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一次性最高奖励2000万!佛山拟出台12条规章推进数字化转型
时间:2022-12-30   

6月18日,南都记者从佛山市工信局获悉,为推动佛山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市工信局牵头起草了《若干政策》。 《佛山市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提出,为进一步落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政策,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步伐,佛山拟出台12项政策措施,包括扶持建设数字化转型示范工厂,支持打造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转型对标,加大金融服务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支持中小企业“上云用云”,支持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建设,支持培育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支持工业互联网标识分析建设与应用,支持工业互联网APP开发与应用,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建设,支持发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支持数字化人才培养。

在上述扶持政策资金支持中,一次性最高奖励2000万元; 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方面,单个人才(项目)最高补助100万元。

南都记者采访获悉,佛山提出到2023年建成50家数字化示范工厂和100家数字化示范车间,推动3000家制造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带动10万家各类企业“上云用云”建设10个以上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等,着力推动佛山市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数字化基本普及,提升产业集群协同制造能力。

1.支持数字化转型示范工厂建设

支持制造企业与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工业互联网平台商合作建设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 支持以5G、边缘计算、人工智能为基础的下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探索5G在制造业的应用场景,建设5G全联接数字工厂。

(一)数字化示范工厂。 佛山每年确定的数字化示范工厂不超过20家。 综合企业投资建设、财税贡献等,优秀数字化示范工厂一次性最高奖励2000万元,数字化示范工厂一次性最高奖励1000万元。 对获得数字化示范工厂奖励的企业佛山工厂工业能耗管理系统,将评选为优秀数字化示范工厂,按差额给予奖励。

(2)数字化示范车间。 每年认定佛山市数字化示范车间不超过40个,对数字化示范车间一次性奖励200万元。 政策有效期内,单个企业被评定的数字化示范车间不超过5个。 对数字化示范车间获奖企业,将评选为优秀数字化示范工厂或数字化示范工厂,按照累计奖励与补贴的差额给予奖励。

2.支持建立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转型标杆

支持制造企业综合运用智能制造装备和新一代数字化技术,开展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改造,打造一批智能化改造标杆示范工程,推动重点行业智能制造能力快速提升。 创建一批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工程,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一)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 每年组织佛山市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预申报。 入选项目总数不超过30个,支持比例不超过项目计划总投资的30%,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扶持资金分两次拨付。 分配30%,项目通过整体验收后分配70%。 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中期检查,对中期检查不合格的项目,首次拨付的扶持资金将全额收回。 佛山地方项目入选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对标示范项目,按市级工业互联网对标示范项目给予奖励,各级对单个项目的扶持资金总额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50% .

(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标杆示范工程。 每年在全市重点行业,按照项目计划投资总额,组织开展以机器人应用为代表的佛山市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标杆示范项目预申报工作。 项目总数不超过30个,最高支持800万元,支持资金分两期拨付。 30%在项目方案下达后分配,70%在项目通过整体验收后分配。 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中期检查,对中期检查不合格的项目,首次拨付的扶持资金将全额收回。 项目投资中已获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其他市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部分,不再享受本款支持。

三、加强金融服务,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信贷支持,设立数字化转型专项贷款,创新数字化转型针对性金融产品,分担金融机构贷款风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建立支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融资发展的长效机制。

(1)银行贷款贴息。 对佛山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建设项目,按项目数字化装备及其配套装置数字化转型建设上年度实际发生的银行贷款利息支出给予贷款贴息,数字化系统和工业控制软件。 纳入补贴的贷款利率不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200个基点,贴现率根据企业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分级。 1亿元(不含10亿元)至50亿元(含50亿元)的企业减免80%,50亿元以上(不含50亿元)的企业减免50%。 政策有效期内,企业每年可申请贷款贴息一次,单个企业每年最高可获得的补贴金额不超过2000万元。

(2)融资风险补偿。 市融资担保基金下设立规模10亿元的专项资金池,首期资金5亿元,对发行的“数字贷”等金融产品进行风险补偿。各种金融机构。 融资担保专项资金池下单个企业融资总额原则上不超过5亿元,最长融资期限不超过5年。 具体的风险分担比例根据企业的融资金额设定,风险分担比例最高可达50%。

4.支持中小企业“上云用云”

支持制造企业购置先进网络化生产设备或升级改造非网络化设备,采用云化核心业务系统,实现生产经营在线协同,促进降本提质增效。 佛山制造企业​​采购使用《佛山制造企业​​“上云与用云”应用服务目录》的产品,奖补金额不超过实际合同金额的50%,单个企业年度奖补金额为不超过50万元。

