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总结
能源消耗“双控”系统是指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系统。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按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制定,对各级地方政府进行监督考核。
国家发改委能源消费“双控”考核实行“红黄绿”灯预警机制:红灯为一级预警,表示情况非常严重,进度目标未完成,与目标值差距大于10%;黄灯为二级预警,表示情况比较严峻,表示进度目标尚未完成,与目标值差距在10%以内;绿灯为三级预警,表示该区域已完成双控进度目标,表示进展总体顺利。
能源消耗“双控”机制是一项严格的环境监管政策。回顾历史可以看出,一旦地方考核绩效出现预警,该地区肯定会通过行政手段加以管控,力争实现年度目标。这种“预警-整改-达标”的触发机制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双碳”目标的不断强化而得到强化。
通过对九个预警省份主要工业品产能比例的梳理发现,有色金属、铁合金、PVC、纯碱等将受到较大影响。根据这九个省份的产能比例,影响排名如下:铁合金>;有色金属 >;纯碱 >;聚氯乙烯 >;钢筋。
供给侧仍是现阶段铝价的主要矛盾。新疆昌吉要求全区5家企业月总产量不超过23.8万吨,广西要求9月份电解铝产量不超过2018年月均产量的80% 2021年上半年,电解铝供给侧紧张局势严重加剧。预计各地限电限产对供给侧将继续产生影响。从消费来看,国内外电解铝消费表现出较强的韧性,预计后续库存将继续下降。总体来看,在能源消费“双控”的高压下,电解铝价格有望进一步上涨。
广西、宁夏作为铁合金主产区,受限产限电影响,供应将再度收紧。广西和宁夏占全国锰硅产能的31%。广西要求准入企业9月份的产量不得超过上半年月均产量的50%。宁夏将增加错峰生产。预计锰硅供应端将继续趋紧。硅铁方面,宁夏、青海、陕西三个能耗“双控”一级警戒区,占全国硅铁产能的61%。同样的逻辑,下半年供给侧限产带来的价格支撑也值得持续关注。
8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源消费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从能源消费强度下降情况看,今年上半年,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9省(区)能源消费强度不降反升。同比下降,10个省份能源消费强度下降幅度未达到进度要求,全国节能形势十分严峻。文件要求,9个能源消费强度不减反增的省(区)和所辖市、州,能源消费强度不减反增的,暂停“两高”节能审查。今年国家规划的重大项目以外的项目。并督促各地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完成年度能耗双控目标,特别是降低能耗强度目标任务。
1
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政策
(一)概念介绍
能耗双控系统是指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系统。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制定,对各级地方政府进行监督考核。将节能指标纳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发展理念转变。对重点用能单位,分解能耗双控目标,开展目标责任考核考核,推动重点用能单位加强节能管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随着“双碳”战略的实施,“双控”政策成为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政策有效性日益增强。
(二)警告机制
国家发改委对各省、市、自治区能源消费“双控”考核实行“红黄绿”灯光预警机制。详情如下:
红灯为一级警告,表示情况非常严重,指双控进度目标尚未完成,实际值与目标值差距大于目标值的 10%;
黄灯为二级预警,表示情况比较严重。指未完成双控进度目标,实际值与目标值差距在10%以内的区域;
绿灯为三级预警,表示已完成双控进度目标的区域,表示进度总体顺利。
(三)警告后当地政府将采取实质性措施
能源消耗“双控”机制是一项严格的环境监管政策。回顾历史可以看出,一旦地方考核绩效出现预警,该地区肯定会通过行政手段加以管控,力争实现年度目标。我们认为,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双碳”目标的不断强化,这种“预警-整改-达标”的触发机制会得到加强。
2021年2月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2019年各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强度双控目标考核结果。公告批评内蒙古自治区(仅一)没有完成双控任务,内蒙古政府)紧接着2月10日,内蒙古召开双控新闻发布会,首先确定了单位GDP能耗下降3%的目标。到2021年,能源消费增量控制在500吨标准煤以内。 3月9日,内蒙古发布《确保完成“十四五”能源消费双控目标的若干保障措施》,明确要求:
1)控制高耗能行业的产业规模;
2)提高准入标准;
3)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等措施(详见图表1)。
从内蒙古双管齐下的政策细节来看,监管重点涵盖多种商品。有的是上市期货品种,如铁合金、电解铝、PVC、乙二醇、纯碱、焦炭,有的是与上市品种相关的产品,如电石、火电等。产能,相关品种的供应必然会逐渐减少。
显然,内蒙古作为全国重要的大宗商品产区,严格的产能管控强化了产品供给的刚性,对上半年大宗商品市场的上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目前,经济持续复苏,需求旺盛。许多商品处于紧平衡状态,甚至供不应求。在能源消费调控的高压压力下,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和能源消费达标考核。这样一来,上半年双控绩效评价较差的省份可能会像内蒙古一样,短期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采取限产措施。这种反馈机制将进一步传导至大宗商品市场,强化供应趋紧的预期。
无独有偶,8月17日被警告的部分省份也立即表态“双控”。广西出台新的双控措施,要求从9月起,限制电解铝、氧化铝、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企业的生产,并给出明确的减产标准。新疆、宁夏等受到警示的自治区也作出了整改安排。这些措施将对下半年的产品产生重大影响。
