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引领低碳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 在中国,绿色消费成为消费新趋势的同时,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行业的节能环保话题也不断升温。 绿色节能环保建筑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房地产建筑业加速绿色转型
近十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房地产迎来了规模化增长的高光时刻。 建筑数量和在建面积大幅增长的同时,也给环境和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 业内人士指出,建筑能耗、建筑垃圾、建筑污染已成为我国房地产建筑行业在环境保护方面面临的主要挑战。
中国的房地产建筑业、工业、交通被列为“能源消耗大户”。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发布的《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18)》披露,2016年我国建筑能耗总量为8.99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0.6%。 有关专家指出,我国建筑节能普遍偏低,提升空间很大。
此外,根据中国科学院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国每年产生约24亿吨建筑垃圾,占城市垃圾总量的40%,已成为制约城市垃圾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2017年,我国产生的建筑垃圾利用率仅为5%左右。 与发达国家的建筑垃圾再利用率相比,我国还有较大差距。
如今,房地产行业正迎来行业转型的风暴,房地产企业的增长方式也从注重速度和规模向注重效率转变。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房地产企业自主探索出提高环保效益、绿色发展的主动性。 例如,万科推进绿色建筑产业链; 恒大建立绿色建筑研究基地; 碧桂园自主研发高品质施工体系,专注于绿色环保施工技术。 “绿色”和“科技”成为地产界的热门话题。
“绿色科技”助推高质量发展之路
绿色建筑被认为是符合绿色生产方式的建筑未来发展方向。 住建部印发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绿色建筑面积占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要超过50%。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 2015年,住建部更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从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六大指标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和星级评定管理。
在规划和标准的引领下,不少房企已经跑上了绿色建筑的跑道。 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上市百强企业共获得绿色建筑二星级、三星级认证面积2268.3万平方米。 其中,碧桂园、恒大、绿地控股和融创中国四大房地产企业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建筑认证面积均超过100万平方米,碧桂园以299.7万平方米位居榜首。
碧桂园近期发布的《2018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在绿色建筑建设和节能减排方面,碧桂园通过引入科技手段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尝试,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的环保“绿色科技”秘籍。
其中,被动房系统的发展令人印象深刻。 碧桂园引进德国高性能节能建筑理念,改进围护结构、新风系统、高性能门窗等技术,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被动房体系。 据了解,该系列被动房项目可实现建筑节能率90%以上,在夏热冬暖地区实现采暖能耗降低85%以上的低能耗效果。
此前《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18)》显示,北方采暖碳排放占全国建筑碳排放总量的25%。 被动房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对缓解我国能源短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少大气污染等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碧桂园的代表性被动房项目——台州九章府已被列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近零能耗技术体系关键技术开发”科技示范项目。 . 同时,该项目还获得了2018年度“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识项目称号。
此外,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也值得关注。 装配式建筑,即由现场预制零部件组装而成的建筑,可减少80%的现场建筑垃圾和60%的材料损耗,显着降低施工噪声和扬尘。
碧桂园是国内较早进入装配式建筑领域的企业。 其对高品质建筑系统的创新研发不仅限于装配式领域,还包括高精度建筑模具、混凝土现浇外墙等多项“绿色技术”。 合并。 通过技术创新和精细化管理,实现了内外墙免抹灰,减少了建筑垃圾的排放,大大改善了现场施工环境。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碧桂园已在140多个项目中实施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总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
