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浙江在线,4月8日。浙江省经贸委今天发布《浙江省石化行业节能降耗指导意见》,明确了我省石化行业节能降耗的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特此授权全文发布如下:
石油化工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高耗能产业。目前,能源消耗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16.5%,占工业能源消耗的25%。石化行业在我省工业能源消耗中也占很大比重。推进石化行业节能降耗,对实现“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省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源消耗状况
近年来,我省石化行业坚持调整产业结构,运用技术、装备、管理等手段促进节能降耗。全行业能源消费总体情况较好。 2006年石化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占全国同行的6%,居全国第6位,而能耗仅占全国石化行业能耗的2.7%消耗;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仅为0.48吨标准煤,比全国石化行业平均水平低56%左右。
石化行业节能降耗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高耗能产业发展得到有效调控。合成氨、电石、黄磷、氯碱、纯碱5个高耗能行业的调控整合成效显着。黄磷生产已停产;电石生产的开放式电石炉全部淘汰,仅保留两座封闭式电石炉;氯碱生产更加集中,淘汰能耗高的石墨阳极电解槽,大力推广节能型离子膜烧碱法,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64%氯碱能耗管理措施,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25个百分点。总量可控。
二是节能新产品、新工艺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高效催化技术、泵变频技术、多效浓缩技术、膜分离技术、高效节能干燥技术、余热回收利用技术、DCS控制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成效显着的成果。节能效果。氮肥企业全面实施“两改一”“两水循环”,推进中串低变系统改造,采用新型合成塔内件、低温低压等新技术煤接触,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改善了环境。在氯碱行业推广离子膜法和膨胀阳极改性隔膜技术、多效逆流蒸发技术和透平机组氯气输送技术,达到了节电、节汽的效果。 电石行业推广中空电极技术和电石炉煤气回收技术,大大降低了电耗,回收了能源。染料生产企业普遍采用压力喷雾干燥和闪蒸干燥技术,淘汰了烘箱、滚筒等落后干燥设备,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在涂料行业,卧式砂磨机用于替代开放式立式砂磨机。在颜料行业,隔膜压滤机和自动带式干燥机分别用于替代箱式压滤机和箱式干燥设备,大大降低了能耗。
三是企业节能管理取得新成果。一些重点企业把节能管理作为企业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抓手,努力降低能耗。巨化集团多年来一直坚持对新建项目实行72小时运行指标测算,分工序评估其能耗水平与理论能耗水平的差异,对较大的偏差进行分析和技术改造。节能降耗效果明显。 2006年,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6%以上。浙江与浙江大学合作,对重点耗能环节进行热力试验,突出改造耗能过大环节。宁波、上虞等专业化工园区加强节能降耗综合管理,按照循环经济要求,对园区企业和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和流程再造,强化循环利用企业间的副产品,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但石化行业节能降耗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行业整体能耗仍然较高。 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石油和化工行业销售收入占比9.9%,能耗占比11.7%,仅次于电力和纺织和造纸工业;增加值万元 能耗2.08吨标准煤,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55%。全省1311家重点耗能企业中,石油和化工企业占158家;全省综合能源消耗量在万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中,石油和化工企业占12.1%。二是产业结构难以优化。遏制高耗能产业过度发展的措施不到位。高耗能产品停产转产难度较大。个别高耗能行业无序发展,导致开工率不足,能耗增加。在短期利益的驱使下,一些高耗能企业仍在盲目扩张。尤其是一些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仍然使用简陋的设施和落后的技术,不仅严重污染了环境,还影响了行业的整体水平。
第三,临港石化行业节能降耗压力较大。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临港石化产业将成为我省石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镇海炼化100万吨/年大型乙烯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将在“十一五”或“十二五”期间建成投产,一批石化项目将在“十一五”期间建成投产。已建成将大大扩大产能。全省经济发展和石化产业结构优化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会导致能源消费总量急剧增加,对节能降耗的完成工作带来很大压力目标。
第四,企业对节能降耗的认识和管理存在差距。一些低能耗企业对节能降耗重视不够,不把它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很多企业节能管理薄弱,能耗不明确,节能目标不明确,管理粗放,措施不力。企业能源消耗长期保持在高位。