2
能耗双重控制影响哪些产品
(一)上半年九省能源消费强度不降反升
国家发改委办公厅8月17日发布《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源消费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指出能耗管理政策,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9省(区)上半年能源消费强度不降反升,为一级预警;在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面,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云南8省(区)、江苏、湖北为一级预警。
得出的结论是,能源消费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下降双级预警的省份包括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云南、江苏等7个省份。新疆和陕西只是能源消费双控一级警戒,证明这两个省在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减量不达标;湖北在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面是一级预警,这可能是因为湖北省之前受疫情影响最大,恢复经济的意愿更加迫切。 GDP增速也能看出来,所以2021年上半年推出了很多因疫情搁置的项目,导致总能耗不达标。
国家发改委指出,对于能源强度降低一级警戒线的省(区),即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 2021年暂停“两省高”项目能效审查。对于能源消费总量预警的省(区),国家发改委未采取措施,这意味着降低能源消费强度是现阶段较为紧迫的任务,通过梳理这九省主要工业品的产能比例可以发现,有色金属、铁合金、PVC、纯碱将受到较大影响。九省产能占比排名,影响排名依次为:铁合金>;有色>;纯碱>;PVC>;螺纹钢。
(二)未来哪些省(区)值得关注
除列入半年度名单的9个不达标省(区)外,双控目标完成情况存在边际差异的省(区)也值得关注通过梳理一季度半各地区能源消费双控目标完成情况的晴雨表,可以得出福建和陕西已从二级预警转为一级预警的结论。降低能耗强度方面;从能源消费总量看,福建、青海、宁夏由二级预警转为一级预警,新疆、陕西、四川由三级预警转为二级预警可能的原因是这六省有很多项目在二季度投产。预计在半年度预警下,后续产能将放缓。
(三)双控政策影响哪些产品
双重调控政策主要针对高能耗行业。有六类高能耗行业值得关注。它们是:化工原料及化工产品制造、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产品工业、石油加工焦化和核燃料加工业、电力和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对应上市期货主要有纯碱、PVC、螺纹钢、铁合金、有色金属、玻璃、焦炭等。我们总结了上述期货产能的地域分布。
2021年2月内蒙古出台的文件,对于如何控制能源消费的双控,对我们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它指出了6个措施:
(1)提高新项目的准入标准;
(2)加大化解产能过剩力度;
(3)对部分高耗能行业实施能耗总量控制;
(4)加快节能技术改造步伐;
(5)调整现行电力市场交易政策;
(6)对审批前的高耗能项目建设进行清理整顿。综上所述,就是对现有的高耗能项目进行审查和控制,对不符合的关停。能耗要求;提高新建高耗能项目的审批门槛,高耗能项目短期内难以落地。
3
能耗双重调控对大宗商品的具体影响
《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源消费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8月17日发布后,由于9省铁合金和有色金属产能相对较高,铁合金而有色金属当日产能较高,之后的涨势明显强于其他品种。螺纹钢和PVC虽然因国内经济低迷同日下跌,但随后一周迅速恢复上涨趋势,普遍受益于能源消费双控的供给侧打压。
在今年2月和6月国家发改委公布能源消费双控结果后,回顾有色金属等工业品走势,发现大部分工业品仍呈上涨趋势。总体而言,能源消费的双重调控会抑制部分工业产品的供给侧,这将有助于其价格上涨。但在实际情况下,品种的价格走势也会因基本面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对于受用电和产量限制的铝锌品种,能源消耗的双重控制无疑会火上浇油,影响会更大。我们重点分析受影响较大的电解铝和铁合金。
(一)铝:能耗双重调控“火上浇油”,铝价易涨难跌
双能耗管控对电解铝供给侧的影响无疑是“火上浇油”。 2016-2017年供给侧改革后,电解铝产能上限已经确定,约为4.553.8万吨。这意味着未来新增电解铝产能将受到限制。随着碳中和的推进,各地区碳排放量大的企业将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从年初内蒙古的双控到广西、云南的限电限产,再到最近新疆昌吉因能耗双控不得不限产电解铝厂,电解铝新增产能难以落地。
供给侧仍是现阶段铝价的主要矛盾。 7月电解铝产量环比小幅回落,8月电解铝产量不容乐观。新疆昌吉要求全区5家企业月总产量不超过23.8万吨,广西要求9月份电解铝产量不超过全区月均产量的80% 2021年上半年,能源消费双管齐下。电解铝供给侧紧张。前期,内蒙古、河南、贵州等地电解铝厂相继减产。预计各地限电限产对供给侧将继续产生影响。从消费看,国内外电解铝消费表现出较强的韧性。目前电解铝库存已降至75万吨以下,终端消费表现出较强的韧性。预计后续库存将继续下降。总体来看,电解铝供给端持续受到冲击,下游消费韧性更强。此次点名的九个省份电解铝产能占比较高,下半年能耗控制压力较大,有望助力电解铝价格进一步上涨。
(二)铁合金:局部能耗“双控”升级,供应将再度趋紧
广西、宁夏作为铁合金主产区,受限产限电影响,供应将再度收紧。自国家发改委发布能源消费“双控”预警以来,广西、宁夏相继出台能源消费“双控”方案。广西要求准入企业9月份产量不超过上半年月均产量的50%,宁夏将加大错峰生产力度,表示将扭转能源消费双控薄弱局面广西、宁夏锰硅产能占全国的31%。在能源消费“双控”一级预警的压力下,预计下半年锰硅供给端将继续收紧,对价格形成较强支撑。硅铁方面,宁夏、青海、陕西三个能耗“双控”一级警戒区,占全国硅铁产能的61%。同样的逻辑,下半年供给侧带来的价格支撑也值得持续关注。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