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甘肃省冬季清洁取暖城市供热系统优化和建筑节能提升实施方案(2017-2021年)
时间:2022-12-21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日前,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甘肃省城镇供热系统优化和建筑节能清洁供暖实施方案》印发通知冬季(2017-2021)”。 具体内容如下:

赣建科[2018]370号

各市州建设局、兰州新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局、甘肃矿区建设委员会:

根据省发展改革委、省建设厅、省环保厅、省农牧厅关于联合印发《甘肃省清洁取暖总体方案》的通知冬季(2017-2021年)》(赣发改能源[2018]337号),为加快我省城市清洁采暖供暖系统优化和建筑节能水平提升,提升供暖质量。在用户端,省建设厅制定了《甘肃省冬季清洁供暖城市供热系统优化和建筑节能提升实施方案(2017年-2021年)》。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甘肃省冬季清洁供暖城市供热系统优化和建筑节能提升实施方案(2017-2021年)》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8 年 8 月 7 日

附录

甘肃省冬季清洁取暖城市供热系统优化和建筑节能提升实施方案(2017-2021年)

根据省发展改革委、省建设厅、省环保厅、省农牧厅《关于联合印发的通知》(赣发改能[2018]337号) ),为加快优化推广我省城镇清洁供暖供暖系统,提高建筑节能效率,提高用户端供暖质量,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一般要求

供热能耗管理系统_兰州市供热管理办公室_能耗管理监测系统

(一)基本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居民用得起。 立足当地资源禀赋、经济能力、基础设施、生活习惯等条件,在居民承受能力范围内,因地制宜采取适宜的城市供热系统优化和建筑节能提升方式,经济性和可操作性并重。

坚持有序推进,试点先行。 全面分类有序推进城镇供热系统优化和建筑节能提升,开展试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集中为主,重点抓好全区城市供热系统优化和建筑节能改造。 不能集中推进的,应探索合适的升级改造路径。

坚持政府推动,企业聚焦。 市(州)、县(市、区)各级人民政府要在资金、资源、技术等方面积极推动和加大对城市供热系统优化、建筑节能提高的政策支持力度。 充分调动企业和用户的积极性,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城市供热系统优化、建筑能效提升等清洁供暖领域,探索市场化、各方共赢的项目运作模式.

(二)工作目标

1、城市供热系统优化目标

着力提高城市供热管网配套能力,加快供热设施和管网建设优化,启动供热系统升级改造供热能耗管理系统,推进热源互联互通,提高供热可靠性。 到2021年,力争全省市(县)集中供热面积和集中供热管网里程比《甘肃省冬季清洁取暖总体方案(2017- 2021)”。

2. 城市建筑能效提升目标

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国家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按照相关标准安装供暖计量和温控装置; 合理确定城市建筑室内供热末端形式,逐步推广低温供热末端形式。 落实城镇既有住宅节能措施。 装修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 积极开展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试点。

二、重点工作

(1) 城市供热系统优化

兰州市供热管理办公室_供热能耗管理系统_能耗管理监测系统

1、提高城市集中供热能力

(一)大力发展集中供热,提高市(县)集中供热保障能力。 力争到2021年全省市(县)集中供热面积达到2.9亿平方米以上(城市2.1亿平方米,县城8000万平方米)。

(二)提高采暖燃煤锅炉环保水平。 会同环保部门、工信部门,稳步推进“以大换小”和节能环保综合改造,开展超高能效、超低排放示范燃煤锅炉供暖,推广高效、节能、环保锅炉。

2、加快供热管网建设和优化

(一)加快完善供热管网建设,做好热源与管网衔接工作。 力争到2021年,全省市(县)集中供热管网达到7400公里(城市4900公里,县城2500公里)。

(2)加大老旧一、二级管网、换热站、室内供暖系统改造力度。 结合城市道路和管线改造,制定使用寿命长、存在安全隐患的管线改造方案并加快实施; 按照规范标准做好热力管网防水排水保护,新建或改造一次、二次供热管网优先采用无偿直埋技术,鼓励城市供热管网建设和改造综合管廊形式的网络; 对于多热源的大型供热系统,应具备联网运行条件,在发生事故时实现相互保护,提高供热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整合城市供热管网,推进联营。 在已形成的大范围供热管网中,鼓励热电联产、超低排放锅炉等清洁热源等不同类型热源整合、平等接入,实现互联互通,提高供暖水平。可靠性。 热电联产机组与调峰锅炉相连,热电联产机组为基础热源,锅炉为调峰热源。 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城市要切实加强对热电联产机组作为基础热源的监督检查。

(四)按照国家和省部署,积极做好城市军营供热市政化工作,鼓励供热企业逐步将具备准入条件的城市军营供热纳入城市集中供热管网.