五、支持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建设

加快模具、五金、塑胶、有色金属、装备、家电、服装、纺织、钢贸、汽车等传统产业集群数字化改造。 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商与行业龙头、行业协会等机构合作,推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实现产业集群协同生产,推动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

每年入库的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项目不超过10个(一)、(二)类。 每年对库区试点集群进行复检,复检合格的试点集群可继续享受下一年度的奖励和补贴。 政策有效期内对单个产业集群的奖补累计不超过3年。 申请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奖补贴的,不得重复申请打造智能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标杆、中小企业“上云上云”奖励补贴。在本政策中使用云”。

(一)产业链协同数字化转型试点。 对产业链龙头企业开发集群应用、建设集群平台、运营集群平台给予奖励和补贴。

(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 鼓励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商牵头组建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联合体,给予试点集群每年1000万元的服务额度,对集群内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给予奖励和补贴。 奖补比例不超过项目服务合同投资额的50%,单个项目最高资助额度不超过300万元。

6.支持培育数字化转型服务商

(一)佛山市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库。 鼓励具备信息化和数字化服务能力的企业,围绕研发设计、生产管控、运营管理、工业装备服务等特定行业应用场景,开发低成本、快速部署、易运营的云数字化应用解决方案. 支持大中型企业剥离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信息服务等技术服务,设立独立法人,提供一体化数字化解决方案。 每年遴选不超过50家佛山市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应资源池企业,入池企业产品纳入《佛山市制造企业“用云”应用服务目录》。 对首次入选佛山市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库的企业,给予20万元奖励。 政策有效期内,对累计主营业务收入达2000万元、累计纳税达100万元的企业,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奖励。

(2)佛山数字化智能制造装备与机器人产业生态供给资源库。 支持智能制造装备和机器人产业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等高水平创新型企业方向发展,培育智能制造装备和机器人产业企业发展壮大。 佛山市每年遴选不超过35家智能制造装备与机器人应用服务商入池,入池企业产品列入《佛山市制造企业智能制造装备与机器人应用服务目录》。 对首次入选佛山市智能制造装备与机器人产业生态供给资源库的企业,给予20万元奖励。 对为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装备应用示范项目提供服务的资源库企业,给予服务合同金额5%、最高200万元的支持。

(3)佛山市机器人制造及系统集成骨干企业。 对本市机器人制造和系统集成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达到规模的,一次性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 对“广东省机器人骨干企业”、“广东省机器人培育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的奖励。 上述企业列入本市机器人制造与系统集成骨干企业名录,直接入选本市智能制造装备与机器人产业生态供给资源库。 在获得此项扶持资金的同时,对首次入选资源库的企业,可获得20万元奖励。

7、支持工业互联网标识分析的建设与应用

支持开展重点产品溯源、供应链管理、企业生产系统间精准对接、跨行业、跨区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识别分析集成创新应用。 对国家或省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管理部门认定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的项目,对项目牵头单位给予最高项目建设金额30%的一次性奖励,最高奖励金额不超过200万元。 获得上级补助的项目,各级对单个项目的扶持资金总额不超过项目建设金额的50%。

8、支持工业互联网APP开发应用

推动工业互联网软件和工业APP发展,培育一批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维运营等制造业关键业务环节需求管理,推动行业APP向平台融合。 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工业APP优秀解决方案的项目分别奖励50万元和30万元,单个企业当年奖补金额不超过200万元。

九、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支持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提升供应商智能制造能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建工业互联网平台。 鼓励佛山工业服务平台功能深化平台功能,建设提供检测检测、能耗优化、制造协同、供应链协同等应用的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支持产业集群加快协同生产管理,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 鼓励建设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发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关键技术优势,实现工业技术软件化、网络化、智能化。

(一)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佛山本地企业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认定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一次性奖励800万元。 对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认定的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一是支持其总部落户佛山,一次性给予800万元奖励; 二是支持其在佛山设立控股子公司。 企业达到200家,累计主营业务收入达50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800万元。 对推动佛山工业互联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平台,采取一案一议的方式予以支持。

(二)面向特定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面向特定区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每年认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地方企业运营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不超过20个,对特定行业平台和特定区域平台一次性给予300万元奖励。 对特定区域的平台和工业互联网平台,一次性给予200万元奖励。

10.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建设

推动重点产业集群所在的地方政府或园区,积极对接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工业互联网平台商,建设具有佛山特色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推进基于5G网络的数字化应用建设,深化5G技术在制造业生产应用中的应用。 对入选国家级或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包括工业互联网、5G应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一次性给予500万元奖励。

11.支持发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

(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 支持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相关数字化服务能力强的单位、企业相关行业协会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规划咨询、技术指导、人才培训、应用推广、政策宣讲等佛山市企业对公共服务,采取事后补助方式,补助不超过服务项目实际投入金额的50%,单个机构补助最高不超过1个万元。

