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今年签约计划多,涉及能效管理多个领域。”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能效管理低压事业部中国区负责人李锐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施耐德电气展台告诉北极星。电力网表示,“从数量上看,今年进博会我们达成的合同数量比去年增加了20%。”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能效管理低压业务中国区负责人李锐
从中国到全球能效管理已成刚需
在进博会的前两周,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领导者施耐德电气发布了第三季度财务业绩。财报显示,施耐德电气2019年第三季度能效管理收入增长3.9%,其中中国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增长。
李锐解释说:“能效管理市场的持续增长与当前全球能源发展趋势密切相关。我们知道,能源的高效利用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一方面,随着城市化和电气化随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世界需要绿色清洁能源来缓解现有的生态环境问题,较早进入高能耗时代的国家和地区现在前期的大消耗,要付出更高的能源成本,因此,中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清楚地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从全球范围来看,能效管理已成为刚需。”
“施耐德电气的能效管理业务在中国持续增长。可以预见,包括建筑、基础设施和工业在内的许多终端市场在能效管理方面具有相当大的增长潜力。”李锐表示,“施耐德电气一直倡导‘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酒店能耗管理系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一家全球化企业,施耐德电气非常期待把积累的无数成功案例和经验,引进中国。”
目前,施耐德电气正在为中国市场提供全方位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全生命周期服务。李锐补充说,“无论是在建筑领域还是在工业领域,中国企业不仅更加注重节能意识,而且更加注重对能源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现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相关企业如欧美处于CapEx(建设阶段)利润已经很低,服务成为重头戏,在中国,即使还有很多CapEx(建设阶段)的投资,也刺激了很多从建设阶段到运营阶段对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需求增长。”
“施耐德电气现在非常重视帮助客户提高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效率,从而更好地加强项目的系统稳定性,降低故障率,甚至消除风险,这也符合预期更多的用户。”据李锐介绍,施耐德电气现在非常重视Opex市场。近年来,施耐德电气陆续发布了一系列融合机器学习、智能算法、云等前沿技术的专家顾问应用,如千里眼顾问、电力电力顾问等,充分利用监控了解电力设备和配电系统的运行状况,获取实时状态信息,并通过数据采集、专家级分析、报告生成、改进建议等,快速解决问题,提高主动运维能力和效率。配电系统安全可靠。
“如果一座建筑可以实现零排放,一个工厂可以通过一个实用的生命周期能效管理计划每年节省数百万的电费,那为什么不是每个人?”李锐说。
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对各行业整体解决方案的要求更高
“综合能源服务”无疑是近两年中国能源电力领域企业频繁提及的一个词。从广义上讲,综合能源服务是一种能源销售服务、分布式能源服务、节能减排服务、需求响应服务等多类服务相结合的能源服务模式。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电力体制改革的加快,发展综合能源服务已成为企业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成本、促进竞争与合作。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使得我国综合能源服务市场规模足以用万亿来形容。
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目前中国受益于早年的工业数字化转型和近几年综合能源服务的提出,更需要各行各业的整体解决方案。
如今,在一些重量级的展会上,龙头企业推出的单一产品或单独应用越来越少,更多的是展示自己的发展方向、发展理念和落地能力。以施耐德电气为例。今年,施耐德电气在进博会的展位依然设在智能制造与解决方案馆。在绿色智能制造、基础设施、楼宇、IT等领域的多项先进技术和解决方案,也展示了各种技术和解决方案应用于电网、工厂、医疗、商业楼宇、酒店、互联网和其他行业。
“中国的能效管理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市场”,正如李锐所说:“这个市场的第一阶段是专注于元器件和设备的开发,即从没有可靠的设备到有一些优秀的性能在第二阶段,重点将更多地放在系统集成上。这意味着不仅需要某个部件和设备运行良好,还需要一个对其进行统一管理的高效系统才能有效运行。第三阶段这个阶段,市场需要的是能够应用于各种行业场景的解决方案,而在更多数字化能力融合的时刻,这包括数字化软硬件的全面部署。”
李锐补充道,“施耐德电气基于电网与电力架构,集成了涵盖软硬件产品和服务的互联产品、边缘控制、分析、应用和服务层的数字化智能配电整体解决方案。实现配电物联网或智能配电网提供了坚实的物理和数据保障,也是实现综合能源服务的基础。”
合同数量增加20%,机会和努力缺一不可
江西国际、本钢、永创通达、申铁信息、特变电工、哈电国际……这些都是施耐德电气在本届进博会上签约的企业。显然,这些公司都来自不同的应用领域和行业。据施耐德电气统计,今年进博会上施耐德电气签约数量同比增长20%。
李锐表示,“的确,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的不断发展壮大,根本上得益于中国市场的不断开放。”中国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趋势赋予了能源效率管理和自动化的承诺。施耐德电气有更多机会推动该领域的数字化转型。
“第二,创新一直是施耐德电气的DNA,研发是施耐德电气本土化发展的核心。”据李锐介绍,未来施耐德电气将继续加大在研发和本土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研发投入将增加50%。
此外,李锐认为,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取得的成绩也得益于“朋友圈”合作伙伴的合作,包括客户、合作伙伴、高校、创业公司等。 “这也是施耐德电气推动自身及中国用户数字化转型的最坚实基础。”李锐表示,“未来,我们期待与中国‘朋友圈’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与中国海外企业携手共建‘一带一路’,拓展共享中国和全球市场的红利。”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