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广东湛江:建设农用光伏复合项目
时间:2022-12-02   

湛江市“十四五”节能专项规划(2021-2025年)

(送审稿)

湛江发改局

2022 年 11 月

第一章规划概述

一、策划背景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这也是湛江建设省级副中心城市的第一个五年。,加快建设现代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努力把湛江建设成为国家战略联动和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衔接点和支撑点,为广东走在“一带一路”前列创造新机遇。国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为湛江做出辉煌贡献的关键时期。节能降耗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也是当前极为紧迫的任务。为深化全市“十四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重要抓手,推动经济社会向绿色转型发展迈进新阶段,特编制《湛江市节能“十四五”规划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年至2025年,主要明确了“十四五”期间节能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节能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作为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湛江市开展“十四五”期间能源消费强度和能源总量“双控”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年计划”期间。本《方案》着重分析了石化、钢铁等重大项目建设投产对新能源消纳带来的影响,提出相关合理化建议,指导全市“十四五”规划

二、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8年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2021年11月2日)》

4.《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21]23号)

5.《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的通知》(发改机[2016]2795号)

6.《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的通知》(发改环字[2021]1310号)

7.《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严格能源效率约束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碳的若干意见》(发改业[2021]1464号)

8.《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33号)

9.《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的通知》(发改能源〔2022〕210号)

10.《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 财政部 农业农村部 气象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十四五”的通知》 -年度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发改能源[2021]1445号)

11.《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

12.《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统计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原材料能耗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环字[2022]803号)

13.《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14.《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

15.《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的通知》(粤发改能电[2017]95号)

16.《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的通知》(粤发改能源[2021]368号)

17.《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的通知》(粤发改能源[2021]256号)

18.《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粤府[2021]81号)

19.《广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20.《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用能要素保障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的通知》(粤发改能源函〔2022〕855号)

21.《广东省“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

22.《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23.《湛江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

24.《湛江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25.《湛江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四五”规划》

26.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定。

27. 批准了最近编制的计划。

28.有关行政部门提供的有关资料和研究资料。

三、规划期

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

第二章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湛江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十九大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围绕“五个统一”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定位,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贯彻落实节能降耗工作部署国家和广东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从结构、技术、管理三个方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效落实各项节能降耗任务。

北京宋庄小堡文化艺术产业园区筹建管理办公室_济南能耗管理监测系统_园区能耗管理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十三五”末,湛江市三大产业增加值之比为19.6:35.4:45.0。与2015年三产业增加值比为18.5:38.5:43.0相比,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2.0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三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增长25.7%,年均增长4.7%,居全省前列。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突破300家,比“十二五”期间增长近7倍。2020年园区能耗管理,

图1-1 “十三五”期间湛江三大产业结构变化

2、工业领域节能成效显着

一是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节能技改,推动77家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能源审计和节能计划;实施落后机电设备升级改造项目116项,淘汰电机动力37万千瓦,实现节煤2.18万吨。二是积极推进清洁生产。313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三是大力开展国家级绿色制造和省级循环利用试点示范。五园、临港工业园、分永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遂溪县产业转移集聚区、坡头科技产业园、吴川华裕产业转移园区成为省级循环转型试点园区。四是开展节能宣传培训。“十三五”期间,组织5次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举办5次工业节能新技术推介会,积极推广节能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全市工业节能增效意识和节能管理专业化水平。

3、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向好

“十三五”期间,全市共批准建设风电项目40个(海上风电项目4个,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陆上风电项目36个,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千瓦),并网风电企业22家,总装机容量131.9万千瓦,约占全省陆上风电并网规模的25%。全市已注册集中式光伏企业44家,总装机容量220万千瓦;投产集中式光伏企业29家,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114.3万千瓦,约占全省的28% 集中式光伏并网规模,居全国首位。省、地级市前列。2020年,全市可再生能源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18.7%,比2015年(10.6%)提高8.1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湛江市陆上和海上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展良好。

四、新基建领域初步部署实施

一是编制规划方案,完成通信基础设施、5G产业、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和行动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二是部署重点项目,其中“粤西大数据产业园谷”已列入《广东省5G基站和数据中心总体布局规划(2020-2025年)》。未来,依托在华港产业园,将建设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数据中心和算力,是有力支撑宝钢、中科炼化等大项目快速发展的载体, 和巴斯夫, 以及峡山临港、马掌森工等百亿产业园区;三是新基建赋能初见成效,全市5G基站累计达到2545座,推动45家企业达成5G合作意向。湛江钢铁基地成为全省首批“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威旺、华强等小家电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示范项目相继建成。提高质量和效率。推动45家企业达成5G合作意向。湛江钢铁基地成为全省首批“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威旺、华强等小家电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示范项目相继建成。提高质量和效率。推动45家企业达成5G合作意向。湛江钢铁基地成为全省首批“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威旺、华强等小家电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示范项目相继建成。提高质量和效率。