多元化、创新的“绿色科技”带来了建筑业生产方式的革新,碧桂园一直走在中国房地产建筑业绿色发展的前列。
从绿色创新到可持续经营
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已成为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 对于企业而言,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国家战略,更是关系到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
自2006年原建设部颁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来,国家不断完善和深化绿色地产领域的制度管理。 在绿色建筑领域取得骄人成绩的碧桂园,也在日常管理和制度建设上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碧桂园透露,绿色环保一直是公司经营管理的指导方针之一。 公司在碧桂园管理层的带领下,自上而下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从绿色办公环境到产品、运营、运营等各个业务场景。服务方面,公司真正贯彻了绿色实施管理理念。
碧桂园总部办公楼作为佛山顺德的标志性建筑,是一栋以绿色生态为设计主题的绿色节能生态办公楼台州企业能耗管理系统建设,通过错落有致的绿色阳台建设,在首层打造森林长廊。主要入口。 绿色管理理念体现在这座生态办公楼。 其中,建筑自遮阳和节能门窗设计是一大亮点。 错落有致的阳台被绿植覆盖,将直射阳光转化为漫射光,并配备高透Low-E中空玻璃,既阻隔太阳辐射热量,又保留可见光带进入室内,有效减少室内空调和照明能耗。
与此同时,碧桂园正紧锣密鼓开展数字化创新行动,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升办公效率,在推进无纸化办公的同时,也将减少纸张等自然资源的消耗。 总部大楼也在有序推行垃圾分类回收机制。 据统计,截至2018年10月,碧桂园总部办公区共回收快递袋2.3万个,垃圾35.4吨。
环保管理理念不仅限于碧桂园总部大楼,碧桂园团队也将绿色管理延伸至其他业务板块。 以酒店业务板块为例,据了解,碧桂园酒店板块需签署《能源管理责任书》,落实能源责任考核机制与个人工作绩效挂钩等措施,以取得更好的环保效益。 数据显示,2018年,碧桂园集团酒店板块共回收AA电池25万至28万只,折合近6.72吨; 回收厨余1,095至1,277.5吨,回收再生废物约730至1,095吨; 并处理了约 1,095 吨不可再生垃圾。 -1460 吨。
从企业理念、管理措施到制度完善,碧桂园绿色发展是一项有血有肉、稳步推进的系统推进工程。 碧桂园如此坚定地推动绿色发展的使命感从何而来?
“百年企业的根基在哪里?” 或许,从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经常思考的问题中就能找到答案。 企业如何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造福于人,造福于社会”,成为环境友好型企业。 这位草根企业家深谙此道。
去年,碧桂园提出“提质控速,行稳致远”。 作为领先的房地产企业,碧桂园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以实际行动积极承担企业公民的环保责任,也提出了谋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愿景。
与此同时,碧桂园的“绿色科技”还在迭代升级中。 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也与碧桂园合作,加大对绿色环保技术的研发和投入。 绿色建筑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房地产业绿色发展之路显得后劲十足。
【轻松分享购房资讯,快来关注乐居网】
6月16日,“2017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研究报告发布会”在北京喜来登酒店隆重举行。 中海物业凭借领先的综合实力和卓越的服务管理水平,连续十年荣获“2008-2017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并荣获“2017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综合实力TOP 10”, 2017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服务规模十强企业、“2017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服务质量领先企业”、“2017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满意度百强领先企业”等多项荣誉。
中海地产执行董事、副总裁史勇先生(右一)上台领奖
追求卓越,重视专业
中国海外置业集团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建筑总公司下属的中国海外集团公司。 是中国首批一流物业管理公司之一。 1986年,中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 公司自1991年起在中国大陆开展物业管理业务。 2015年10月23日,中海地产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2669.HK。
中海物业秉承“追求卓越,成为中国物业行业标杆企业”的企业愿景,践行“以事为本,以商为本”的服务承诺,弘扬“精细、专业、诚信和谐”,经过30多年的管理实践和品牌积累,公司在物业管理专业化、精细化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公司已获得ISO 9001:2008、ISO 9001:2008、ISO 10002:2004、ISO 14001:2004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 18001:2007标准认证。
全国布局,国际化经营
