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以下简称“光谷生物城”)是“十一五”期间国家发改委批准的22个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之一。2008年11月开工建设。13年来,在国家发改委宏观指导和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三级联动支持下,光谷生物城实现了高水平系统规划、体制机制创新、专业园区建设、平台体系建设。引进市场主体、改善产业生态等有力举措,已发展成为中部地区影响力最大的产业集群,
(一)建立“上下联动、专班推进”的协调机制
2008年9月,为推进湖北省生物产业发展和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湖北省委、省政府专门成立了生物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在湖北省和武汉建设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由省委副书记任命。组长、分管副省长、武汉市市长为副组长,省有关部门、学术、金融机构为成员,定期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开发过程及时。同年,
(二)“产城融合、错位发展”的园区载体已建成
根据生物产业细分特点,光谷生物城规划布局了生物创新园、生物医药园、生物农业园、医疗器械园、智慧健康园、医疗健康七大专业园区。公园和国际生命与健康公园。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在前沿生物科技产业园、生命科学工具产业园、生物医药材料产业园等子领域规划“园中园”;建设了26个适合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和加速器,包括6个国家级孵化器、4个省级加速器和10个国家和省级众创空间,
园区公共食堂、轮班宿舍、超市、商业街、健身房、商务酒店等生活配套一应俱全;周边建成佛祖岭变电站、生物城变电站等4座变电站,通过9条输电干线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服务。双回路供电服务,大容量水、蒸汽、天然气管道及供应条件,充分满足企业生产需要;与专业机构合作,开展小微企业危废综合处置,宝溪污水处理厂一期建成投入使用,日处理污水2万吨。
(三)出台“全面鼓励、重点扶持”政策体系
2018年以来,省、市先后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湖北大健康产业的意见》和《武汉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5年)》。已出台药品等方面的专项文件予以规范和支持。东湖高新区整合国家综合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三自联动”政策红利,在发展生物产业、创新创业、科技金融、人才支持、知识产权、开放合作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在产业发展政策方面,各省、市、区相继出台了生物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一类新药最高可给予1亿元。对医疗器械、生物育种、生物医药新技术、平台建设、企业规模化发展、大品种、上市许可、一致性评价等均有特殊支持。此外,人工智能、互联网+、光谷制造2025等政策也与生物产业相辅相成。
创新创业政策方面,对国家平台研发投入给予1:1支持,最高1亿元;设立国内首支股权激励专项基金,一期共向1250名高新技术骨干人才出借2.45亿元,二期基金将对接100亿元资金,计划激励10000名企业员工。
在人才引进政策方面,武汉市和东湖高新区专门成立了人才招聘局,通过“百万大学生留华创业工程”、“百万校友回国工程” 、“黄河英才计划”、“3551光谷人才计划”等措施,给予最高1亿元的资金支持,其中对国际顶尖人才和核心团队成员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生活安置补贴.