3.启动供暖系统升级

(1) 积极推广热源侧运行优化、管网水力平衡改造、供热站无人值守、用户房间温度控制等节能技术措施,加快技术应用,设置热网泄漏检测,降低热网损耗; 引导供热企业通过调控设备和热量计量装置,加快供热企业系统自动化升级改造,完善二级网络和用户引入口水平衡装置和热量计量装置,同步安装节能和新的或翻新的热站中的控制系统或设备。

(2) 推广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实现与传统供热行业的融合,加强基于负荷预测的在线水力优化和动态调节,提高供热智能化、现代化水平。

(三)到2021年,全省40%以上地级市基本实现供热智能化、自动化,其他城市加快提高供热自动化水平。 各县也要积极启动供热系统升级改造,推进供热系统自动化、智能化。

尤冰冰

上海嘉定安科瑞电气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污水处理量的增加和处理标准的提高,我国污水处理设施吨水耗电量和总耗电量逐年增加。 通过对污水处理厂的调研,系统研究了各功能单元的能耗分布特征和主要设备的用电水平。 因此,有必要从合理设备选型、优化运行、错峰用电等角度分析污水厂节能降耗、降低运行成本的途径。

关键词:污水处理工艺; 地下水厂; 能耗分析

1 简介

近十年来,我国城镇污水处理事业发展迅速,城镇污水排放量持续增加,处理要求日益严格。 《“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指出,2021年至2025年,我国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系统将推进薄弱环节整治,完善污水收集。 提高处理效率,加快污水资源化利用,提高设施运维水平。 “十四五”期间,新建、改建、扩建再生水生产能力不低于1500万立方米/日。 大量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减少了污染物排放,改善了水环境。 同时,污水处理属于高耗能行业,加大了能源消耗压力。 因此,有必要建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能效管理平台进行能源管理。 管理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2. 污水处理厂能耗特性研究

2.1 污水处理厂基本情况

为研究我国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能耗水平和主要用电分布,笔者对我国不同地区的代表性污水处理厂进行了实地调研。 其中,选取7个稳定运行2年以上(不间断运行)、负荷率不低于80%的污水厂,分区域监测用电量。 污水厂基本情况见表1。

2.2 污水厂处理单元能耗特性分析

入选的7家污水厂均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 按工艺流程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深度处理和污泥处理。 水处理和中水5个功能区分别安装电量统计装置,记录一年的用电量。 图2为污水厂吨水耗电量及各功能区耗电量比例。 从图中可以看出,2017年入选污水厂的平均吨耗水耗和耗电量保持在0.2-0.45 kW·h/m3。 从5家处理工艺为A2O的污水厂数据来看,吨水耗、电耗与处理规模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处理规模为5万立方米/天的E厂吨水耗、电耗为0.43千瓦时/立方米,大于10万立方米/天。 污水厂d吨水电耗低于0.3kW·h/m3,处理规模越大电耗越低。 各污水厂二级处理工段能耗较大,占总耗电量的50%~65%,其次是一级处理和深度处理工段,平均分别占19%和16%。 部分工厂用电再生水占比超过5%

图2 污水厂用电量及分布

本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A厂全过程主要设备的耗电量进行为期一年的测量统计,对各设备的耗电量进行系统分析。 一级处理段主要耗电设备为进水提升泵,二级处理段主要为风机、推进器和回流泵,深度处理段为二级提升泵,污泥处理段为污泥脱水机,中水段为提升泵。 泵。 A厂各单元和设备的耗电量统计结果表明,二级处理装置和污水提升消耗大量能源,约占整个污水处理厂总能耗的80%。 一级处理电耗比例达到20%,其中进水提升泵电耗占机组电耗的85%; 二级处理装置的能耗主要集中在鼓风机、搅拌器和内外回流泵上,其中鼓风机占机组电耗的85%; 该机组占全厂电耗的59%,占全厂工艺总电耗的43%。 全厂较大的能源处理单元为生物处理工段、进水泵房、二次提升泵房,节能降耗的关键设备为风机和提升泵。

三、节能降耗途径分析

3.1 设备选型与优化

我国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尤其是建设年代较早的污水处理厂)在设计时为保证大流量需求,普遍存在设备选型过多、配置单一、常速运行等配置不合理的问题。 因此,提高设备配置水平,合理选用设备是污水厂降低能耗的关键。

3.2 非高峰用电量

为缓解我国城市用电高峰负荷过大、电网峰谷负荷差异大等供电不足问题,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 例如,峰、平、谷三档电价和峰、峰、平、谷四档电价依次下调。 在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调研中发现,部分污水厂在保证出水稳定达标的前提下,通过合理控制,在电网负荷较低时增加运行负荷,降低出水量。运行设备的数量或在用电高峰期间降低设备。 运行频率是将用电高峰期的部分负荷转移到用电低谷期,以减小电网负荷峰谷差。 这样,可以降低污水厂的运营成本,同时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下面以X污水厂为例进行分析,其峰谷用电量及分布如图3所示。

图 3 某工厂用电峰谷值 X

X厂设计规模为20万立方米/日,水量变化系数设计值为1.3,运行负荷为80%。 处理工艺为氧化沟工艺。 ) A类排放标准,平均每吨水耗、电耗0.24 kW·h/m3。 X工厂所在城市的峰、平、谷时段分别为8小时。 从图3可以看出,高峰期用电量较为稳定,月均约40万千瓦时,占总用电量的25.7%。 平时用电量均衡,占总电量的30.6%; 而主要用电量集中在低谷期,占总用电量的43.7%。 根据工厂所在城市电费标准,大工业电费峰值为1.016 7元/(kW·h)(6-8月为1.078 8元/(kW·h)),平均值为0.675元/(kW·h),谷值为0.420 3 元/(kW·h),X厂通过错峰用电每年可节省电费约100万元。

