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为加快高效节能产品的推广应用,引导绿色生产和消费,近日,慈溪新闻网组织编制了“能效之星”产品目录。 2017年至2020年,宁波德曼压缩机有限公司研发的产品连续四年荣获“能效之星”。
自2017年以来,德曼的“能效之星”分别为EV22B、-7、GGV76-7、-7。 以德曼节能空压机GGV76-7为例,根据国家去年-2019年新发布的《通用型变速喷油回转式空压机能效等级》,德曼节能空压机GGV76-7是一款优秀产品 国家一级能效12.3%,与国家一级能效相比每小时可节电11.86度电。 按每年运行8000小时计算,每年可节电94880度电。
德曼以“让天空更蓝、让客户感动、让全体员工开心”为经营使命,20年来对安全、节能、智能服务的追求从未停止。 不断创新,走在行业前沿。 2008年发明“智能变频空压机矢量控制系统”; 2010年起代表空压机行业起草了《JB/通用变频喷油螺杆空压机》、《JB/空压机用低压变频器》和《JB/-2017集成永磁体三大标准》变频螺杆空压机;2016年推出“德曼云”远程智能管控系统,获得工信部“服务型制造示范工程”。2017年,首家新能源空压机亮相上海PTC展,最高节电50%,承诺整机质保十年,为用户提供管家式供气服务,十年安全,十年节能十年宁波能耗管理系统,安心十年,德曼还入选“节能中国”示范品牌、“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 工信部“绿色工厂”名录。 ■ 全媒体记者 卢一诚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立新发展格局作出贡献。” 武汉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2020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的贺信。 按照重要指示精神,以光电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数字化需求为导向,积极打造工业互联网产业高地,为湖北打造国家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11月20日,由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正式开幕。 作为“5G+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全国性大会徐汇能耗管理系统生产厂家,该大会已连续三年在汉举办。
数字经济发展取得突破,武汉将发挥“数字”优势,以“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最新数据显示,武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1635亿元,数字经济总量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40%。
“5G+工业互联网”加速融合,转化为实体经济领域硕果累累的一幕——武钢汉石全面达标排放,厂区有“白鹭花园”..更多的产业工人从危险、繁重、枯燥的生产方式中解脱出来,武汉制造质量更高、效率更高、能耗更低。
在数字经济新时代的武汉,“5G+工业互联网”的推进让这座工业城市不断迸发出勃勃生机。
激活
独树一帜,工业互联网有力支撑“武汉制造”
只需一台自动化设备和机械臂,即可完成上料、生产、检测、维修等300多道工序。 11月17日,走进位于武汉东湖高新区的华星光电t3项目。 在这条“安静”的生产线上,只有忙碌的机器,却没有工人。
“我们用智能‘大脑’取代了传统生产线,让各种机械臂像‘手脚’一样有条不紊地工作。” 武汉华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液晶面板整个生产过程需要2万多台器件,累计产生超过200万个器件参数。
近日,工信部公布了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名单。其中,全国“数字化试点”企业仅30家,武汉华星光电位列榜首。列表。
一组数据揭示了公司的转型背景:装备数字化率超过95%,工业软件129套,关键工序数控化率100%,工业装备设备联网和上云率。
助力武汉华星光电入围“数字化试点”企业的“智慧护航”——湖北格创东智科技有限公司的“东智产业应用智能平台”不仅是唯一的国家级“双创”企业。 span“起源于半导体制造业”平台也是湖北省首个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
此外,光电信息、汽车、高端装备、钢铁等领域的10余个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如火如荼。
昔日的“万家工厂”摇身一变成为智能化“无人车间”,24小时不间断生产,“机器人同事”包揽各种繁重工作。 坐在办公室,盯着大屏幕,轻点鼠标,实时指挥千里。 城外工厂及时调整生产流程……这是武汉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每天都在上演的一幕。
作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制造城市,武汉乘势而上,架起了制造中心的“脊梁”,加快打造制造强国。
武汉在光电信息产业中独树一帜,已展翅从制造业向“智造”转型。
烽火通信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工业PON、工业SDN等核心网产品,华为武汉研究院研发的华为系统工业PON、工业传输设备、5G工业终端,国内首个“5G+全光” ”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
当前,武汉正在湖北东湖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中国光谷经过30年的积累,已建成工业互联网(网络)设备、工业互联网软件与集成服务、工控安全三大产业集群。 众多优势硬核资源如源头流水,助力武汉高质量发展 “5G+工业互联网”为进一步激活这座工业名镇的“智造”基因提供了有力支撑。
袖珍的
打通“信息大动脉”,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上个月,武汉顶级节点标识在国家工业互联网注册量突破80亿,较两年前增长近20倍。 武汉顶级节点迄今已接入东风汽车、长飞、华中数控等31个二级节点,涉及武汉汽车、光通信等千亿产业,服务范围覆盖湖北、湖南、江西、豫中四地省份。
“数据作为数字时代的生产要素,决定着城市数字化发展的活力、创造力和竞争力。” 武汉市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武汉运营中心主任谈谈敏认为,不仅要做“数据枢纽”,更要让数据元素通过便捷的数据流动创造更大的价值。
数字基础设施与水、电、路一样,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 作为首批国家5G网络建设示范城市,武汉在加强网络覆盖和数据互联互通方面实现了“提速”。
截至目前,武汉已建成5G基站3.4万多个,每万人拥有基站超过25个。 城区5G基站密度已达到每平方公里31个。 连续覆盖也是全国首批在农村行政村实现“5G村村通”的城市。
今年,工信部正式批复支持武汉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试验区。 两年前,武汉被科技部列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并率先启动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 2021年,作为国内首个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将投入运行,提供高达100P的AI峰值算力,相当于10亿倍的计算速度每秒。
今年2月,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二期工程竣工,计算能力扩容一倍。 据悉,目前已服务90多家企业,形成100多个创新解决方案,涵盖智慧医疗、智慧农场、智慧法院等多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场景。
