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疫情期间,密集的互联网应用宕机让“服务器”“带宽”“扩容”成为热门词汇。它们背后的数据中心为视频、游戏、教育等公司提供在线服务。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指出要加快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为什么这个政策大力推动的新基建要包括数据中心?多家机构的研究报告指出,由于云计算、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对数据中心的需求或将大幅增加。
事实上,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2019年披露的《绿色数据中心白皮书》显示,2015-2017年,中国数据中心面积规模增速超过10%,一直处于快速发展。
“未来的数据量可能会有‘涨潮’的发展。” 数据中心节能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吕天文对此表示期待。为了应对快速增长的数据量,需要加快数据中心的建设,但卢天文也指出,在这个过程中,数据中心带宽资源、电力资源等重要资源的协调,早期之间的链接审批和后期管理,部署速度问题亟待解决。
数据海啸来袭?行业:更有可能呈现“涨潮”发展
受中国互联网产业高速发展的影响,国内数据中心近年来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民生证券指出,2019年中国IDC(互联网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达到15.60.8亿元,同比增长27.1%,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约 11%)。
然而,国内数据中心行业普遍起步较晚。市场研究机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美国占全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市场的40%,中国紧随其后,位居全球第二,但仅占8%的市场份额。
尽管国内数据中心发展迅速,但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受此次居家隔离影响,游戏、视频流量大幅增加,未来5G网络和工业互联网也将助力数据中心发展。多份研究报告指出,数据中心将迎来加速发展的时代。
其中,华创证券预计,2025年移动端产生的流量将是2019年的4倍,视频(包括AR/VR)和社交两个领域的应用将占据流量前两名。
4 倍的流量增长会引发数据“海啸”吗?还是会推动未来数据中心的急剧增长?对此,卢天文告诉记者,对于数据海啸的制定,主要看数据是否出现大断崖式的新变化。单从5G和云计算的发展来看,没有所谓的“数据海啸”,也不会凭空创造出爆炸性的数据增量。但从车联网、边缘计算等新服务来看,确实会带来数据的大幅增长。
“但边缘计算要到2025年才会开始爆发。车联网应该在2025年左右逐步应用。自动驾驶的渗透率在逐渐提高,人工驾驶不能一下子被取代。因此,我认为,数据 2025 年发展非常迅速,但我对提到‘海啸’保持谨慎,‘涨潮’数据量更符合发展特点。” 陆天文说道。
数据中心成“耗电怪物”,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尽管很多组织看好数据中心的未来发展,但数据中心本身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数据中心的过度用电引起了公众的关注。事实上,过多的能源消耗也与数据中心的成本有关。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与华北电力大学联合发布的2019年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数据中心‘吃掉’1608.89亿千瓦时的电量。” 这比上海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1567亿千瓦时)还要多,占中国全社会用电量的35%(不含港澳地区数据)和台湾)。
近年来,随着数据中心建设的加快,不少一线城市也在出台措施,严格控制数据中心的能耗。其中,北京市中心城区全面禁止建设和扩建数据中心。上海要求,到2020年数据中心能耗管理,全市互联网数据中心新增机架数控制在6万个,总规模控制在16万个。
记者注意到,美国《科学》杂志最新发表的论文显示,从2010年到2018年,在全球数据中心业务需求不断扩大的同时,能效也在不断提升。但卢天文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数据中心能耗的增长非常惊人。如果你看中国数据中心的发展,能源消耗会增长得更快。“虽然我们的能源效率每年都在提高,但是我们的面积增长非常快,年增长率在10-20%左右。在过去的10年里,虽然数据中心的整体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高节能产品还没有大规模替代现有产品,还在探索中。” 陆天文说道。
除了能耗问题,工信部发布的《国家数据中心应用发展指南(2018)》)显示,西部地区数据中心可用率普遍偏低,而主要的云计算客户大多位于一线城市。比较吃紧,供需缺口有扩大的趋势。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期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对于一线城市来说,如何在有限的指标内提供更多的算力是行业需要考虑的问题。建设高水平数据中心。
此外,卢天文指出,未来要加快数据中心建设,必须解决数据中心部署速度问题。他指出,预制化和模块化是一个重要趋势。他还认为,将数据中心的前期审批与后期管理挂钩的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要避免“严进松出”,后期管理跟不上,造成所有指标都留在设计图纸上的情况。
第三方IDC公司看好
尽管数据中心仍面临着能源消耗过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但卢天文也表示,在未来的全国竞争中,数据资源将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多家券商研报指出,随着5G加速商用,流量持续增长,云计算和边缘计算需求增加,将有大量数据中心建设需求。其中,第三方IDC公司因其数据中心资源壁垒、资金壁垒、丰富的运维经验和服务能力而受到机构青睐。
提供IDC服务的上市公司数据港(SH)近日进行了大规模招聘。据上交所消息,数据港表示,这两年是数据中心建设的大年,市场预计需求会更加旺盛。另一家国内领先的第三方IDC公司光环新网(SZ)在2月初的电话会议上表示,从2020年的需求来看,今年有望进入正常稳定的发展阶段。增速基本保持在25%左右。“如果一些个别特殊应用突然火起来,会带来短暂的小爆发,但从宏观上看,还是稳定的。”
不过,市场此前预计,疫情期间居家隔离带来的线上需求可能尚未传导至数据中心。光环新网此前曾表示,云数据需求并未因疫情而增加。
民生证券研报还指出,IDC行业以运维为主,不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小,加上加班和保障工作,2020年一季度成本将增加。但春节期间,疫情导致人们居家隔离,游戏和视频流量大幅增加,IDC企业上市率上升,有利于毛利率提升,催化业绩提升.
但是,位于IDC产业链上游的服务器被认为是最先受惠的机构。东方证券指出,互联网厂商、云服务商、电信运营商的设备扩张,以及新创的采购,直接推动了服务器行业的成长。总体而言,2020年及未来3-5年,我国服务器行业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