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这个中国超级计算中心将比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75倍
时间:2023-05-10   

总投资450亿元的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目前在上海松江开工建设

30秒快速阅读

1、新基建之风下,“超算热”方兴未艾。 腾讯投资450亿元在上海建设超级计算中心,阿里和百度也投入巨资。

2、与以往的基建项目不同,非公有资本将成为本轮投资热潮的主力军。 为什么腾讯、阿里、百度都在建设数据中心? 人工智能可能是一个答案。

3、腾讯正在建设的超级计算中心,其总计算能力将是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的75倍。 超算中心,互联网巨头的下一个赛道。

在G60沪昆高速大港出口下匝道,拐几个弯,驶入文祥路。 一路走来,还有一系列耳熟能详的名字,如库卡柔性系统(上海)有限公司、富士美半导体精密工业、上海超硅、台积电(10厂)……

这是“G60科技创新走廊”的起点。 在这片区域,一处待建工地格外引人注目。

G60科创走廊线

谁会是这个“群体”的新加入者?

谜底将于6月5日揭晓。

“到2021年底,这里将建成世界一流、全国前三、长三角第一的人工智能超算枢纽。” 在总投资450亿元的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开工仪式上,松江区委书记程祥民透露,这也是全国新基建领域单笔投资最大的项目疫情以来。

超级计算中心是体现国家创新能力的“国家利器”,历来由国家科研机构和高校共建。

“中国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

如今,在“新基建”的风口下,超算中心正成为城市竞相打造的“新名片”。 仅2020年初,厦门和苏州就宣布启动超算中心建设。

“超算中心是战略性产业的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前要考虑是否有成熟的产业和生态应用,而不是建设后才去找应用。”

对于这场“超算热”,一位政府官员认为,在能耗指标稀缺的一二线城市,必须先下决心建设“超算生态”再行动。

01

总算力超过全球最快

超级计算机75次

日前,天津、深圳、济南、长沙、广州、无锡、郑州等七地相继成立国家级超算中心。 上海超算中心也在2000年成立。此外,国内一些高校也建立了自己的超算中心。 .

“腾讯的投资是传统超算中心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将彻底改变超算中心的生态。”

某高校超算中心人士告诉《IT时报》记者,高校超算中心的建设成本大多在亿元以下。 相比之下,腾讯450亿元的投资确实是一笔“大手笔”。

按照规划,腾讯长三角AI超算中心及人工智能产业园将占地236亩,包括8个高标准数据中心。

其中,单个数据中心可提供10万个GPU(或同等AI处理芯片)的计算能力。 100个大型人工智能计算项目,整个中心计划建设48万台服务器和25000多个等效机柜(腾讯R18微模块型号)。

保守估计,这个规模至少是长三角第一,全国前三。

浮点速度 (FLOPS) 是超级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当今的计算性能位居世界超级计算机之首,最大计算能力为每秒14.86亿次运算。

全球超级计算机榜单前3

腾讯超算中心单栋楼的计算能力基本与此相当。 如果叠加,腾讯超算中心8个数据中心的总计算能力可达每秒1120亿次运算,提升75倍。

当然,单纯的算力数据对比并不代表实际的计算效果,但对于提升超高密度计算效率最有效的方式——在缩放方面,云方式显然更加灵活。

腾讯相关人士告诉《IT时报》记者,新冠疫情期间,为满足各行各业在线学习和工作的需求,腾讯会议一直在扩充资源,累计扩容超过10万场。云主机,涉及百万核以上的计算资源。

“这样的资源需求,只有基于海量的云计算能力才能实现,这也是建设超大规模超算中心的意义所在。”

02

人工智能成超算新“蛋糕”

人工智能是超级计算的新需求。 北京大学教授杨超曾表示,像Zero这样的大规模AI应用,要想在一天内完成训练,所需的算力已经超过1 Eops(每秒100亿次运算)。