(二)数字化智能制造产业监测诊断服务。

市级每年安排300万元引进行业监测服务机构。 围绕机器人生产、应用和公共服务三个方面,对全市智能制造装备和机器人产业生态供给资源库、机器人及应用产业链企业情况进行监测分析。以机器人为基础的智能制造装备应用示范工程和工业公共服务环境。

市级每年安排500万元引进优秀智能制造诊断服务商,为佛山市不超过50家工业企业提供智能制造诊断服务。

(三)工业互联网安全服务。 推动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工业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产品开发应用,引进和培育专业的工业互联网安全第三方服务机构,引导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建设。 对服务于当地企业10家以上且上一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0万元的第三方保障服务机构,按不超过服务合同总金额50%的比例给予奖励,奖励标准为:最高100万元。

(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鼓励各电信运营商及相关机构在工业园区、产业特色明显的工业园区、规模化厂区特别是村级加快5G、千兆光网络、物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 光网络传输速率和工业设备5G组网速率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园区建设者按照基站、光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一定比例给予财政补贴。

12.支持数字人才培养。

(一)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鼓励企业大力引进数字化人才,参照《创新领军人才、创业领军人才、创新领军人才选拔认定实施办法》,对在数字化转型、智能化转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高端人才给予相应奖励。佛山市青年拔尖人才。” 鼓励企业灵活引进国内外专家智力资源,单个人才(项目)最高补助100万元。

(二)加快人才基地建设。 支持地方高校和技工院校引进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职业教育模式和培养方案,开展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鼓励企业和学校开展数字化转型和智能转型实践。 实训平台建设。 对“佛山市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转型人才培养基地”给予一次性最高100万元资金支持; 对重大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的引进或合作,可采取“一案一论”的方式给予支持。

撰稿:南都记者卢曼曼 关婉玲

【建材网】中国上海2011年11月3日电——全球能效管理专家施耐德电气近日在2011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工博会)上展出-3工业机器人,并于会议期间,在第五届主机厂机械设计技术高峰论坛上,发布了《主机厂节能增效与碳排放管理发展研究与解决方案白皮书》,共同研究完成。 施耐德电气推出的贯穿整个工业领域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不仅优化OEM客户的成本,提升机器性能,更注重节能增效,为保护能源和环境做出重要贡献。

在本次工博会上,施耐德电气展出的-3工业机器人应用了专为高性能包装机械设计的最新解决方案。 是基于运动控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将于年底正式发布。 通过这一高性能控制平台,集成了通信总线、新一代LXM52/62、ILM62伺服系统和机器安全设计,该解决方案在整个包装行业具有技术领先优势。 该解决方案着重于提高机器性能、降低用户成本和节约能源消耗。 在减少占用空间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编程的复杂度,为包装行业的OEM机器制造商提供了完整的高端解决方案。 高性能、高性价比、节能增效的解决方案。

“施耐德电气一直致力于通过大量研发,开发各种基于行业应用的行业专用硬件,以满足客户需求。”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工业事业部负责人修德华表示,“正如白皮书所述,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能源消耗问题越来越突出。能源管理“消费和能源利用成本的最小化是当前中国的首要任务。施耐德电气为OEM客户推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它们都致力于帮助企业有效管理能源,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目前,中国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耗占中国总能源消耗的51%,其中OEM行业占9%,各种机器的效率至少要提高6%才能实现节能。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因此提高能效对OEM供应商来说势在必行。 施耐德电气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为 OEM 客户带来全面的能效管理。 该解决方案基于在机械设计中采用先进技术,帮助主机厂轻松实现低耗高产,实现业务和利润的全面增长。

2011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于2011年11月1日至5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设工业自动化展、新能源、电力展等八大专业展。 本届工博会吸引了1800多家参展商和超过10万名国内外专业观众。

关于施耐德电气

施耐德电气,全球能源管理专家,为全球100多个国家的能源与基础设施、工业、数据中心与网络、楼宇与住宅市场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涵盖能源与基础设施、工业过程控制、楼宇自动化与数据中心等市场比如网络都处于比较有利的位置宁波能耗管理系统方案,在住宅应用领域也有很强的市场能力。 施耐德电气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能源,2010年销售额为196亿欧元,拥有超过11万名员工。 施耐德电气助您一臂之力——用好它的功效,享受它的能力!

关于施耐德电气中国

施耐德电气于1987年在中国成立第一家合资企业,目前在中国拥有22000名员工、77个办事处、26个工厂、6个物流中心、1个培训学院、3个全球研发中心、1个实验室、500家经销商和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国家。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