在科技金融政策方面,湖北省大力实施回归上市公司“金种子”和“银种子”计划,借助交易所和中介机构,加大对上市公司的培育力度。 . 东湖高新区出台“上市十条”和“金融十五条”,支持科技金融工作。新上市公司可享受省市两级共1100万元扶持;光谷生物城与上交所签约,共建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湖北基地,
知识产权政策方面,出台《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激发知识产权创造,促进知识产权运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七大举措构建知识产权诚信体系,支持专利授权、商标注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标准制定等知识产权工作。
在开放合作政策方面,出台了《外商投资新十条》和《自由贸易十条》,全力支持东湖高新区要素国际化、产业国际化、环境国际化。
(三)布局了“开放合作、共建共享”的平台体系
一是规划建设一批大型协同、跨学科创新平台。整合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及相关企业资源,新建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中科光谷医疗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等,是需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合作枢纽。抓住省市历史机遇,成立武汉东湖综合国家科学中心,高起点规划建设东湖科学城和光谷科技走廊,
二是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大型设备共享平台、基因测序、蛋白质结构分析、化学与生物合成、药代动力学、中试放大、从小鼠到恒河猴的GLP动物实验中心、药品医疗器械CDMO平台、区域冷链物流建成。平台等数十个技术服务平台,解决企业产品研发、改造、注册、生产、物流等环节产业链共性问题。介绍了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武汉分局、省药品检验所、省仪器检验所、省食品检验所、与市药品检验所共建现场检验、检测、申报服务“一站式”服务。系统。引进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光谷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分院、光谷同济儿童医院等7家三级医院。和临床业务便利。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分院、光谷同济儿童医院。和临床业务便利。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分院、光谷同济儿童医院。和临床业务便利。
(四)“层次丰富、形式多样”汇聚产业元素资源
在人力资源方面,巨力推动人才招聘全球拓展,向“尖顶”延伸,大力发展院士和海归经济。累计引进培养高层次生物人才团队800余人湖北工业园区能耗管理系统多少钱,其中院士计划29个,光谷“3551”人才计划团队655个,在园从业人员近6万人。
在招商引资方面,“十三五”以来,首个央企总部、联影医疗武汉总部基地、迈瑞医疗武汉研究院及生产基地、华大智造全球智能制造研发等重大产业项目基地相继落户。行业龙头企业继续看好光谷生物城。全球最大的CSL收购中原瑞德、石药集团投资控股优智优、中国中药投资控股国药中联等产业投资并购发生。
在科技金融方面,光谷生物城实施“科技+金融”的双轮驱动战略,建立了“以创业投资为主导、天使投资为补充、多元化发展的科技金融体系”。以资本市场和科技信用为支撑”。汇聚近百家基金及管理机构,管理基金总规模500亿元;生物城企业累计股权融资和信贷支持超过100亿元。吸金能力明显增强。
(五)营造“国际化、常态化”的开放合作氛围
光谷生物城先后在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成立了生物医药产业协会和治疗性抗体、激光医疗器械、基因与个体化医疗、智慧医疗健康、脑科学、生物技术服务等10多个产业创新联盟。组织“Bio- ”、“WEBIO”等常态化合作交流、技术研讨会、项目路演、培训宣传品牌活动,不断完善系统化科技服务;中央能力大会生物分会、中科院成果转化生物医学分会等大型活动,百位院长走进光谷生物城、国家医药(器械)企业董事长走进光谷生物城、国际基因组学大会等一系列活动,共创交流。合作推广平台。
(六)构建了“高效、便捷、持续优化”的良好营商环境
在企业服务方面,光谷生物城出台了《落实重点企业干部责任制》等一系列企业保障服务工作方案,建立了“全员参与”的企业对口机制。事业部(部)级”,实施“二店主”。提供服务,每月深入了解企业的困难和问题,针对常见问题和个别问题提出解决方案。2020年,为161家重点企业提供“点对点”服务,收集问题200多个,问题解决率超过95%。
在行政审批方面,武汉市在全国率先实施“三办”改革。“即时、线上、一次性”成为武汉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新亮点、新标志。东湖高新区在全国率先设立政务服务局,将涉及市场监管局等9个部门的86项行政审批事项统一到政务服务局,彻底打通了审批后台。
在信用体系建设中。光谷生物城与东湖信息促进会合作,积极落实“双通报、双承诺、双反馈、双跟踪、双随机、双模式、双层次、双宣传”和“信息联网、部门联动”的工作制度。联动,监督联防联惩联动监管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健全企业信用预警、信用分类监管、异常名单监管等机制,实施跨部门监管。联合惩戒市场主体失信行为,倒逼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东湖高新区拥有良好的知识产权政策环境,建成了全国首批武汉知识产权法院,不断探索、完善、完善和发展知识产权具有高新区特色的保护政策体系。、专利、商标、著作权、标准、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领域的工作创新、政策支持和引导,对企业专利的“保质保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