3 安科瑞电气推出水厂用电能效管理解决方案---SW智慧水能效管理平台

3.1 平台概览

安科瑞电气拥有从终端感知、边缘计算到能效管理平台的产品生态。 -SW智慧水能效管理平台在污水厂源、网、荷、蓄、充各关键节点安装保护、监测、分析。 、处理装置,用于监测污水厂能耗总量和能耗强度,重点监测主要耗能设备能效,保障污水厂安全可靠运行,提高污水厂能效污水厂,为污水处理方案的能效管理提供科学精准的解决方案。

图1-SW智慧水能效管理平台

3.2 平台组成

智慧水务综合能效管理系统由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电力监控及能效管理系统组成,涵盖水务中压变配电系统、电气安全、应急电源、能源管理、照明控制、设备运维等等,贯穿水能,通过一套平台和一个APP,帮助运维管理人员实时了解水配电系统的运行状态,可应用于水务物流的管理需求部门根据权限。

3.3 平台拓扑

3.3.1 监控管理

监控管理层设置在综合能源管理中心,配备能源管理数据服务器和监控主机,完成对厂区配电系统和主要用能设备等的远程数据采集和实时监控。通过水综合能效管理系统对电机、风机等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曲线、柱状图、饼图、哈希等形式呈现给用户,让值班人员随时掌握各工段运行参数及状态、全厂需量、电能等重要统计数据,同时预测剩余数据上传至上级水务系统通讯接口。

3.3.2 网络通信层

网络通信层铺设能源中心到用户变电站、水泵站、工艺车间光缆,配置网络交换机和光电转换器,构建星型以太网双网,提高网络传输可靠性,实现能源骨干通信管理功能。 各站配置数据采集箱和通讯管理机,采集能源中心、污水泵站、曝气生物处理、污泥泵站的用电数据和开关状态,采集PLC控制板监控的水泵、风机等设备运行参数及状态,如风机、水泵的启停、运行时间、泵压、流量、风机风压、曝气系统工作状态、水池水位等。

3.3.3 现场设备层

现场设备层由继电保护、多功能电表、电动机保护器、温度传感器、火警探测器、水池水位计、分散在用户站、污水泵站、曝气生物处理、污泥泵送等处的压力表组成站。 、流量计、各种PLC控制柜等,完成配电回路电气参数监测、电机保护、水池水位、水泵流量、风机风量监测,实现水泵自动/手动运行控制和粉丝。

3.4 平台功能

该平台包括用电监控子系统、能耗分析子系统、智能照明子系统、电能质量监控升级子系统、电气火灾监控子系统、消防供电监控子系统、防火门监控子系统、消防应急照明疏散指示子系统、过程监控、视频监控等子系统,下面介绍安科瑞能源管理系统及硬件选型。

图2-SW智慧水务能效管理平台主接线图

3.4.1 能耗分析子系统

-SW智慧水能效管理平台通过建立计量系统采集污水处理厂的能源数据,显示污水处理厂的能量流量和能耗,通过能量流图帮助其分析能耗去向,及时发现能耗异常区域,帮助了解各流程环节的能耗能耗管理系统接线,细化到楼层、车间、产线、班组、工序,以及产品单耗、单位面积能耗、万件能耗可计算万元产值,计算总能耗和单位能耗。

3.4.2 能耗数据统计

采集工厂工艺用电、工厂服务用电等消耗情况,进行同比对比分析,计算能源消耗总量和能源强度,计算标准煤计算,统计CO2排放趋势。

3.4.3 提高主要耗能设备能效

污水处理厂内有大量电机和水泵,其中污水提升泵和鼓风曝气的能耗占工艺能耗的大部分。 平台对这些工艺设备进行监测分析,横向对比,发现潜在的电气设备和工艺单元,帮助用户发现其能效提升空间并提供解决方案,找到更好的运行区域,显着降低能耗

3.4.4 优化能源结构

-SW智慧水能效管理平台支持接入分布式光伏电站和风力发电站,为企业提供分布式电站运行监控和发电日/月/年/累计收益和减排量分析,支持自用和电网剩余电力。 在储能环节,平台接入BMS和PCS数据,支持充放电配置策略,对电池管理系统进行实时预警。 根据负荷特点,削峰填谷,充分利用新能源,减少污水厂碳排放。

3.4.5 典型硬件

4 总结

地下污水厂建设,本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运行管理等原则,提高污水厂供电可靠性,寻找节能和耗能的实际方案,深入分析能源消耗,挖掘节能潜力,为管理者提供准确的管理方法,提高污水处理厂的能源消耗管理水平。

参考

[1] 范博, 闫秀琴, 夏琼琼. 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途径分析。 2020 年 1 月

[2]安科瑞企业微电网设计应用手册。 2022.05版

关于作者

尤冰冰,男,目前就职于安科瑞电器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智能水的研发。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