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8月10日,浙江省“工业碳平台”场景应用正式启动,具备在全省推广应用的条件。 工业碳平台作为工业数字化平台,与国网新能源云、绿色金融服务、数字经济与信息平台实现数据互通共享,覆盖浙江省42226家上市企业,为企业提供工业碳效智能配对。 5,150 政府用户 标准数据服务,推动碳效率评价结果与绿色转型相结合,助力工业生产节能减排,提高能效。
今年6月4日,国网新能源云碳中和创新实践基地在浙江湖州成立,发布了“碳效码”、“碳惠易”、“碳惠贷”三个应用场景。 在此基础上,国网浙江电力、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统计局联合确定湖州为全省工业碳平台建设试点,开发了工业碳平台具有推广全省的价值。
工业碳平台分为省市两级,包括“碳监测”、“碳对标”、“碳中和”和“碳应用”四大核心模块。 破解碳效率计量、评价、使用、治理导向,运用数字技术和数字思维,全面推进碳金融、碳技术改造等多场景应用,构建行业碳效率智能对标(碳效率代码)体系,并探索形成一种可重现、可扩展、可见和可感知的方法来实现工业领域的碳中和目标。
其中,碳监测模块全面对接煤油、燃气、火电等数据,分市、县、行业进行碳排放监测,为政府率先实现碳排放提供量化参考。碳达峰,精准引导企业明确定位和节能减碳; 碳对标模块应用行业碳效率智能对标系统浙江园区能耗管理系统,进行水平和效率对标,展示企业在全行业的碳效率水平和行业的碳效率水平; 碳中和模块大力提高企业清洁能源使用意识,宣传推广绿色电力交易的理念、价格、优势和意义,挖掘绿色电力零碳价值; 碳应用模块将碳效率评价结果与绿色转型、“亩产英雄”、绿色工厂星级管理评价、绿色金融服务相结合,为企业提供可信的碳信用,降低融资成本,增加企业积极实施节能减碳技术改造,积极提高能源效率和碳效率水平。
工业碳平台上线后,政府方将通过驾驶舱实现“一屏掌控”,企业方使用企业代码对标“一键评价”,实现政府方共同参与。政府和企业参与社会治理,促进企业节能减碳和全社会能源效率水平提高。 下一步,国网浙江电力将在现有改革基础上,推动碳效率数据与碳汇等碳市场活动有机结合,培育碳数据交易市场,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节能减排、绿色环保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对生产工厂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从哪些环节节能,哪些设备节能减排等,都需要严密监控能耗。 在此基础上,才能在不影响产能的情况下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工厂能耗监控管理系统解决方案,针对楼宇、园区、化工、冶金、火电等行业常见的能耗、水、电、油气等资源,依托实际布局,通过远程数据采集,实现实时监控、数据统计、分析和管理,从而实现能源消耗的精细化管理和节能减排的目标。
系统功能
1. 数据收集
通过大量传感器、采集器等智能传感设备,RS485、4G、5G、LORA、WiFi等接口,获取暖通、照明、电力、燃油、电量等项目数据监控,24小时采集,监控频率可调,最多一分钟一次;
2.统计
根据监测数据,按照设备分类、分项、功能区等,以日、周、月、年等为统计单位,实时显示仪表整定参数、运行状态参数、控制命令执行等,以图表、曲线的形式展示,实现多角度、多维度的能耗统计管理;
3、能耗分析
基于逻辑控制原理和算法分析,智能分析能耗、用能设备、用能单位、设备类型等专项分析;
4.数据管理
云平台支持历史数据查询、对比分析、导出下载等功能,可划分功能区域、部门、应用系统。 查询分析情况,导出生成数据报表;
5、能耗报警
系统支持自动报警功能,可对监控参数、设备状态、时间等进行报警。云平台提供E-mail、短信、声光、云平台消息等报警形式,及时通知操作人员进行故障监控和决策;
6、智能降耗
通过能耗分析模型,自动调整电、气、水系统、设施的控制,在不影响工厂、车间运行和生产效率的情况下,实现节能降耗;
设计原则
①实用性
构成能耗监控管理系统的软硬件组件必须符合现场的实际能耗,这是首先要遵循的设计原则。
②稳定性
系统需要长时间不间断运行,并能监控用能网络的运行状态,并具有一定的事件处理功能,因此系统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
③可扩展性
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未来可能会有项目扩展、改造、兼容其他系统、集成等需求。 这就需要系统预留多个与其他系统的通信接口,以供二次开发。
④维护方便
云平台维护尽可能简单易学,操作难度低。 在实现最低系统故障率的同时上海能耗管理系统开发定制,还考虑了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