上述高校超算中心人士进一步解释,传统的并行超算多用于科研项目,需要用户提前根据测试数据做模型,然后进行预测。

一般来说,只要原始数据准确,模型规范,就可以计算出比较准确的结果。

而人工智能采用深度学习算法,输入参数训练模型,然后输入新的数据不断修正模型,最终可以得到一个相对准确的模型。

零背后的算法

“简单理解,传统超算门槛高,需要模型准确,以前只有科研机构才有实力做,而云超算中心门槛更低,数据量小就可以上手。”创业公司也可以,借用算力建立模型,然后应用,但不断修正过程所需的算力也是惊人的。

零从0开始训练背后的算力

03

互联网巨头“新军备竞赛”

今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明确将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纳入第一类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开启新一轮基础设施投资热潮。

不过,与以往的基建项目不同的是,在这轮投资热潮中,非公有资本将成为主力军。 以上海为例,新基建计划总投资2700亿元,其中2100亿元来自社会资本。

互联网巨头自然不想错过新风口。

就在腾讯宣布超算中心开工的第二天,快手宣布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启动智慧云大数据中心项目,投资100亿元。

此前,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京东也公布了新基建投资计划,其中大笔资金投入数据中心建设。

国盛证券认为,一线城市IDC资源相对稀缺且难以复制,腾讯、阿里巴巴等云巨头积极储备,“军备竞赛”已然拉开帷幕。

“能耗指标是最稀缺的资源。” 近年来,受限于电力、土地成本和节能减排指标,北上广一线城市的数据中心建设受到严格控制。

在《上海市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简称《三年行动计划》) ,明确提出上海数据中心建设总体规模要控制在16万个机架。

据某电信运营商人士介绍,在上海建设互联网数据中心需要审批和配额分配。

6月5日,上海市经信委印发《关于支持新建互联网数据中心项目能耗指标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共落实高密28A机柜能耗指标3.6万个,比上海市经信委3月份计划多出约6000个,其中特批临港、松江腾讯数据中心指标3000个。

“能耗是我们从一开始就关注的一个因素。腾讯超算中心的PUE(数据中心全部消耗的能源与IT负载消耗的能源之比)是1.1,”科学与技术部主任说。上海市松江区科委(信委)赵宏伟告诉记者,这个数字比一般意义上的数据中心低30%。 根据《三年行动计划》,新建IDC的PUE指标为1.3。

长城证券研报显示,截至2020年5月8日,上海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机架12万个,与16万个的总规模仅差4万个。

松江能耗管理系统怎么样_山东能耗管理监测系统_能耗设施设备运行管理及节电,节水,节油等管理措施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在新基建明确发展数据中心和智能计算中心后,一二线城市有望放松对此的限制。

不久前发布的《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0-2022年)》指出,能源消耗指标将适当向功能重要的IDC项目倾斜,并计划继续新增一批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架号。

这或许就是腾讯不再建设传统IDC,而是建设超算中心的原因。

“限制在一线城市建设数据中心会导致需求溢出,围绕一线城市布局将成为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松江可以借此形成新的数据中心产业带,带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一位腾讯人士表示。

04

“超算生态”的商业未来

随着数据爆炸时代的到来,超算中心的定位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有研究机构预测,到2030年,全球数据原生产业规模将占整体经济总量的15%,而中国数据总量将占全球数据量的30%。

万物互联带来的爆炸式数据量,对能效比逐渐降低的传统超算中心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另一方面,新的应用场景不断涌现。 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政务应用、金融服务、医疗健康等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服务更加精细化、个性化。

这些超高速计算的新需求,意味着超算中心将不再“远在天外”。 它需要更像一个“智能大脑中心”。

这也是全国各地竞相建设超算中心的重要原因。 智慧城市需要“城市大脑”。 但对于社会资本打造的超级计算中心来说,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利润。

