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多边谈判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以减少海运业的温室气体排放。
早报记者王道军
多边谈判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以减少海运业的温室气体排放。
7月15日,国际海事组织(IMO)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第62次会议在伦敦闭幕,通过了《新船设计能效指数》和《船舶能效管理计划》两项标准。
根据以上两个标准,2015-2019年新船能效提升10%船舶能耗管理系统升级,2020-2024年提升20%,2024-2028年提升30%。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可援引相关标准豁免条款将“新船设计能效指数”的应用推迟到2019年之后。
据战略总监钱国强称,中国外交部和交通运输部派代表参加了上述会议,这也是国际海事组织首次通过与减少温室气体相关的强制性能源效率适用于所有国家船舶的气体排放。标准。
山东省船舶工业协会、上海市船舶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刚刚得知此事,正准备研究相关对策。上海市船舶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新发昨天表示,该协会近年来一直在与造船企业共同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根据现有数据,国际航运业承担着全球80%的贸易和运输,目前年碳排放量超过10亿吨,占全球总排放量的3%至4%。
据钱国强介绍,上述两项船舶能效标准已于2015年开始实施,适用于所有400吨及以上的海运商船。
随着技术标准和船舶运营规范取得实质性进展,IMO下一步工作将重点讨论和引入市场机制,主要包括征收国际统一的燃油税和在海运业引入排放交易.
据钱国强介绍,由于南北差异巨大,航运业排放谈判一直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因此,欧盟积极推动市场机制的建立。根据相关工作计划,伦敦会议本应同时讨论市场机制问题,但由于各方忙于讨论和通过上述两项技术标准,市场机制问题被迫推迟到明年。 .
虽然中国可以选择推迟上述一些标准,但在钱国强看来,这不太可能。 “当前,国际造船业竞争十分激烈,日韩造船业正在掀起低碳船舶技术研发热潮。”
钱国强表示,从长远来看,新标准的出台并不一定会对中国造船业产生太大影响。目前中国的造船技术还是比较好的。
杨新发认为,造船技术改造虽然会投入一笔资金,但降低能耗后成本也会降低。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