二、石化行业节能降耗的主要目标和重点
石化行业节能降耗的主要目标是:到“十一五”期末,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20%。 “十一五”末期,居全国同行业前列;基础原料化工、精细化工、石化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炼油、氯碱、电石、氮肥等高耗能产品的单位综合能耗和电耗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十一五”期间石化行业节能降耗重点:
(一)有效控制高耗能产业快速发展,结构性节能成效明显
1、控制高耗能产业总量
目前石化行业的高耗能行业主要有电石、氮肥、氯碱等。应立足行业发展实际,合理规划,有效监管。
电石行业:不新增电石生产装置,尽快改造现有两座大型电石炉中的内燃式电石炉,降低能耗。
小氮肥行业:目前年生产能力50万吨(纯形式),生产企业12家。根据我省农用肥需求,力争年总产量控制在25万吨(纯形式)以内。今后,搬迁企业原则上不再从事合成氨生产;研究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促使部分小型氮肥企业停产转产。严控小型氮肥企业扩大产能。
氯碱行业:氯碱企业8家,总产能107.6万吨。根据我省对氯碱产品的需求,合理控制氯碱产业发展。原则上不新增氯碱企业;控制高耗能氯碱下游产业发展。不新增金属阳极电解产能;鼓励采用先进的节能型离子膜氯碱生产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实现技术升级。
2、临港石化产业适度发展
贯彻落实《浙江省先进制造基地建设规划纲要》,合理布局有序发展临港石化产业。根据全省相关产业发展需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条件,优化石化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避免盲目无序发展。新建大型石油化工项目必须进行能耗评价,节能降耗指标必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3、调整优化精细化工产业结构
加快发展低能耗、少“三废”的精细化工新领域。淘汰一批技术水平低、设备简陋、管理粗放的小型化工企业。
另外,未来原则上不会新建煤制气、电解制氢等高耗能生产设施。
(二)推广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技术节能成效显着
掌握反应、换热、分离、干燥等关键工艺,采用和推广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节能设备,推进科技节能。
1、开发和推广高原子利用率的绿色化学合成工艺。选用新型催化剂和催化技术以及节能高效的合成反应器,减少反应步骤,降低反应温度和压力,加快反应速度,提高反应选择性,减少副反应,提高总收率。
2、推广先进的节能换热技术。如热管热泵技术、节能高效换热技术、低温余热回收利用技术、蒸汽冷凝水回收利用技术等,提高热能的合理利用效率。
3、推广和采用新的分离和混合技术。如膜分离技术、变压吸附技术、多效逆流蒸发技术,以及高效混合设备、新型节能发酵灌溉等设备,提高分离混合效率,降低能耗。
4、推广采用新型节能干燥技术和新设备。推广余热干燥技术,选择节能干燥热源,优化干燥机设计,采用微波和远红外干燥技术、喷雾干燥技术、流化床、振动流化床干燥等新型节能技术和设备技术。
5、推广采用泵变频节能技术和DCS控制技术,淘汰合成氨中使用的17m3/min、36m3/min、51m3/min等小型压缩机组。 (三)提高企业节能降耗管理水平,节能管理成效明显
引导企业重视和加强节能降耗管理。一是成立节能降耗管理机构或分工负责相关部门,指定专人负责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二是建立完善的统计、检测、评价和考核体系,制定节能降耗方案,摸清企业与同行业先进水平的能耗差距,不断完善和提高。三是合理安排计划,优化生产作业,努力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不合理能耗和能耗。四是加强重点用能设备管理和企业内部监督检查,落实节能目标责任,严格奖惩,提高企业节能管理水平。
三、促进石化行业节能降耗的主要措施
(一)突出高耗能产业结构调整
鼓励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三废”少的高新技术产业。按照生态建设要求,推进专业石化园区建设,构建合理产业结构。引导企业入驻专业园区集聚发展,避免因布局不合理造成能源浪费。加快淘汰落后技术装备,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按照基本保障下游产业配套需求的原则,严格控制高耗能产业发展。
(二)加强行业节能降耗指导
加大节能降耗力度,分步组织行业标杆活动。做好产能调控、能耗考核、技术改造等指导服务,协调解决企业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积极争取省政府研究出台鼓励小型氮肥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加快压缩合成氨生产规模。引导和督促企业落实节能降耗各项政策措施,对成效显着的重大节能改造项目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三)加强企业能源管理
组织制定重点耗能产品节能降耗管理实施意见,推动推广先进的节能管理经验和技术。研发多项重点节能产品。瞄准国际国内先进能耗指标,开展能耗指标对标工作。
(四)加强节能降耗技术的推广与交流
组织开展节能降耗行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推广交流,采取对口交流、举办培训班、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积极推广有效的节能降耗新技术、新成果。召开现场会议。行业节能降耗水平。
(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节能管理、技术推广、清洁生产、项目能源评估等方面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服务,开展形式多样的节能宣传培训开展节能宣传活动,营造全行业自觉节能减排的氛围。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