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通信行业网讯】(记者高超)5G基站的高能耗一直是业界各方共同关心的问题。目前,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正在通过各种形式的解决方案来降低能耗,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5G基站的能耗仍存在诸多挑战,需要产业链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5G基站的能耗更高,主要是因为5G小区的带宽是4G的5倍以上,而且复杂度更高的32/64通道MIMO设备主要用在户外。” 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刘建华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采访时表示。
以中国移动的2.6GHz频段为例,5G基站信号带宽为10万,可同时提供4G和5G业务。与4G的60MHz相比,带宽增加了2.67倍,发射功率变成了原来的样子。2倍,导致总耗电量增加。同时,5G MIMO的典型32/64TR设备通道数是4G网络8TR设备通道数的数倍,射频单元的功耗显着增加。
刘建华认为,虽然能耗的绝对值在增加,但5G单位比特承载效率相比4G有很大提升。与4G(8路60Mhz)相比,5G(64路)的吞吐量提升了15倍,每比特流量的功耗仅为4G的1/5左右。
“当然,绝对功耗值也不容忽视,行业需要通过技术进步和综合节能解决方案的应用,不断降低能耗。” 刘建华说。
面对高能耗,世界各地的运营商都设计了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中国移动从标准、研发、部署、运维等方面全面降低5G能耗,建立了设备级、站点级、网络级三大技术体系。
首先,设备级节能系统侧重于从硬件架构和设备设计上优化功耗。具体包括“新架构、新材料、新指标”三个方面。
在新架构方面,中国移动提出通过架构优化实现节能目标:一是提出天线和射频滤波器一体化设计方案,通过降低内部损耗来降低功耗;思路是将4G 3D-MIMO产品从128倍提升到192倍基站能耗管理系统,同时降低功率谱密度,利用天线增益来弥补发射功率,从而节省功耗。
在新材料方面,中国移动大力推广应用效率更高的GaN功放,提高功放的PA效率,进一步降低整机功耗。
在新指标方面,中国移动创新提出邻频共存干扰评价体系和两阶段测试方法,制定了合理有效的新射频指标,降低了设备前置滤波器的插入损耗要求,并等效降低了设备的功耗。
其次,站点级节能系统主要从子帧关闭、通道关闭、深度休眠等方面实现软件节能。在延续4G引入的子帧关闭和信道关闭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5G深度睡眠、智能节能等新概念。
其中,深度睡眠是5G新的节能功能。夜间等时段无业务时,AAU可以关闭大部分射频和数字频道,只保留最基本的接口电路工作,平均功耗可以大大降低。
智能节能结合了人工智能和5G节能。通过引入智能业务预测算法,精细化制定相应的节能策略,形成“节能智能大脑”,实现“一站、一策、一策”,确保用户在体验,充分挖掘节能潜力。
最后,从网络级节能关键网络协同的角度,打造多系统节能解决方案和平台。一方面,C-RAN集中部署和基站资源池共享可以通过节省硬件板卡配置来降低功耗;另一方面,开发5G多网协同节能系统(i-Green),实现4G/5G小区协同节能,通过对网络负载、业务需求和网络质量的分析,实现真正的网络级节能。 -可以实现不同系统单元的定时休眠/唤醒。
刘建华表示,虽然中国移动和整个行业在降低5G能耗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5G的大规模部署仍会给中国移动的运营带来诸多挑战。将能耗作为一项重要指标,针对设备级、站点级和网络级节能领域的难点和挑战开展技术攻关。
在器件级节能方面,GaN(氮化镓)仍存在衬底技术不成熟、散热封装挑战较大、芯片加工能力和器件集成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新材料、新技术等问题。 , 新工艺还不常见。应用。
在站点级节能方面,4G/5G共站场景下节能效率明显下降。各大设备厂商深度睡眠省电比例差异较大,设备唤醒时间有待进一步降低。
在网络级节能方面,目前业界尚无大容量基站资源池设备,平台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更大的挑战。
此外,中国移动也在针对5G uRLLC和mMTC场景对网络能耗的不同影响进行深入研发,未来将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