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能源消耗定额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用经济方法管理企业,加强经济核算,评价经济效果是主要的基础工作。对降低消耗、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能源消耗定额的制定、审批和报告。
1、能耗定额的定义:能耗定额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的合理能耗的数量标准。
2、能源消耗定额必须反映生产建设过程中能源消耗的客观规律。它应该是评估能源利用的依据。能源消耗定额要先进合理,既要反映生产技术水平,又要反映生产组织管理水平。因此,合理的能源消耗定额必须是正确能源消耗规律的体现,正确的能源消耗定额必须在对能源消耗规律的科学研究基础上制定和产生。
3、企业能源消耗定额由企业节能部门组织,生产技术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等共同制定。
4、能源消耗定额的制定要立足实际,深入生产一线,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掌握数据,实测,适当科学分析,准确核算,力争上游达到“快、准、准、全、好”的标准。
“快”是指制定的配额快速及时,领先于生产,起到引导和促进生产的作用。
“准确”依赖于配额数据的长期积累和对生产情况的频繁了解和分析,使能耗配额准确无误。
“成”是指完备、完备,企业的每个生产环节、生产车间的每个生产工序、各种产品都要制定完备的能耗指标。
“好”的配额指标必须是积极的、可靠的、先进的、实用的。对单位能耗尚未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部门,要严格把关定额,促进各项积极因素的调动。
5、能耗定额草案制定后,经员工讨论,相关部门审核,企业领导部门批准后实施。
6、对企业制定的能源消耗定额逐项、逐级审核。审查内容包括:
(一)能源消耗定额审核制定工作报告的说明;
(二)审查是否符合现行国家能源政策、政策法规;
(三)审核能源消耗配额项目;
(四)审查重点项目的变化及原因;
⑸ 与历年能源消耗数据对比,分析是否符合能源消耗规律;
⑹ 在制定过程中审查计算依据,检查计算是否正确;
⑺ 检查是否积极采用节能新技术;
(八)检查各级公开讨论和批准过程中提出的正确意见是否被采纳;
⑼ 审查制定过程中实现能源消耗定额的措施情况。
7、能耗配额审批标准:
(一)配额必须超前、合理、完整、准确;
(二)配额必须达到企业历史水平或低于上年度实际消费水平;
(三)必须建立并有效实施配额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四)严格按照定额和实际用电量考核能源供应;
⑸计量器具必须准确、齐全。
8、企业的单位能耗指标应报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政府有关部门,经批准后实施。
二、能源消耗配额的实施
1、批准下达的能源消耗定额,企业各部门必须执行,所有的能源规划分配、组织供应和成本核算都必须按照定额进行。
2、供能部门根据批准的能耗定额和生产任务核定供应,各单位建立能耗定额管理档案。
3、能源供应部门和生产部门要密切配合,建立健全配额能源供应制度、消费配额等级管理和奖惩制度,实现生产的配额管理,引导生产,并监督生产,以达到最低的能源消耗。
4、做好能耗原始记录和统计分析工作。从能源的进入、转化、分配到最终消耗,各个环节都应该有健全的原始记录,记录不同阶段、不同条件下的各种能源。链接使用和消费。
三、能耗配额检查与分析
1、在执行能耗配额的过程中,需要经常检查和分析能耗配额。,找出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提高能源消耗定额,使之越来越好。
2、检查方式采用统计分析与实际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符合实际能耗管理对,更全面,及时发现能耗定额存在的问题。
3、在检查定额的基础上,进行定额分析,目的是暴露矛盾,找出节约和浪费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设计和工艺的改进,积极采用节能新技术、新材料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