“目前,我们中心基本满负荷运转,但收入根本无法覆盖成本。” 上述高校超算中心人士表示,传统超算中心主要用于气象、生物、化学等国家大科学项目。 不要想太多利润。

记者在网上看到的一份《大连理工大学超级计算中心服务收费标准》显示,如果采用双路刀片计算,节点数少于5个,每核每天700元。 如果是GPU计算节点,GPU为1000核小时/天,CPU按实际使用计算机小时数的1.2倍计费。

按照规划,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将于2021年底建成,届时腾讯两大顶级实验室科恩和优图将落户松江。

腾讯云副总裁刀锋告诉记者,未来超算中心除了自用外,还将充分发挥集群规模效应,整合腾讯云、企业微信、腾讯SaaS加速器等内部资源,并向包括腾讯上下游企业在内的整个市场开放。

“我们希望在松江筑巢引凤。” 赵宏伟透露,松江将依托超算中心的产业生态,引进10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

随着数据中心规模和区域布局的变化,超大规模成为数据中心建设的主流。

“超算中心强调大规模高性能计算松江能耗管理系统怎么样,对计算时延要求极高,围绕超算中心自然会形成超算生态。”

一位云计算架构专家告诉记者,当计算能力不再是问题时,距离和带宽将成为限制大规模计算的障碍。 对于用户来说,离超算中心越近越好。

“比如一家汽车设计公司需要快速渲染图片,图片上传速度跟不上超算的速度,那么自然会迁移到腾讯的超算园区。”

松江作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源头,是上海先进制造业的主战场,也是上海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 也是上海首个也是唯一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超算中心建成后,将与松江高端制造产业生态有机结合,为落户松江的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重点企业提供服务。同时,作为国内最大的长三角超级计算中心,也将为整个长三角的企业提供服务。” 赵宏伟说道。

能力、需求、客户、辐射效应,独特的“超算生态”,或许是巨头们愿意在此一掷千金的根本原因。

作者/IT时报记者 郝俊辉

编辑/被踢的女孩

排版/黄健

图片/东方IC、上海松江、腾讯、快手、国家发改委、上海市政府、上海市经信委、赛迪顾问、大连理工大学超算中心、微博

来源/《IT时报》公众号

新华社济南3月23日电(记者汪洋)记者23日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山东印发《山东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若干日前,明确了推进新基建和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到2022年底,山东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

酒店工程部能耗管理_大唐集团以热效率为核心能耗管理指导意见_济南能耗管理平台系统

山东提出,到2022年底济南能耗管理平台系统,县级以上城区和重点镇(街道)基本实现5G网络覆盖; 推进工业设备网络化,推动高能耗、高风险、通用性强、优化价值高的工业设备上云。 到 2022 年底,将有 2000 万台联网设备。 以5G为例,截至2月底,山东16个城市建成5G基站超过1.1万个,济南、青岛、烟台基本实现重点城区连续覆盖。 “疫情期间,山东分解年内开通4万个5G基站的任务,确保圆满完成。”山东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长孙新波说。

酒店工程部能耗管理_大唐集团以热效率为核心能耗管理指导意见_济南能耗管理平台系统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基础设施的内涵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 山东省大数据局副局长连凯表示,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山东提出要加快网络、云、端建设。 “网”主要是指构建泛在连接的信息通信网络。 加快发展集5G、全光网络、卫星通信、量子通信于一体的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设施,通过骨干网扩容、国际通信枢纽建设,进一步提高网络容量、通信质量和传输速率,和 IPv6 升级。 “云”主要是构建高效协同的数据处理系统。 加快数据中心高水平建设,推动云计算、边缘计算、高性能计算协同发展,促进数据中心空间集聚、规模发展、存储计算平衡、节能降耗,提高支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应用场景能力,全力打造“中国算谷”。 “端”主要是指全球感知的智能终端设施布局。 积极布局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强感知的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完善泛在互联、统一识别、动态控制、实时协同的智能感知体系。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