一期计算能力将达到50P,相当于10万台高性能计算机同时运行……今年9月,最大的容器超算中心——武汉超算中心正式接入“中国计算电力网”。 这意味着,武汉将依托本地分布式计算、海量存储、人工智能算力平台等科研优势,打造中部地区数据中心和算力服务枢纽。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吴鹤权看来,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转型需要计算和网络的协同。 “这是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最直接的方式。”
当前,武汉正抓住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机遇,适度提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持续推进大数据中心和超级计算中心建设,提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能级,更好服务高新技术企业。超大城市质量发展与现代治理。
11月15日,武汉云运营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紧盯着大屏幕上滚动更新的各种信息。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城市交通要道的动态,以及各区政府的服务。”武汉云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城市的每一帧变化”都可以被实时感知、监控和分析。
从数字政务、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城市等政务民生领域,到“i江豚”、“医学影像云”、“仲裁云”、“智慧街道”等智慧平台应用,这个全国首个城市云正在为武汉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上线一年多以来,累计支持超过400个应用场景,日调用数据峰值达到6亿次。
继续推进计算和网络融合能力等核心技术部署,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打通数字经济发展“大动脉”。
今年发布的《武汉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2-2026年)》明确指出,要从提升全时空物联网感知、加快构建全时空物联网等四个方面着力推进。光网城,建设高效数据中心,提前布局公共算力。 提升基础设施能级,夯实数字武汉基础。
扩张
“最强大脑”,打造5G全连接工厂的武汉“雏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必须坚持把发展经济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国。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一个身体部位冲压成型只需7秒,速度世界领先。” 机械长臂有条不紊地挥舞着,数以万计的零件组装成型,一辆接一辆汽车下线。 走进岚图汽车位于武汉经济开发区的“5G全互联工厂”,大屏实时显示车间人员、设备运行能力、能耗、物流等生产经营数据。
“基于联通5G专网和华为全光F5G技术,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生产经营全要素管理。” 东风集团岚图汽车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岚图工厂质检效率提升30%,整体设备效率提升至90%以上,车间整体生产效率已达90%以上。大大改善。
“人、机、料、法、境”是紧密相连的。 通过中国联通5G网络,可在5G全连接工厂平台上部署MES系统、5G视频监控、能耗管理、车间工业视觉巡检等应用,实现工业生产全要素管理。 湖北首家5G全连接工厂武汉凡谷,是武汉率先建设5G全连接工厂的一次成功尝试。
在传统工厂生产线上安装“最强大脑”,融合以5G+物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推动整个装备生产数据的数字化和可视化产线工艺流程及产线质量流程……一批5G全连接未来工厂正在武汉加速崛起,是国内5G全连接工厂建设的雏形。
不久前,在武汉一次工业智能化转型推进会上,武汉科奇汽车传动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万方斌透露:“换挡拨叉技术水平位居世界第三!” 成立仅6年,生产线设备主要由高智能注塑机、焊接机器人、自动校准机和在线检测设备组成。
多年来,科奇中国持续推进智能化转型和数字化升级。 智能加工装备占比95%以上。 将从2018年的7800万元快速增长到2021年的2.5亿元。
三年前,武汉开启“周五之约”,每周召开一次工业智能化转型推进会,加速5G技术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举办了90场比赛。
武汉着眼于绿色、智能、高端发展,正在加快建设未来工厂体系。 目前,已初步建成4个层次的智慧转型和数字化未来工厂梯队——1个全球灯塔工厂、10个智能标杆工厂、82个智能示范工厂、756条智能生产线。
连锁
“以数化万物”,整合应用赋能千行百业
两个月前,工信部公布了23个国家新型工业化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数字化转型升级试点示范基地名单。 武汉东湖高新区“基于东智平台的电子信息(光电子)示范基础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成为湖北省唯一入选项目。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电子信息(光电子)是国家五星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格创东智是省内唯一一家工业互联网双平台企业。联盟将更好地促进区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东湖高新区企业服务局负责人介绍,将以示范基地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为抓手,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基地”示范标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实证方法。
今年5月,武汉首个“5G+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上线,助力企业加速“互联网”升级。 该平台由洪山区政府与中信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专注于5G技术和标识分析技术,为企业提供“5G+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成果展示,工业互联网标识分析解决方案及产品测试验证、供需对接、人才培训等服务。
“依托洪山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二级节点建设,洪山区已完成烽火通信、马应龙药业、中信移动等企业数字化工厂建设。其中,烽火生产效率提升通信同比增长超过20%。” 洪山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数字经济是把握未来的“先行者”。 武汉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建设数字武汉,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开辟经济发展新领域新轨道,形成竞争新优势,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在湖北建设国家新发展模式先行区建设中争当排头兵、率先前行。
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经济领域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智能工厂、智慧农业、智慧医疗、智慧乡村等新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通过“5G+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武汉将以电子信息、钢铁、高端装备等产业为重点,开展“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示范。 依托核心区域创新能力,辐射带动全市“5G+工业互联网”发展,逐步形成支撑湖北、服务中部、走在全国前列的发展格局.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