截至2017年3月,中海地产已完成52个全国重点城市的全国战略布局,横跨中国内地、港澳地区,管理项目包括中高端住宅、写字楼、商业综合体、政府财产。 拥有员工2万余人,签约物业项目489个,服务面积过亿平方米。 已成为集国家战略布局和国际化经营视野为一体的行业领先品牌。
专业管控,建立科学管理体系
作为业内首家通过三体系认证的企业,中海地产始终注重并持续推进系统化、规范化、规范化管理,有效保障了客户服务质量的规范化、稳定性和连续性。
是对建筑硬件设施的精细化、长效性维护保养,公司专业能力的培养,为公司财产保值增值,是低调务实的优良传统。 以及“双大班”管理模式,对设备设施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和规划,通过机房远程监控系统、设备设施管理平台、集约化维护系统、能源消耗等信息化平台,实现标准化、智能化管控平台 专业管控,形成无忧工程服务链体系。
在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的市场环境下,中海物业以科技为依托,积极探索物业管理技术创新,先后获得5项国家专利和2项国家计算机著作权登记证书,自主研发了“悦”系列产品为客户量身定制,为客户的居住体验提供硬件保障,营造安全、舒适、整洁、和谐、人文的生活和商业环境。
科技产权管理,打造物联网社区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中海物业采用“物联网+社区”的方式,打造以智慧社区建设为核心的“新技术物业管理服务体系”,通过“ “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技术解决方案”+“科技物业管理运营系统”+“人才体系——5321计划”三位一体构建永续生态社区,即泛在网络、统一集成平台、深度定制系统,强大终端,高效专业运营。
在智慧社区建设中,打造“云系列”产品和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为中海物业现场管理带来三大变革:一线服务到专业化转型、日常化监控指挥调度使中心服务更加精准化,项目经理向职业化转型。 给中海置业的客户带来三种感知: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听得见的。
2017年社区能耗综合管理系统,中海物业将全面推进智慧社区项目建设。 在物联网新时代,将继续践行“以物为本,以商为本”的服务承诺,用科技手段为客户服务带来变革。
创新服务全面提升客户体验
基于日益个性化、精细化的客户服务需求,中海物业以客户体验为中心,首创物业管理服务产品设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完善服务产品设计,自主研发了微笑100%和应急100%,3大系列10种服务产品100%落地,通过智能管控,提升信息传递效率,实现专业分工协作,不断提升服务时效和客户体验。
在公司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海物业不断为品牌注入新鲜的时代特色,先后打造了“中海深蓝”高端物业项目服务品牌、“紫金执事”服务理念创新升级客户服务体系,以互联网、物联网为技术载体的“云智服务”品牌,深度延伸客户服务内涵,全面观察客户尊重需求,构建全新体验多维智慧生活。
针对商业客户的优质服务需求,中海物业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三维维度,识别出服务过程中的33个重要客户接触点,通过重要联络点的管理。 同时,从视觉、触觉、听觉、味觉、感觉“五感”出发,设计推出3D标志氛围营造理念,为客户营造舒适的办公环境。
近年来,在“卓越共建”活动中,中海物业通过打造样板项目,提升老旧小区的硬件设施和软服务,竭诚为客户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友善邻里,体贴周到。服务,让客户满意。 所需的高品质住宅价值、品牌价值和投资价值,增强了客户对中海品牌的信任感和归属感。
工匠制,锻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在时代呼唤工匠精神的时候,中海地产提出了建设“工匠体系”的理念,并制定了“工匠体系”建设的五年规划:建立一支具有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满足整体业务发展的需要。 人才队伍将逐步传播“中海工匠”的品牌影响力。
中海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整合解读工程、安全管理、环境专业管理的服务标准和工作理念,构建以打造工匠为目标的“工匠体系”,培养匠心,凝聚人才。 主线是体验具有中海地产特色的“工匠精神”。 通过“蒲公英追梦”和海鹰计划,构建公司技能人才孵化体系; 鼓励创新,通过“金螺丝”“金扳手”等技能评价选拔专业技术人才; 设计“5321”工匠人才计划,推进人才梯队建设,通过专家认证、经理人训练营、中海技能杯竞赛平台,培养具有组织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成为公司管理的生力军。
多元服务构建互联生活
互联网生活逐渐改变了消费者的生活环境和消费需求。 为满足广大业主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需求,中海物业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大力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多元化服务。 以社区资产运营、客户资产运营、生活服务运营、平台业务运营为主线,探索房屋经纪、家居装饰、家居服务、商品销售等业务增长点,社区O2O平台——”你的家》已上线。 通过整合同类服务资源,提升物业服务内容和体验; 同时,结合社区场景,打造新型商业生态服务体系,打造具有持久生命力的社区商业生态,为客户提供更快捷、更直观的用户体验。 形成全新的内外服务生态环境,提升客户生活品质。
经过30多年的市场磨练,中海物业已成为集国家战略布局和国际管理视野为一体的行业领先品牌。 展望未来,中海地产将紧跟时代脉搏,通过管理创新和智能科技的推广应用,加速“智”的迭代,以创造客户价值为导向,不断加强资源整合、互利、共生能力,实现企业的社会使命。 打造百年基业长青!
中国指数研究院深圳|权威、客观、公正、全面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