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BOMA BEST认证体系在中国启动!施耐德电气带你开启能源管理新方式
时间:2023-01-29   

近日,国际建筑业主与管理者协会(以下简称BOMA)在中国上海成功举办了建筑环境管理水平与性能认证——BOMA BEST认证体系中国首届论坛。 作为BOMA志同道合的行业合作伙伴,全球能效管理及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领导者施耐德电气与众多房地产行业客户共同见证了BOMA BEST认证体系的发布,并展示了展台以“集智、效、智于一体,引领未来”为核心的商业建筑数字化能效解决方案,充分诠释了商业建筑的智慧,实现更高的能效和更高的回报。

BOMA BEST认证体系在中国启动

作为建筑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能源管理因其成本高以及业主、管理者和租户的共同利益,一直是房地产行业关注的领域。 然而,如何实现高效、有效的能源管理,业主和管理者如何构建高效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团队,从而节约成本、降低能源消耗,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BOMA作为行业权威机构,打造了领先的绿色环境管理认证——BOMA BEST认证,聚焦与建筑环境相关的10大管理和绩效领域,通过16项综合实践,为管理项目和计划设定最低标准,并建立一个全面的环境和能源管理体系和团队,将确定并实施切实可行、可衡量的绿色建筑运营和维护解决方案。

BOMA BEST认证涵盖预防性维护、能源评估、能源管理计划、能源减排目标、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等建筑评估的各个方面商业能耗管理,为空调、冷水机等建筑能耗重点场景提供定期、全面的信息、用水和新鲜空气系统。 有效的能耗评估报告和节能建议,有助于房地产及时止损,调整用能方式,释放更大的能效潜力。

同样致力于支持房地产行业的还有施耐德电气。 作为商业建筑领域的领导者,施耐德电气的整体建筑解决方案可与BOMA BEST认证完美配合,助力建筑高效实现高效节能解决方案。 立足面向楼宇的市场,施耐德电气持续完善互联产品、边缘控制、应用、分析和服务三个层面的数字化部署,打造更全面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全生命周期能效管理模式,为客户提供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规划用于优化预防性维护和资产管理的参考数据。

以此为基础,客户可以通过智能配电系统,以二维码巡检的形式,对中低压及末端供电回路、暖通设备等资产进行预防性维护; 对建筑用电资产、能耗、弱电系统等进行统一管理,有效实现建筑节能目标。 此外,施耐德电气于2018年成立的数字化运营团队节能认证团队也能为客户提供强有力的绿色建筑认证服务。 最后,施耐德电气希望更多的建筑运营商能够明白,能源效率与资产价值的关系不仅仅是降低运营成本,更重要的是通过高性价比的竞争优势为房地产增值提供助力。表演建筑。

自2018年成为BOMA中国供应商会员以来,施耐德电气先后见证了中国版《建筑节能整治》、《2018中国商用《房地产能源管理现状调查报告》帮助。 2019年,双方将结合各自优势,紧密合作,继续培育高效务实的建筑能源管理方式。

施耐德电气中国数字能效事业部市场总监瞿婵娟表示:“作为能效管理领域的领导者,施耐德电气已经为全球超过一百万座建筑提供了设备和服务,正在帮助更多客户挖掘能源效率。地产的商业价值。在与BOMA中国的合作中,我们充分感受到BOMA拥有百年历史和16亿平方米商业地产实践的丰富项目积累和敏锐的行业洞察力,相信双方今年将进一步合作,更有效地服务于企业,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添砖加瓦!”

关于施耐德电气

施耐德电气正在引领家庭、楼宇、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工业领域能源管理和自动化的数字化转型。

施耐德电气在全球 100 多个国家开展业务,是能源管理(包括中压、低压和关键电源)和自动化系统领域无可争议的领导者。 我们可以为用户提供集能源、自动化、软件于一体的整体能效解决方案。

在我们的全球生态系统中,施耐德电气在自己的开放平台上与众多优秀的合作伙伴、集成商和开发者社区合作,为用户提供实时控制并提高运营效率。

我们相信优秀的人才和合作伙伴使施耐德电气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 同时,施耐德电气对创新、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承诺也将确保每个人都能随时随地享受Life Is On。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

日前,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的通知》。 全文如下: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

关于加快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耗

在线监测系统建设通知

发改办环字[2019]42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局(厅、委),有关地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司)、能源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加快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落实目标责任

建设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快部署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各地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按照《在线监测系统推广建设工作方案》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相关工作。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费办法》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结合机构改革情况,进一步明确牵头部门和建设单位。 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分解任务,落实目标责任,加大工作力度,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调动有关单位积极性,加快制度建设,确保“十一五”末,全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数据将接入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

2.加快制度建设

各地要按照2020年底前实现全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监测数据的目标,制定工作计划。要把重点用能单位与“十万”行动结合起来,明确纳入上网能源范围的重点用能单位清单任务,对各重点用能单位落实时间要求。 确保2020年底前完成全区重点用能单位接入终端系统建设能耗计量监测管理系统,实现数据每日上传。 拟建设省级平台的地区要明确建设进度,加快平台建设,完善系统和数据运维保障机制,并将省级平台建设方案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规定; 已完成省级平台建设和尚未建成省级平台的地区,要按照区域工作方案要求,组织建设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监测数据批量接入国家平台。

3.有效提升数据质量

各重点用能单位、牵头部门和有关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和进度要求推进接入终端系统建设,数据及时接入省级或国家级平台并每日上传,确保接入终端系统质量。上传的数据。 重点用能单位接入端系统必须满足国家相关技术规范的接口协议和安全要求。 基础软硬件选型必须满足国家最新的安全可控要求。 接入端系统在线监测数据必须保证来源准确可靠。 能量计。

上传数据应包括重点用能单位消耗的石油、煤炭、电力、天然气、热力等主要能源类型数据。 在保证用电数据在线监测和数据上传的情况下,可以逐步接入其他能源品种的数据。 鼓励重点用能单位按照集约建设、互联互通的原则,开展覆盖所有资源消耗的综合监控系统建设,最大限度整合现有信息管理系统或控制系统,挖掘为单位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潜力提供支持。 各地要加强对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数据的分析应用,切实发挥系统作用。

4、加强监督督查

各地节能主管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 《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用能单位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根据《能源计量管理通则》、《能源检验标准》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通过联合执法等方式加强用能单位计量监管,督促重点用能单位完善能源计量制度,推进能源消费在线监测系统建设。 未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或者未配备、使用能源计量器具的,依法依规责令限期改正;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逾期不改正或者不符合要求的,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2019年4月起,各地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牵头部门和建设单位须报送上季度省级平台建设进展情况和重点用能单位接入终端情况每季度第一个月十五日前用能单位。 系统建设情况、已接入重点用能单位数量和名单、监管情况、问题建议等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计量司)。

五、加强政策保障

国家发改委将各地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纳入省人民政府总量和总量“双控”目标责任考核考核能源消耗强度。 各地要统筹落实监控系统建设和运维资金,确保系统按期建成并建成后稳定运行。 2019年4月起,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按季度联合通报各地区建设进度和数据接入情况。 对未按期完成接入终端系统建设、未按要求上传数据或无法维持系统正常运行的重点用能单位,要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因不诚实而受到惩罚。

各地区要在2019年5月31日前,将牵头部门、建设单位、相关责任人、工作机制、省级平台建设方案、重点用能单位接入重点能源消费在线监测系统接入终端系统。区域内用能单位。 建设方案、分批接入的重点用能单位名单等信息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计量司)。 各地在推进制度建设过程中,要加强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国家节能中心的联系。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