消耗3000吨以上重点企业能源消耗; 组织开展节能技改和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认证,帮助7家企业申报节能技改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争取省财政支持300万元; 帮助40家企业争取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减免税政策,企业税收减免7000万元。

在全市工业战线的努力下,工业节能重点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工业绿色发展为重点。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持续提高,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