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作为第二批国家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试点城市,福州围绕绿色发展目标,全面开展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和能效提升。 昨日,记者在城乡建设局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福州能耗管理平台系统,74个总建筑面积334.5万平方米的节能改造示范项目正在推进中。加速。 目前,改造面积270.6万平方米。 明年内,全面完成360万平方米国家节能重点城市建设任务。
位于五四路的国际大厦已有近30年的历史。 随着节能改造的启动,“老楼”焕然一新。 原本为大楼供冷的133台箱式空调机组陈旧,耗能大。 如今,两台1级能效水冷螺杆式空调机组入驻,再加上新增的智能监控系统,让空调以最低的能耗实现最佳运行。 此外,大楼内的4,971盏日光灯等传统灯具也升级为高效LED灯,环保节能。 根据第三方评估,该建筑年总节能量约49.3万度,年综合节能率达21%。
市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据统计,福州市建筑能耗约占全市总能耗的四分之一,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为远高于住宅楼。 作为试点城市,福州市重点选择能耗高、改造效益明显的大型商场超市、酒店宾馆、商务写字楼等公共建筑。 结合地理气候条件,总结出以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和能耗监控系统改造为主,热水系统改造、可再生能源应用和电梯系统改造为辅的一条技术路线,以实现目标能源消耗的“低消耗”。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福州市已顺利通过省住建厅组织的全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考核验收。 经第三方核定,已建成示范项目平均节能量达到22.5%。 投产后,每年可节约电能约5390万度,折合标准煤1.6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13万吨,节约能源成本约4312万元,节能效果显着。卓越。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福州市探索了许多创新方式。 例如,福州市优先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探索建立由项目业主和节能服务公司实施的新型改造体系,第三方评估机构认可,关键节点政府监管,能源管理平台把控。 机制。 “我们设立专项补贴基金,提供差异化补贴,起到激励作用。” 该负责人表示,福州市还与商业银行合作,鼓励金融机构为合同能源管理单位提供绿色金融服务,扶优扶强,让节能改造可持续发展。
“市级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已正式纳入‘2019数字福州’项目并持续完善,许多改造完成的项目已接入该平台,实时上传能耗数据。 “ 该负责人表示,未来,节能改造示范项目、新建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分项计量将接入该平台,让建筑能耗在行业内一目了然。实时化,管理可全职化、精细化。 (福州日报记者孙漫)
建设强县再添绿色建筑发展新“引擎”
台海网4月28日电 据福州日报报道,闽清县是福建首批四大“建筑之乡”之一。 为推动行业标准制定,促进技术成果转化福州能耗管理平台系统,实现产业链条带互补,27日,东南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筹)在闽清县揭牌,为推动全县绿色建筑产业发展增添新机遇。 “引擎”。
打造产学研合作新平台
同日揭牌的东南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筹)由闽清县、武汉大学、东南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共建。 探索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和新材料开发应用,促进建筑业节能减排,实现技术创新驱动目标。
作为平台“智库”,工程研究中心参与建设的四所高校在建设领域“各有千秋”——
依托东南大学BIM-CIM技术研究中心,加强福建省建筑信息化平台建设; 依托武汉大学重大工程安全与技术研究院、武汉大学绿色建筑研究院等机构,助推可持续城市、绿色建筑和绿色建筑领域的发展; 依托福州大学“土木工程防震减灾信息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助力土木工程信息化关键技术攻关; 依托福建省精密成形制造工程福建省工程研究中心,引进精密模具设计制造、先进材料成形与加工技术等技术与成果...
“通过携手四大高校,希望搭建产学研转化平台,使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相匹配;同时,引进权威机构,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可以培育壮大行业,掌握更多‘话语权’”,闽清县科技部副县长林海涛说,这个平台也将助推全县产业招商引资和科技创投,获得更多支持。对于生产要素。
为保障项目顺利推进,闽清县将尽最大努力发挥地方保驾护航作用:成立公司作为工程研究中心的运营主体,积极对接上级部门争取政策和项目支持,成立管理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不断整合成熟技术成果转化实施,服务县内外建筑施工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携手助力实现“碳中和”
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将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纳入“十四五”规划建议。 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是一场硬仗。 仅建筑业的碳排放就占总量的40%,超低能耗建筑技术是建筑业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路径。
围绕这一目标,在本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闽清县还在数字中国会展中心举办了超低能耗建筑技术高峰论坛,并开展了系列产学研对话活动。
“在中国实践碳顶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举办这样的论坛意义重大。” 作为东南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成立的见证人,论坛嘉宾、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指出,超低能耗建筑技术的推广——建筑节能是改善民生的现实需要,是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 推动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离不开科学家成熟的科研成果和企业家对科研成果的转化,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期待闽清县政府能够出台优惠政策,更好地推动绿色建筑产业发展。” 研究中心的成立,也是对这种期待的呼应。
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福州“融博会”智库代表任怀新博士告诉记者,研究中心落户闽清,不仅是看中了闽清这个“建筑之乡”的地位。 ” 基础雄厚、产业链完整,当地优质的建筑企业和比较完善的协会,让专家学者们为这里优良的营商环境所折服。 “当地政府把‘强建筑’作为‘十四五’发展战略之一,在人才引进、基础设施支持、后产业叠加等方面给予了积极的政策支持。”
当天,院士专家们还走进洪林厝、吴孟超院士馆、梅城印章历史文化街区等地,感受闽清的文化传承与发展脉搏。 (福州日报记者 林瑞琪 实习生朱家业)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