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国务院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碳,推动绿色发展。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省建筑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陈建标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对节能减碳的政策支持,大大增强了企业向绿色发展转型的信心。
《2022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建筑施工能耗22.7亿吨标准煤,碳排放50.8亿吨,分别占全国建筑能耗的45.5%和50.9%。分别为全国总计。 . 在此背景下,绿色建筑成为实现“双碳”目标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绿色建筑在城乡建设中蓬勃发展,但仍存在重设计轻运营、绿色建筑推广力度不够等问题。 绿色转型。
陈建彪表示,建筑业绿色转型对于转变我国城乡建设模式、打破能源资源瓶颈制约、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培育节能环保型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保护战略性新兴产业。 当前,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产业已成为地方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共识。
近年来,广东省建设研究院坚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汕头建筑能耗管理系统,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大力加强绿色建筑设计技术研究,加快绿色技术集成应用场景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华南大型复杂航空枢纽绿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多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启动了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广州无限极广场、汕头大学东校区和亚青赛场馆项目、珠海横琴保利中心、光明科学城等一批高星级绿色建筑精品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绿色窗口。 同时,还编制了《广东省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等多项省级标准,为推动建筑业绿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广东省建设科学研究院三星级绿色建筑典型作品:广州白云机场T2航站楼
广东省建设科学研究院三星级典型绿色建筑项目:广州无限极广场
建筑业绿色转型是绿色发展的“牛鼻子”。 未来,广东省建设研究院将加大科研投入,积极探索绿色施工技术体系建设与应用,开发可复制推广的绿色低碳“产品”,创新打造新建筑领域从单体建筑到城市群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携手行业企业共同创造和分享绿色发展转型的“中国经验”。
当前,我国推动绿色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行业和地方层面的绿色实践越来越丰富。 为介绍中国2022绿色发展进程和分享经验,12月20日,新京报零碳研究院发布了《2022绿色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上海钢铁企业能耗管理系统,在专项编制的基础上,扩大了内容。全年报告。
《报告》共五章,分别是中国碳中和行动、重点行业绿色升级与零碳转型、城市案例与地方零碳政策、2022年十大绿色发展案例、全球零碳行动与展望。 在展望部分,《报告》显示,各类高污染行业将逐步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
在双碳目标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最大利器就是碳交易。 全国碳市场将于2021年7月16日正式启动网上交易,首个履约周期将于2021年12月31日结束。全国碳市场第一阶段共计2162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纳入,首次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责任压到企业身上。 第一履约期碳排放配额累计交易量1.79亿吨,累计交易额76.61亿元。 全国碳市场总体形势向好。 一期覆盖面较广,运行机制稳定。 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经验,为更多产业的融入奠定了基础。
事实上,2011年以来,我国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深圳、福建等8个省市(地区)相继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不同行业开展精准碳排放管理。 包括电力、钢铁、水泥、化工等高污染、高耗能行业。
下一步,预计“十四五”期间,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金属、造纸、航空等高排放行业也将逐步纳入。 逐步推出期权、期货、远期、互换等碳金融衍生品,不断完善碳交易金融体系。 此外,专业的碳资产公司、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有望参与全国碳市场,从而提高市场交易的流动性。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程伟淼主编 陈力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