五、其他领域节能工作稳步推进

(一)建筑领域

一是开展绿色建筑行动。“十三五”期间共获得绿色建筑设计标志45项,绿色建筑总面积510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志项目3个,面积68万平方米。二是切实落实新建建筑节能管理要求。“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建建筑100%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完成节能竣工验收备案的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949.09万平方米。三是继续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各城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48.09万平方米。实施岭南医院等多项改造工程,涉及主要耗能设备、围护结构、电气照明等。四是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完成连江市人民医院热水系统改造工程,实现日供热约2394兆焦耳。五是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东升路、农林二路两个公共租赁住房项目获批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

(2)交通运输领域

一是推进绿色交通。“十三五”期间,新增新能源客车245辆,增至1028辆。市区新能源客车保有量占比提升至90.7%,城市新能源客车保有量占比提升至81.4%;同步建设集中充电站20个,公共充电桩382个。二是全面淘汰黄标车,积极推进黄标车绿色化。所有黄标车辆均已取消。累计更换黄标绿商用车11117辆,推广新能源货运车辆310辆。三是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构建以水路和铁路运输为主的中长途散杂货运输格局,鼓励大宗散货集散港向水路和铁路转移。截至2020年底,共开通海铁联运专列22列。四是建设智慧交通,推广“国家交通名片”,建设运营交通大数据决策系统平台,夯实大数据赋能基础。

(三)事业单位领域

一是加强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组织全市公共机构开展能源消耗统计和联合考核,对20家公共机构开展监督检查。二是积极开展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创建。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获批第二批全国连江市人民医院完成2019-2020年度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创建申报工作。覆盖范围,赤坎区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

(四)农业和农村

一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成效显着。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4个、农业强镇3个。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189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共建成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镇2个、示范点25个、省级农业园区3个。二是农业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累计退耕还田面积约2600万亩,规模化利用约76万吨;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76%,规模化养殖场粪便处理设施设备配套率达到9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9.49%。三是实施农田灌溉节水改造。共完成中小河流整治26个,实施中型灌区节水改造7个,恢复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8万亩。四是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圆满完成了“三清、三拆、三改”任务。城市覆盖率'

(五)海洋渔业领域

一是大力发展海上清洁能源,已建成海上风电项目4个,装机容量120万千瓦;二是打造绿色低碳港口,鼓励靠港船舶优先使用岸电设施。港口岸电设施泊位35个。三是构建完整的渔业产业链,推动产业集聚向纵深发展,加大科技投入,推进海洋渔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徐闻、雷州、遂溪等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开发建设,提高渔业附加值。

2012年11月,国家发改委批准我市列入第二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近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石家庄市“十二五”低碳城市试点工作要点》。加强排放目标管理、创新低碳生活方式、打造生态碳汇体系等八项举措,将完成试点工作目标,打造低碳城市。//From/From: China-/-^%yi#网-tan pai fang . com

淘汰落后产能节约能源达到200万吨标准煤

//From/From: China-/-^%yi#网-tan pai fang . com

根据《重点》,我市将通过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高碳产业、加快淘汰落后工业产能、建设现代服务业等措施,构建低碳产业体系. 本文`--from-from; =网络交易。通讯

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巩固生物医药产业优势;加快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以先进制造和航空航天为“两个轮子”,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稳步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2015年,生物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85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7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0亿元,新能源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亿元。材料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00亿元。

改造提升传统高碳产业。通过冶金行业实施高炉煤气回收再利用、电力行业汽轮机改造和热力管道及设备排水系统改造改造、窑炉余热发电等河北企业能耗管理服务,促进工业节能降耗、减碳。水泥行业、化工行业合成氨节能技术改造。,力争“十二五”期间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量200万吨标准煤以上。禸*嫆唻@洎:王国湠桑仿蛧τāńpāīfāńɡ.cō|

加快淘汰落后工业产能。采取等值置换、政府补贴、限期拆除等措施,鼓励和引导地方淘汰落后工业产能。对不能按时完成淘汰任务的地方,限制审批区域建设项目;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十二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节能量将达到200万吨标准煤。此+文章内容。内容。从。来自:中国`中国`碳`排放*排放*贸易*贸易^ net ta np ai fan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